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海棠将她和平儿在家里的活安排了下去。
每日打扫猪圈,割猪草喂猪,一个月送一坛酒去镇上五味楼,这些活雷打不动全部安排给了范安。二娘还是帮着大娘做做饭,收拾一下家里。
所有这些杂活给他们抵三钱银子。如此一来,范安住这里一个月二钱银子,还管他们三口一日三顿,吃的还好,也算是合适了。
海棠自认为,逃出伯府这些日子,也没听到伯府有什么动静,并且世子也成婚了,估计也没空管自己,如今回到以前的家里应该是安全的。
再说,她离开家里这么多年,确实也有些想家了。
海棠带着平儿穿过镇子,避着伯府,很快就回了小河村。
村里这些年还是有些变化,很多房舍都翻新了。尤其是自己家,完全变了个样,比原来大了好多,院墙也比以前高了。
海棠不知道,她之前在伯府没有什么开销,自己还做点小生意赚点钱,每半年都能捎回家十几两银子。
而这十几两,在村里可做的事就太多了。
赵家夫妇是能干的,又是买地又是盖房的,还养了鸡鸭,几年下来,家里早就变了样。
一年前,还将小弟赵丰顺送到村里的私塾去读书了。
若不是平儿来过一次,估计自己都找不着家了。
海棠站在院门外,头一次因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有了自豪感。
“嗯嗯,你们是要找人吗,在我家门口干嘛?如果找人就进去,不找人请往边上让让,别杵在门口,别人还怎么过?”身后突然传出一个突兀地女声,有些傲慢无礼。
严小妹和严家娘子回来了,见门口站了两个女子。穿的粗布衣裳,头发也不讲究,随意扎了两个辫子。
按说也不碍着自己什么事,走旁边绕一下就过去了。但严小妹这段时间习惯了,都是别人给她让路,没有她绕着走的道理。
便站在海棠和平儿身后,嚷嚷起来。
海棠她们回过头,有些惊讶,不自觉地往边上退了两步。
严小妹勾唇轻蔑地笑了笑,瞧她们那样,都呆住了,定是没见过自己身上这样的衣裳,这村里姑娘就是眼界低。
仰着下巴,挺直了身子,装模作样地从二人面前走过。
“请问这位姑娘,这可是你家?”海棠忙问道,叫住了严小妹。别自己激动了半天,找错了地方。
严小妹不耐烦地转过头,点了点头。“这里是我家,两位有什么事吗?”
“那姑娘可是姓赵?”海棠又问道。
原来是找赵家的,看样子应该是生人,不认得门。
严小妹眼珠子一转,说道:“我姓严,不姓赵。”故意误导海棠。
严家娘子跟在后面,却是盯着海棠她们二人瞅了起来。看模样身段还行,就是这打扮......严家娘子摇了摇头,还需要历练历练,比自己家的小妹差远了。
进了院子,严小妹往后瞅了瞅,附在严家娘子耳边问道:“娘,你说刚刚那两个是什么人?我看八成是老赵家的什么穷亲戚,过来投奔来了。”
严家娘子想了想,“我看她俩想进又不进的样子,定是还没想好如何开口,不如咱们一会也别进屋了,就留在院子里看戏吧。”说着捂嘴奸笑起来。
严小妹眼尖,正好瞅见了刚出屋门的赵小妹。心想:不如自己帮门外的那两个一把,正好提前看戏,省的耽误工夫。
招了招手道:“赵家小妹啊,我刚刚看见你家似乎来客人了,就在门外呢,你不去迎迎?”
海棠眼见严小妹进了院子,自己反而不确定起来。
此时正一脸疑惑地看着平儿,“平儿你上次来的是这家么?”
平儿又看了看门口的柳树,她也有些奇怪,上次来的时候明明没见着这两个人,但分明是这棵柳树,还有这院子,应该不会错。看着海棠点了点头。
海棠正准备顶着被骂的风险,再进去问问,从院子里跑出来一个小丫头,十岁左右的样子,模样有些熟悉。
平儿一下就认了出来,笑了笑。心道,虽然有些小插曲,好在没找错地方。立在海棠身后提醒道:“这是你家小妹。”
没想到之前那个黄毛小丫头,转眼竟这么大了。
海棠只觉的心中热流翻涌,一下子就热泪盈眶,喊了出来。“小妹,我是大姐。”
赵小妹定了定身子,立刻认出了海棠,“大姐”,飞奔过来,扑进了海棠怀里。“大姐,我好想你啊。”
平儿见着这姐妹重逢的一幕,虽没有姐妹,也晕湿了眼眶。
赵小妹兴高采烈地将海棠她俩带进了院子。
“爹、娘,二姐快出来,大姐回家了。”赵小妹大声叫唤着,跑进了里屋。
海棠站在院子里,细细地看着。几年不回来,家里还真是变了大样。
原先院子里的窝棚都拆了,东西各起了一个屋子。
之前在家的时候,她就想着,等小弟再大一些,不能再与姐妹睡一起,定是要再盖一个屋子的。
如今看来,这两个屋子有一个定是小弟在住了。
海棠在看院子的时候,严小妹母女也在院子里看她。
本来二人还以为是赵家那个穷亲戚来打秋风的,准备在旁边瞧瞧热闹,没成想,居然是家里的大姑娘归家了。
想起人家一会是亲人见面哭天抹泪的煽情场面,无趣的紧,严小妹撇了撇嘴,拉着母亲准备进屋了。
转头一想,那日田媒婆来议亲,如今又回来一个闺女,这赵家到底配给哪个闺女,是老大还是老二?
严小妹勾起了嘴角,坏笑着拉过了严家娘子。“娘,进去吧,今日没什么好看的了,这好戏还在后头,以后少不了看戏的机会。”
海棠等了半刻不到,赵家人除了读书的小弟都到齐了,一家人进了正房厅里,好好的续了续,将这几年的事都讲了个遍。
海棠才得知,那个严姑娘一家,也是分民入户的结果。
只是这小河村离伯府近,赵家恰好又有人在伯府做事,官府还算公正,按时都有发放粮食,也算没有给家里增加什么负担。
唯一不便的是,一个院子里人多了,总免不了会磕磕绊绊的。
有时候,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免不了争几句,院子里不再清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