海棠书屋 > 武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如做好事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如做好事(1 / 1)

修行佛法的人,中午一般是不睡午觉的。这个习气,对我来说已经十多年了,但从到了这崇圣寺以来,莫名其妙地被大众所同化,居然悄悄改变了,改变得一点痕迹也没有。

有一个说法,说自己变一个习惯,需要14天的周期,最开始的72小时,是最难受的。比如戒烟,第三天的戒断反应最为明显。这也许是人类习惯的顽固性。有意思的是,在面临绝境,人类不吃不喝,在恐惧之下,靠意志力支撑的时间,普遍也在72小时。所以在大型灾害救援行动中,有黄金72小时的说法。

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纯属偶然。

但我不睡午觉,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不吃晚饭也是这样的,身体自然过渡过来,没有什么痛苦。可见,习惯还是习气,在大环境改变后,自然适应之,是有这个能力的。

“万师兄,你上午听完怎么样?”我跟他从斋堂出来后,有一段简短的对话。

“讲的虽然很技术,只是目前用不上。”他不作价值判断,只作实际判断,一个善于思维的人,也自然过渡到实用主义了吗?

中午的气温是最好的,正好都可以打坐,在这茅篷内,享受片刻的表面宁静,其实,大多数人与我一样,内心乱得很,靠打妄想浪费时间。

“上午讲实际,讲功夫,讲运用,讲方法,有过来者,听了或许觉得受用。但没有到过的人,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大家要想想,学了这么久,为什么一点消息也没有?是你错了?我错了?佛错了?”

嗨!这正是我与万师兄的疑惑,为什么,以我们的努力与聪明,无法走得一个效果出来。不能光用宿世慧根来解释,也不能光用所知障来解释。如果此生不得消息,我何必在此浪费时间?

“我讲的是技术,没讲基础。你们想,那些武术好的,都有个特点,就是有力量。如果没力量,你再学好多花拳绣腿的技术,也没得用,上不得擂台。如果有了力量,只一套十路谭腿,就十个动作,就可以行走江湖了。我不是瞎说啊,历史上就有这么个人。你们念佛参禅不得力,是因为没力量,只要力量上来了,什么都快了。”

这是他总结的原因,按此说法,我与万师兄没得消息,也是没力量造成的。但力量在哪里呢?如何练习呢?

“你们要练力气,怎么办呢?当年乐天居士问鸟巢禅师佛法大意,禅师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乐天居士反问到:三岁小孩也晓得。禅师回到:八寻老翁行不得。大家想想,这里面有什么深意?”

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从因果学说来说,这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实行起来难。人们都在比较与算计中前进,行好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前程,这就是俗人吧。

“后面一句好理解吧?就是不做坏事,这是尊崇佛祖以戒为师的。但前一句呢?点出了智慧的来源,慈悲心,善行,是慈悲心的体现。如果善行成为你的习惯,就好像是一个长期锻炼的人,智慧的力量就自然长了起来了,何愁没有消息呢?”

这个解释有点绕,但我可以这样理解。善行是积累慈悲心的,而慈悲心就可以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既是智慧,也是成就了。观法无我,达到无我,就得法了。

他突然话锋一转:“虚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过了百岁一天还能走好几十里路,身体为什么那么好呢?按他的说法,善行,对身体对心理都很好,这是善的果报,大家听懂了吗?我看有的人在点头,好像懂了。其实不太懂这里面的道理的。我当时就没懂,过了这几十年,才知道,善行不仅是治五毒的良药,也是出三界的仙丹。这个灵丹妙药,你自己就可以练,我还有什么可教给你们的呢?”

这话如果作为劝我们行善的话,有作用。但如果理解它,就非常困难。几个内涵外延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联系起来,如何发生作用,不是我这种人暂时可以理解的。

“任何宗教,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行善道,行善程度的深浅是生天的根本。行善道,接近于禅定。一般人以为只有形式上的念佛、拜佛、打坐叫学佛,如果心理行为、外在行为、喜怒哀乐等种种习气没有转变,你纵然修了一辈子,能不能生到初级的天还成问题,而且相当成问题。能够一生修到人中再来,死后不走入畜牲道、地狱道,已经是第一等了不起了。”

善是道德要求,在社会上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未来的际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何况,谁来证明呢?

