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豪门 > 红楼老太太 > 儿子孙儿番薯一起抓

儿子孙儿番薯一起抓(1 / 1)

张氏王氏两妯娌虽把孩子送到荣庆堂,心里并不放心。

这次妯娌倒是合心,傍晚时一起来了。

结果,孩子们玩得乐呵得很,除了被点名给母亲请安之外,忙不迭跟贾珠贾琏凑在一起玩儿。

这也是因为孩子之前就是跟着奶娘生活,张氏王氏说是亲自带孩子,其实陪伴孩子的时间真心不如石梅眼下的功夫。

像是王氏,她自己忙着跟张氏斗智斗勇,都向他日回京,能够担当荣府中馈的重任。

给元春讲故事,哄孩子吃饭睡觉,就是吩咐奶娘。

石梅却是亲自讲故事,亲自陪伴孩子吃饭睡觉。

再有两孩子一起吃饭,有一个竞争意识。

贾琮一岁的时候,添加了鸡蛋羹,之前都是奶娘喂食。

结果到了荣庆堂,见元春小姐姐自己吃饭,他也不要奶娘喂养了,自己个拿着汤匙自己个吃。

虽然吃得嘴里一半,桌上一半,但是,他学会拿汤匙了。

并且,其他孩子一旦戒奶吃饭,总是哭的山摇地动。

贾琮却越来越爱吃饭,不爱喝奶。

石梅正在准备,慢慢用牛奶替代人奶,预备进了九月就给他彻底断了人奶。

石梅预备牛奶跟人奶无缝对接,免得影响孩子身材。

张氏来了几次之后,彻底安心了,有时候忙碌起来,几天都不过来。

有婆婆掌舵,还有元春对贾琮充满善意,两个孩子感情好得很。

贾琮到荣庆堂数日,一点没瘦,反而玩得高兴得很。

王氏心里很得意,石梅夸赞元春是个好姐姐,懂事能干。

一边心里酸溜溜,她的元儿的命贵不可言,却要伺候贾琮那小子。

她都没让元儿伺候一下,琮儿那小子真是福分大了!

却是不敢呲牙。

王氏很清楚,她这个婆婆跋扈得很!

她惹不起!

正月二十日。

石梅去农庄视察番薯育苗回来,正碰见贾珠贾琏下学,兄弟们得知祖母去视察农庄去了。

贾珠贾琏同声同气说道:“可惜,可惜,祖母为何不带我们去呢,不然我们就能现场领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了!”

石梅心中一喜:“你们今日学了新诗?”

贾珠颔首道:“是啊,今日先生教授一首叫悯农的唐诗,让孙儿们回家抄写背诵,好好感悟。“

石梅心下稍安。

却是石梅有感贾琏生在富贵乡里,不识得民间疾苦。

故而想起现在小学用诗词渗透人生哲理的办法。

白居易的红线毯、卖炭翁都不错,只是篇幅太长了。

因此,石梅选定了悯农。

十六复课。石梅便向杜宗元提出,教授唐诗的时候,除了李白杜甫,把李绅的悯农也加上。

为此,石梅颇费一番口舌。

杜宗元以为悯农作者李绅人品不好,口不对心,因此很是瞧不起,也羞于教授学生悯农。

石梅苦口婆心的解释:“先生可以闭口不讲李绅的为人,只是就诗词讲解农事辛苦,让学生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即可。或者,先生也可以把李绅当成读书人的反面教材,李绅这人为官初期还不错,知道百姓疾苦,同情百姓,写下悯农。

但是,他后来官做大了,便轻狂自大,苛刻残暴起来。

读书人应该引以为鉴。以此来教导孩子们,做人要言行一致,不忘初心,岂不是很好?”

