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佑去了一趟慈寿宫,将元太后一事跟太后说了。
太后听了先是震惊,后来大哭一场。
拉着元佑道“她竟还活着,当年哀家对她也有不是之处,才逼得她步步错,错至离谱。这些年竟一点信也不送回来,叫哀家伤心了数年。”
元佑对此不好说论,只能倾听。
“你父皇说让她来吗?”
“嗯,孙儿书信至雪狼城,放元太后和如玉南入探亲。”元佑道。
“好,好。”太后拭着眼泪,“那是你亲姑姑,你要慎重接待,不可怠慢。”
元佑心知自平王死后,太后伤心过度,如今听得唯一的女儿还活着,当年她所做之事都已过去,如今剩下的自然只有母女亲情。
“孙儿知道。”
“佑儿,你可知道你表叔族中还有一个女儿叫卫莹,也是才貌俱佳,性情比涵儿好了数倍。上回涵儿冲撞圣前,哀家已经训过她,她也知错了,这莹儿倒是个好的,可收到身旁做侧妃。”太后道。
元佑心一沉,他道“皇祖母,孙儿觉得……”
“哀家知道,此事不必操之过急,你也不必现在就纳进去,待你大婚之后再说。”太后道。
“是,一切等孙儿大婚之后再说。”元佑。
他从宫里出来,刚要上马车时,却见着柳仕元,柳仕元有话跟他说,元佑只好让他上了马车。
“太子今日可见到皇上了?”
“父皇一切安好,想必很快就能上朝了,柳相不必忧心。”元佑道。
“那就好呀!”柳仕元感叹一声。
“太子,你可知道那王相为皇上引了那术士韩邪,如今常出入朵颐殿,十分得圣宠。”柳仕元道。
“……”他如何不知道?
王政君是新封的右相,原在翰林院修书的,但因右相空出许久,父皇前数日前突然钦点王政君为右相。
而王政君为父皇引荐了术士韩邪,这韩邪精通奇门遁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连地域仙山都如数家珍,医术也极高超,父皇的病情能如此快好起来,便是他的功劳。
不过短短数日,他亦成了朝中新贵,可随意出入朵颐殿。
“此人我看一脸的邪气,不是正道之人。”柳仕元道。
“柳相,韩邪如今是父皇宠臣,你我还是不要多言。”元佑道。
“……”柳仕元轻咳一声,又道,“那太子,之前皓江任五城都督府一事,可有眉目。”
元佑深深看着柳仕元,他是真正的政客权臣,行事皆有目的。
自从表明归附自己后,便汲汲营营想通过自己谋好处,把家中子侄都安排进去。
元佑其实也知道,自己根基不算稳,父皇对她又有所避忌。王政君态度不明,柳仕元是铁了心依附自己。
他现在,还是很得用的。
“此事已经稳妥。”元佑道。
柳仕元眼前一亮“多谢太子。太子,老臣族中有个女儿今年刚刚及笄,生的标致秀丽,文才斐然,愿为太子做侧妃。
这个奸老头,竟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元佑心中不乐,脸上却道“柳相,本太子刚要成婚,不便立即册立侧妃,此事以后再说。”
“……”柳仕元是聪明人,太子虽然脸上不显,语气却有警告之意。
他也知道,自己是操之过急了,立即道,“是,是老臣心急了。”
元佑回到太子府,太子府婚堂已经布置的七七八八,红灯笼高挂,张灯结彩,府中更是送了不少礼进来。
“这些礼是哪里来的?”元佑拧眉。
“各朝臣送来的贺礼,已经堆满了前后院子。”阿吉回。
“都要细细记录在册,不可马虎。”元佑道。
“都记下了,太子且放心。”阿吉道。
“对了,太子,有一个礼是西北送来。”阿吉道。
西北送来的礼?是子玖和阿难吗?
“驸马爷命送至太子府里的,一部分是太子和公主的贺礼,其中说是西蜀十三公主给太子送的贺礼。”阿吉解释。
李翩鸿怎么会想到给自己送礼!
他去看了看,是一对玉如意!他心思微微浮动,却生生放下,回书房处理公务。
如今许多公文放在他的案桌上,他要一一翻看。
其中有一封关于西蜀的秘信,他拆开秘信,信中写到西蜀王李泽日前身故,李泽在弥留之际,竟传位给十三公主李翩鸿。
元佑震惊极了!
公主继位为帝,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李翩鸿居然还是在众大臣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同时册封李泽仅三岁的小儿子李孝为太子。
李翩鸿还宣布,有生之年绝不成婚,绝不生子,直至侄儿李孝成年继位为帝。
想来这是朝臣同意李翩鸿继位为帝的前提条件,只是她一个妙龄少女,不成婚不生子,倒是残忍了些。
不过李翩鸿是极有决断的人不同于一般女子,她登基为帝,想来西蜀的未来会大不一样。
元佑放下信,脑中莫名浮现与她在洋湖种种,心脏竟突突跳了一下。
次日元佑进宫理政,仍是一头乱麻。
王政君看似耿直,其实是个圆滑的,行事滴水不漏,柳仕元亦是如此。
如今朝堂之上,派系极多,一个小事都能争论不休,吵的元佑脑仁疼。
而此时,西蜀送来一封国信,跟大安求和,希望能跟大安边境诸城开通互市,以结两国之好。
就这个事,朝堂之事,以柳仕元和王政君两派就争论不休。
王政君反对,认为西北战事得利,大安应该趁胜追击,占得高田、乌城等地。
柳仕元则主和,认为大安连年战乱,北境西北皆不太平,连连战事,军民皆苦,应该休养生息。
两派争吵,元佑头疼。
其实他心中早有主意,但是这等要事,若是自行决断,父皇日后知晓只怕不快。
元佑去朵颐殿禀报政务时,韩邪正在朵颐殿跟景和帝谈道说经,
看到元佑进来,景和帝道“佑儿,朕不是说过,朝中之事你自行决断,不必事事来禀报朕。”
“实在有要事,儿臣不能不报父皇。”元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