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孔二每天依然以书为友,孜孜不倦的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段闲暇时间,丝毫不想被浪费掉。
倒是包工头吴世贵有些烦闷,每天都守在电视边,桌上放些花生糖果,也觉着无聊透顶,还总硬拉着孔二过来陪他看电视,说过年没人气,不热闹,没味道。
但孔二做什么都手不离书的,入迷得很,让陪着也是个摆设,问什么也只是嗯的一声便没了下句,可把包工头吴世贵闲闷坏了。
这天下午,吴世贵出去逛了一圈,顺带买了些菜回来,叫了孔二过来做晚饭,自己打开电视在那儿看。
突然,包工头吴世贵向正在切菜的孔二问道:
“孔二,天天看书,看你看出了什么名堂没有?我今天考你个数看看!”
“啊?”孔二脑中还在复盘刚学过的章节知识,没在意听,所以不知道包工头吴世贵跟他说了什么。
“问你个数!”包工头吴世贵重复了一下。
“哦!”
“那:一个卖衣服的40元进的衣服,80元卖出,顾客给了100块,她找了人家20元,事后发现那100块钱是假钞,这样一来,卖衣服的总共亏了多少钱?”
“什么什么?说慢点,吴头!再说一遍,没听清!”
孔二不急不慢的让包工头吴世再说了一遍。
“这个题确实有点绕。吴头你觉得她亏了多少?”
“我问你呢?”
“哦。那就算算!这进货成本40元,销售时找了人家20元,那不就是亏了60元嘛?”
“是吗?”包工头吴世贵笑问道。
“您看,他进货成本40元,记借40;她卖了80元,营收记贷80;收到假币,计借销售费用100;借贷相抵亏损是60元啊!没错啊!企业会计应该是这样算的。”
“是吗?看书看傻了吧!”包工头吴世贵略带讥讽的说道。
孔二也被问得愣了,弱弱的说了一声:
“没错啊!”
“哪里没错?我算你看,人家收到100元假钞,那就亏了一百嘛,扯其它的有卵用?迷惑人不是?你就收了一百块假钞那就是一百,难道还变成二百了?对不对?”
孔二一听,好像也很有理,没办法反驳。
“当然了,我要说亏了180块也成,你看啊,本来我该有80块钱的收成,结果没有,还被人用100块假钞坑了,这样一来一去,那我不是亏了180,对不对?”
孔二无语,也可以这样算?但好像也有些道理。
这样,把孔二给绕进去了,直到吃完饭也还在思考着这个题,收拾了碗筷,也没理会包工头吴世贵让陪他看电视,匆忙的回到工棚,拿了本子写下刚才的问题和三个答案。
显然,自己第一个答案纸面上看也没有什么问题,这符合会计成本原则。
那第二个答案,也好像很在理啊,他只收了假钱100元,不就是一百没了吗?这也符合逻辑啊。
孔二试着从企业会计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这个看似符合逻辑的答案,他把这100元在本子上给分拆了出来,它包含了:
1衣服成本:40元
2销售毛利:40元
3销售费用:20元(找给人家的)
从经营的角度来讲,这是卖出去了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利润实现了的,是需要计入权益的,所以,损失应计入,说损失100元是对的,但不能说是亏损100元。
而第三个答案,孔二想了半天,找不到对应合理的会计解释和处理方法,他又觉得这种说辞在学校,老师也经常用,总是说会做的题做错了,本来可以多得几分的,结果做错了反被扣了几分,这一加一减,那差距就成倍的拉开了。
后来,孔二才知道,原来这种说辞很多老板也非常喜欢用,特别是在追责时,总喜欢把一些能扯上边的都算上,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一样。
【作者题外话】:认真专注是学习进步的基本,孔二这样抓住问题不放松的品质就是他日后成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