当时,杜宗元并未应承,只是沉默着离开了。

石梅还在想,实在不成,自己找机会教授就是。

不过是担心打乱了先生授课的节奏。

再者,一首诗词由先生讲解,跟长辈教授的效果,大有不同。

至此,石梅认同林如海看人的眼光还是很不错。

无论是杜宗元瞧不起李绅的为人,还是他最后的妥协,都说明杜宗元其人不是那种孤傲偏执之人。

一个人能够不固执己见,能够听人劝解。

将来做官必定能够兼听并蓄,审时度势。

不说一定清廉如水,却不会太离谱。

这个杜宗元为人很不错,贾珠贾琏算是没有投错师门。

贾珠贾琏兄弟两人一人抱着石梅一只胳膊摇晃,缠着石梅,必定要石梅答应,下次视察农桑,一定要选择休沐之日。

石梅原本也要带着她们去学农跑马,必定这农场是以他们兄弟跑马射箭的名誉购买。

只是眼下在育苗阶段,他们兄弟帮不上忙,这才没带他们去。

不过,被他们兄弟缠磨不过,石梅才答应,二月份带着他们兄弟去跑马,这才罢了。

翌日。

石梅让赖嬷嬷给杜宗元加了两个荤菜,一瓶汾酒,向他致谢。

然后,隔了几日,贾珠回来又说,他们歇息了悯农二。

石梅好笑,杜宗元这是投桃报李吗?

心情一好,石梅想起允诺要送给孙子玉石跳棋。

玉石易碎,石梅没准备用翡翠玉石做跳棋。而是预备找一些颜色漂亮的美石代替玉石。

这日午后,贾珠贾琏下学到荣庆堂请安。

石梅说道:“我已经知会了金山,今日下午不练功夫了,歇息半日。”

贾珠作揖:“多谢祖母怜惜,孙儿还是……”

石梅为了锻炼贾珠贾琏的体魄,自来了金陵就开始带着贾敏贾珠贾琏练习晨跑。

除此之外,石梅与贾敏练习望气术的时候,就让贾珠贾琏跟着金山练习扎马打拳。

去年年初开始,贾珠贾琏正式跟着金大的儿子金山练习各种斥候的本领。

除了跑马这项基本功夫,贾珠贾琏在学习如何辨别毒草毒药之外,还练习各种暗器。

眼下正在练习小飞刀与投石。

贾琏似乎有练武的天赋,无论小飞刀还是石子的力度,都已经超过了贾珠。

贾琏的小飞刀已经能够入木三分,石子已经能够打伤树上的鸟雀。

贾珠的飞刀还是站不住,石子更是绵软,每回都是石子没到,鸟雀已经惊飞了。

贾珠很有紧迫感,想要多多练习。

贾琏却毫无杂念,心知祖母不会无的放矢,肯定要出门子。

他挤开了贾珠,挨着石梅笑问:“祖母,是不是要出门玩啊?”

石梅在贾琏额上一点:“真聪明!”

贾珠顿时红了脸,那就是他很不聪明呗。

贾琏缠着石梅撒娇:“祖母啊,咱们去哪儿玩儿?是不是农场啊?”

石梅一笑:“哼,我才不告诉你,自个猜!”

贾琏就去缠着贾敏撒娇,拉着贾敏的手只是晃悠:“姑姑,您告诉琏儿吧,我知道,姑姑肯定知道的!”

贾敏一戳贾琏笑道:“要脸不要,元儿琮儿看着你呢?”

贾琏一看,果然,贾琮跟元春在一边撑着脑袋看热闹呢。

贾琏瞅他们一眼,心里怪不得劲儿,这两个小家伙真是太碍事儿。

闹得他想继续撒娇都不好意思了!

贾琏白了贾琮一眼,规规矩矩站回贾珠身边。

贾琮被贾琏送个白眼,很是委屈,扁扁嘴,眼眸盈盈的看向祖母:“祖母,二哥哥他凶我。我啥坏事也没干呢!”

那意思很明白,哥哥冤枉我,祖母,抱抱呗!

石梅马上捞起贾琮抱在怀里:“他啊,他嫉妒你呢,因为祖母抱琮儿!”

贾琮高兴不已,双手环住石梅笑道:“祖母,孙儿要出去玩!”

石梅这回却不顺他的意了:“这可不成啊,祖母今日去的地方灰大人还多,你还小,很容易生病,明儿春暖花开了,祖母带你出去赏景观花好不好?”

贾琮马上想起上回打喷嚏,母亲捏着他的鼻子灌汤药。

那个苦也!

贾琮道:“好嘛,孙儿听祖母,下次一定要带着孙儿哟!”

原本石梅预备留下贾敏照看元春与贾琮。临行之际,石梅忽然间脑海里念头一闪,决定带上她去琉璃街逛逛。

石梅自己收拾一番,带着贾敏姑侄出了门。

石梅吩咐车把式:“去后河的琉璃街!”

贾珠贾琏岁数小,不知道琉璃街是什么地方。

“祖母啊,您去琉璃街干什么啊?”