“所以,要想生天,必须有道德,有心理行为的善行与禅定功夫的配合。禅定不一定是打坐啊!而是心理行为的宁静。真行善的人,心理行为自然宁静。宁静是禅定根本的基础,宁静程度的深浅就是禅定层次的深浅。那么,要想心理做到宁静,必须改进心里的情感、情绪、思想和外在的行为,绝对的静止,才能进入真正宁静的状况。”

不学会日中一食,不学会坐稳蒲团,当然是当不好和尚的。

“一般人盘腿打坐、练气功、听呼吸、念佛、持咒、观想,这是非常消极的修定,几乎不可能得定,因为这是你坐在那儿,暂时把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找了另外一个东西作寄托。譬如听呼吸,到临死时,呼吸停了,你听什么呢?又如你念咒,到了四大分离时,念头、意识提不起来,你又念个什么呢?你马上失去依靠。在没有依靠之时,你的心理状态,平生坏念头的习气,统统彻底地浮现、爆发。那个时候,你说我会打坐、念咒、听呼吸,想宁静下来,几乎是不可能,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除非你有见地,定力够。所以,光靠禅定打坐的功夫而想成道生天,那是自欺。”

这正是我近两年来的状况,用尽心思,就是降伏不了自心,总处在混乱的思维与情绪里。

“成道生天的道理很简单,从心理、行为开始,往善的方面来努力,要把自己的脾气、个性、思想、动作、言语等种种不好的习性、习惯,痛下决心的彻底改正过来。因此,从行善入道,念念为善,才有生天成佛的希望。”

有时改变习气并不难,如同我睡午觉。只是大环境好了,改起来也快。但是改心思和个性,就比较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佛学不是大、小乘的分别,真正的佛学是五乘道,首先修“人道”——八关斋戒是天人的基本;其次才能修小乘的“声闻道”;再进一步修小乘的“缘觉道”;然后才是大乘的“菩萨道”。当然,五乘道只有一心,因此也可称为一乘道,本来一心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从修正心理行为开始。”

这种专业名词,我还比较生疏。

“修十善业道一切善行,业报就生天,生哪個天是看你修十善业道的功德到什么程度。我们老问哪里是天堂哪里是地狱。你高兴时就如同在天堂,你苦闷时就如同在地狱。你体会一下,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长期处于快乐的人,是不是就生活在天堂?”

这只是个比喻,与万法由心相关。但是,我们要追求,是死后的确实境界,不仅仅拿心情来当饭吃。

“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客尘与真如,如果与善有关,那就将善与智慧联系起来了。

“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这只能说明,善对心理因素的影响,这还不够。

“好多理论我不细讲,因为大家也没兴趣。我只讲结论与体会。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

这联系了善与智慧,但不讲推导过程,就像老师,只说公式,不讲例题。

“善的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因为心的道理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通常,许多并不是出家的人,他做了很多好事,并不为名为利,这种行为,大家称他为菩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要知道,菩萨不仅是道德成就,更是智慧成就。

“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而且到达得很快。要说捷径,这就是捷径了。”

这里面是如何的转换关系,我不太愿细想。毕竟,佛教中有一个词,叫做,不可思议。

“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己给害了的。”

这个没有对比过,要说我这一生,做的好事并不多,坏事也做了不少。按他的说法,我不开智慧,恐怕这是原因吧。力量不够,基础不好。

“我们讲行愿方面,这个心理的行,要做到清静、做到空。要想得定,要想明心见性,应该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不是有一丝毫的烦恼存在?如有烦恼存在就很严重了。”

前面讲心是心理,后面讲行是行为。行愿,则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有一种烦恼是来自生理的,由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就是儒家所谓气质之性,所以修道要变化气脉,也就是要变化气质。气质是一个实在的问题,不是空洞的理论。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

有的烦恼不好分析,我们平时叫无明怒火。痛苦但自已难以控制,这是为什么呢?估计无明是根源,但是哪个又真理明白了呢?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

关键是怎么转,能不能转。

“但是,我们的烦恼不是菩提,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总是跟着烦恼在转。比如刚才一个同学在讲,打坐腿子发麻,生理不好,烦恼来了。这个烦恼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生理影响,所以生理完全转了,变成绝对的清净,修道的基础、定的基础才算有了。所以气脉对于这一方面很重要。”

身体的痛苦避免不了,心理的痛苦跟着就来。气脉通畅的好处,当年我学周天循环法,就感受过它的奇妙。

“气脉又与心理行为有绝对的关系,你多行一点善,念头转善一点,虽然是消极的善,不是对人有利的行为,但是你能先去掉自己心中的烦恼,也算是自我本分的一点善,能够这样做到了一些,气脉就会转一分,你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们打坐为什么静不下来?检查起来就是因为烦恼。烦恼里头隐藏许许多多罪恶的种子,许多罪恶的因素,都是由烦恼而来。”

