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 > 大丈夫 > 第四十一章 坐而论谈

第四十一章 坐而论谈(1 / 1)

“陛下,您看。”

王正今日随仁宗出行,一直安静的跟在身后,唯恐扰了皇上的好心情,正在随意漫步时,他看到湖心小亭中似乎是有人在钓鱼。

“有人钓鱼?想必是青睿那孩子吧,过去看看。”

贤王府的后花园中,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能如此随意的好像也就那么几个人。

此刻,贤王府世子应该还在前面待客,唯一可能的好像就只有周青睿了,况且从背面看其身形也和周青睿大抵相仿。因此,仁宗的第一反应是周青睿也无可厚非。

“咦,原来是这孩子。”

仁宗走到小亭中发现亭中之人并不是周青睿,而是那日在临水殿见到的那名少年。

因为对这名少年印象颇深,还特意遣人查了身份,他记得这名少年名叫韩珣,乃是成国公家的孩子,不想,今日居然在贤王府内见到了这孩子。

“陛下,这位韩公子想必是睡着了。”

王正观韩珣的鼻息舒缓均匀,猜测对方大概是睡着了,转而对仁宗轻声的说道。

“睡着了?”

闻言,仁宗一愣,自从亲政以来,上一个他在场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呼呼大睡的人,他已经忘记是谁了,或者,可能就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

他摇头笑了笑,弯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示意王正去把韩珣叫醒。二月的天气还有些冷,这孩子就这么大刺刺的躺在外面睡着了,也不怕得了风寒,他心中这样想到,

“公子,醒醒。”

王正收到指示,来到韩珣身边,轻拍了两下韩珣的肩膀。

“嗯,别闹!”

韩珣睡得正舒服得时候,察觉有人拍了他得肩旁,被人凭空打扰到睡觉,他有些不开心的嘟囔了一句,随即,转身继续安睡。

突然,一阵冷风迎面袭来,这让韩珣清醒了不少,他记起自己此刻可不是在龙虎山,也不是他的轩文阁,而是贤王府。

“呃……不好意思,阁下是?”

反应过来的韩珣坐好,这才发现他小亭不知何时出现了两名陌生的男子,尤其是那名下颌留髯,气度儒雅的中年男人,正捋着自己的胡须笑吟吟的看着他。

“我是贤王的朋友,游园时,正巧遇到了小友,你可以称呼我为黄居士。”

说完,仁宗拿起旁边的鱼竿,挂起鱼饵,动作熟练的用力一抛,鱼钩应声入湖,转而,他对韩珣说道:“小友虽然年轻,但还是注意保护身体才好。”

“黄居士说的是,多谢。”

韩珣不清楚身旁这位面容和善的中年男人是什么身份,但是,这人能在贤王府后花园中随意出入,想必身份一定不简单。

他对于眼前这位男子的身份没有太大兴趣,只不过对方言语之中透露着善意,因此,他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钓鱼乃是雅事,小友怎么还睡着了呢?”

“为了给贤王贺寿,今天早晨起的早了一些。”

韩珣伸了一个懒腰,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呃……小友可真是言真意切。”

仁宗怎么也想到自己听到了一个这样的解释,偏偏韩珣的解释又合情合理,让他无法反驳,他之前对韩珣的了解仅限于文采了得,能力出众,在性格方面倒是疏忽了一些。

“呵呵,开个小小的玩笑。”

韩珣接着说道:“垂钓是为了放松身心,这种做法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休息,既然是休息,那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了,这样的话,睡一会好像也就无可厚非了。”

“换个角度理解,我的一根线其实钓获了两条鱼,一条是指现实的鱼,一条是精神的鱼。最终钓获的结果是“鱼篓轻轻”,其本质依然是全身心的释放与释然,归根结底,自己玩的开心就好。”

“哈哈,你这个说法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倒是有点意思。”

韩珣这番话的前部分,说的有几分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感觉,而仁宗皇帝一直以来对道教道义又很感兴趣,因而听的非常的认真。

不想,韩珣最后突然话锋一转,将原本有些玄妙的意境“化神奇为腐朽”。但是,细细想来,最后的这一句话好像也暗合了上面的意境,似乎有些许的道理。

仁宗大笑一声后,看向韩珣,笑问道:“看得出来,小友乃是聪慧之人,想必在科举仕途上一定已经有了一番作为了吧。”

“不不不,这您可就想错了,晚辈至今还是白身一个呢。”

对此,韩珣摇了摇头,毫不在意的说道。

“白身?”

闻言,仁宗有些意外,按理说,以韩珣的才华不应该出现“白身”这种情况啊。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日王正给他的那份关于韩珣资料没有完全看完的缘故,导致他认为韩珣已经过了州试了。

转头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王正,见王正点头,他这才相信眼前这位聪慧的少年至今仍是一名白身。

本着惜才之心,不愿韩珣如此才华白白浪费掉,仁宗正声说道:“小友年纪尚小,倒也无妨,但一定要努力上进,要知道凡事不进则退,再者,我朝以文取士,学子乃是一国之根本,只有读书人越多,我朝才能越加的昌盛。”

“黄居士这番话,恕晚辈不敢苟同。”

“哦?”

仁宗面上露出意外的神色,他回想了自己刚刚的那番话,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韩珣是一个自负的人?听不得别人的劝诫?

但是,从刚刚的对话中,他能感觉到韩珣是一位明朗随性之人,不应如此,因此,仁宗疑惑的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因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民为邦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肆的焚书坑儒,导致大量的古籍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相比之下,此处的大晋朝更是犹有甚之。

韩珣曾遣常武寻找过诸子百家的语录,结果比他想象的要糟糕,而《荀子·王制》恰恰就是所丢失的其中一篇。

“亦能如何?”

仁宗把刚刚还放在湖面上的目光收了回来,转头看向韩珣,言语中也不似刚刚的轻快,神色端正的问道。

“覆舟。”

这种话如果放在其它的历史朝代,可能官兵就要以叛逆罪论处了,但是,大晋的言论相对来说还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在仁宗朝,从不以言论罪。

“小友,出了一道难题啊。”

仁宗在位二十五年,朝中人才济济,不乏贤臣良将,不曾想今日从一少年口中说出的四字,让他这二十五年所一直坚持的“以仕为本”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他内心的直觉告诉自己韩珣所说的可能是对的,但是,情感上让他不愿意承认,否则的话,这岂不是证明他这些年殚精竭虑为大晋朝所做的都是徒劳的?

仁宗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到栏杆前,凭栏远望,口中自言自语:“民为邦本,好一个民为邦本。”

“黄居士,这也只是晚辈个人粗陋的见解,至于其言所说是否有道理,还需要您细细斟酌。”

大晋以士为国本乃是从太祖皇帝就定下的规矩,历经无朝,期间不是没有人质疑过,只不过这点微末的声音还没荡起任何的涟漪,便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直至仁宗朝,仁宗皇帝自幼博览群书,年少时也曾到过地方历练,因而也曾质疑过“以士为本”的国策,也正是因为心中有怀疑的种子,所以才会为韩珣的话产生动摇。

但是,仁宗对此即使有所质疑,也还是不敢妄动太祖定下的规矩的,如果真的动了,因此而出现的任何问题可能都是不可估量的,他不敢。

韩珣今日之所以对这位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交浅言深,一是因为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大晋不以言论论罪,这样的话,只要他说的话不触及到皇家的底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是因为韩珣前几日出城游玩的时候,在城门口碰到了不少的衣衫褴褛的难民,询问过后,得知这些人都是从南方逃难过来的,为何如此?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州郡上下官员的不作为所导致的。

今日见到的这位不知姓名的陌生男子,一定是与八贤王相交甚厚,才可在后花园中随意穿行,而八贤王,众所周知他是一位为国为民的贤王,曾有人说:与之相交者,不为良才,便是贤臣。

再者,观其谈吐,确实一为忧国忧民之人,所以,韩珣才有意无意的多说了几句,也算是他现在能为百姓所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了。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再大的名门望族,也有盛极而衰之时,几代一过,便是平常百姓家了,家族如此,国家亦不例外,盛极而衰,盈满则亏,自然之通理。

大晋至今已经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的国祚,历经十代,算得上是国祚绵长了,总览华夏历史,一个王朝能够统治三百年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最新小说: 兄弟你好香,在男校的苟活日常 高手下山:开局七个未婚妻 怼遍七零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 慕司宸顾云念 重生初中顾云念 小说慕司寒 女主叫顾云念 神医学霸顾云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