这是说,心理对身体的影响。这二者本来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也会互相促进。

“比如我们坐在那里,觉得心境很清净,这是意识境界。但是你可知道,我们在清静这一刹那中间,隐藏了多少罪恶烦恼,能不能检查得出来?假定有人说大话:在这一念清静当中,我绝对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罪恶。那么这个人不要谈修行了,他根本就没有见地嘛!我们在这一念清净当中,烦恼与罪恶的根根,有八万四千之多,这是假定数目,比喻很多很多的意思。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就有八万四千方法,来对治这些烦恼。”

平静的意境会随着生理的变化而变化,到时候,你又烦恼,你的佛法掉了。其实这个平静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间都会碰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或是爱运动的入,在累到极点时随便坐在一块石头上喘口气,当下马上清净。所以,中国古人说:“劳者善心生”,一个人体能上的劳动很重要,一劳动善心就起来了,社会风气就可以得到改善。象现在生活在城市的人,营养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坏事就多了。

“一个人做善人,极力作善事,善行到了,儒家大学“止于至善”的人,他念头也清了,所以“为善最乐”,做善事到了极点,不要修定,念头清了。如果没有悟道,有时候也生这种天人。你要注意哦,所以善法是非常可贵的哦。学佛的人光想学佛,心性、性情一切没有转变,善法功德没有建立,休谈了。你以为光打坐就行了,不行的啊。”

善与功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成智慧的基础了。

“魔也好,鬼也好,都是怕善人的,做了善事,你的阳刚之气就大了。我有个老朋友,专去传说中闹鬼的地方,甚至还烧香请鬼现身给他看一看,可是这一辈子就没碰见过鬼。因为他的阳气太强,是常常行善之故。你行恶,阴气就重,那魔就会被你所吸引。一个不打牌的人会有人常来兜他打牌吗?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找趣味相投的。”

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大概跟这个有关系吧。

“真做了好事,不只是精神上会感到非常愉快,身体都会舒服的。就有那么大的功效。所以我常说学佛的人还不如学童子军,童子军的教育要日行一善,善行不论大小。可是学佛的人恐怕十天都做不到一善,尽管满口佛话,人家碰他一下就气死了。”

这样的话,他讲了好几遍了,为什么要如此苦口婆心呢?

“佛告诉我们,忏悔要去除切断憎爱嫉妒谄曲这些心理,把内心洗刷干净,这才是忏悔。并不是跑到佛堂哭一场,就是忏悔了。哭是情绪的发泄,哭过以后,心情很平静,那是哭累了,别的事情想不起来了。你不要以为在佛前一跪,一哭,忏悔之后觉得好安详啊!得到上帝的灵感啊!得到菩萨的加庇啊!那是累啦!不是佛菩萨的感应。不信,再过几个钟头,吃饱了,体力足了,他的脾气又来啦!注意!什么是真忏悔要搞清楚。”

所有宗教,都有忏悔这一法门。一个不懂宗教的人,也会通过梦,来达到潜意识中道德的平衡。弗洛伊德把它叫道德审查机制。

“忏悔之后,内心洗刷干净之后,再来修止、修观、修禅那,求胜上心。但是,我们一般人相反,不求忏悔,就想修止、修观、修禅那;结果,越修,心越乱,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先求忏悔,内心纯善,到了善的境界,心理产生喜悦,生理发起轻安,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随便毁坏哪一点净戒,随便毁坏任何一点善行,就会使你昏沉。善的心理行为与生理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古今中外一切宗教都赞钦善行呢?”

从宗教在社会的普及上讲,它得符合社会规范,所以,必须严守社会道德。善是人类社会对道德的普遍要求,所以,宗教有这种劝导,是生存法则。

但是善被拨到如此之高的地步,甚至是超凡入圣的根基,这就不太好理解了。

我内心中是不太喜欢讲道德的,从总体上讲,我算是一个比较善良的人,但许多大谈道德的人,多是伪君子,搞得我有点不太相信道德说教了。

今天,老和尚所讲,看样子不是说教,要不然,他不会如此真诚。

最新小说: 剑出霜满城 我找到了熟练度的正确用法 多子多福,我的大帝征途 修仙:末世仙路 调教 虐菊 虐乳 挤奶 憋尿 重生,世子妃不愿洞房,休了便是 皇室弃子,开局建立无上仙朝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 笨蛋小少爷又被炒来炒去 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