石梅笑道:“做什么啊?实现诺言呗!”

贾珠贾琏俱皆一愣:“什么诺言啊,祖母?”

石梅说道:“元宵节,祖母不是说过,一人送给你们一副跳棋嘛,咱们今日就去琉璃街挑选!”

贾琏闻言拍手欢笑:“噢噢噢噢,祖母,您太好了,孙儿最喜欢祖母了!”

贾珠却在咀嚼祖母的话,诺言?!

石梅没再絮叨,却是与贾敏说起话来:“我想来想去只想到四种颜色:红色珊瑚,黄色的蜜蜡,绿色的绿石,蓝色的孔雀石,跳棋要六中颜色,还差两种颜色,敏儿想想,还有哪两种石头便宜又漂亮?”

贾敏想了想说道:“汉白玉可以代替白色棋子,世面上有一种黑曜石,价格也不贵,两府棋子一二百铜板吧。其实女儿觉得,干脆用玛瑙石,玛瑙石颜色多,又便宜又漂亮。”

石梅笑道:“这我还不知道吗,玛瑙颜色多,又便宜,可是,世面上颜色很单调,大多数是红色,黄色也常见,但是,绿色,蓝色、紫色很稀少!即便有,那价钱也相当玉石,还不如直接用玉石呢!”

贾敏微笑颔首:“这也是。母亲这里又要漂亮,又不奢侈,今日只怕难以凑齐呢!”

石梅笑道:“这不要紧啊,慢慢找呗,只要我不食言而肥就成了。”

贾琏这时若有所思。

贾珠已经悟了。

祖母在用行动教育他们,做人要说话算数,一言九鼎!

贾珠顿时笑了:对,就是一言九鼎!

石梅看向贾珠:“珠儿笑什么呢?”

贾珠腼腆一笑:“孙儿忽然想到一个词语,一言九鼎!”

石梅伸手拍拍贾珠:“孺子可教!”

贾琏看眼祖母有顶这哥哥看,慢慢的,他也悟了!

噢!

祖母原来是这个意思!

怪得祖母这么忙,还抽空出来陪伴他们逛街买东西!

至此,贾珠贾琏再看祖母,便是满眼的星星,佩服极了。

再想祖母之前讲的那些深入浅出的故事。

祖母曾经讲解人不可貌相!

就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一个姓白的少爷,青少年时期,很调皮很混蛋,打架斗殴,不爱学习,简直就是土匪活阎王。

但是,后来异族入侵,这个混蛋少爷一下子浪子回头。

他捐钱捐物,与同胞站在一起,奋起反抗,坚决打击侵略者。

另外一位汪少爷,从小就是好学生,长得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是人见人爱的少年英才。

可是,异族入侵,这位少爷转脸之间投靠了侵略者,帮着侵略者残害同胞。

两人的品行高下立分。

他们一下子就懂了。

可比杜先生都讲得好!

两兄弟都很佩服祖母,觉得他们祖母完全可以去做女先生了!

一时到了琉璃街,玛瑙颜色果然不齐全,缺少绿色紫色蓝色三样。

正好用了孔雀石,绿松石,黑曜石替代。

这家老板知道石梅的身份,态度很热情。

老板十分佩服石梅。

无他。

去年年初,贾敬与石梅为了挽回两府的名誉,处罚八房的同时,捐出五百亩良田,与县衙联手,开办了一家义学。

凡是金陵地面贫穷的学子,都可以免费入学,还有一顿午餐供应。

如今,两府已经成功挽回形象。

石梅作为当事人,尤其受到家乡父老的敬重!

及至石梅下了三副跳棋的定钱三两银子,老板客气的邀请石梅:“鄙行刚从云南进购一批璞玉,原本三日后开盘,国公夫人您有兴趣先行先?”

石梅心下大喜。

她带来贾敏就是想要检验一下自己与贾敏这两年的修炼功效。

石梅记得外婆说过,一旦修炼有成,就可以瞧出何处是福宝地。

福宝地的特征就是灵气。

还说,有些高级玉石中也含有灵气。

石梅把家里的玉镯什么都瞅个遍,硬是没有瞧见所谓的灵气。

石梅怀疑,不是她修炼不成,而是家里的玉石质量太次了。

老板邀请,正中下怀:“那感情好!”

虽然是古代,石梅也怕贼人拍花子,与贾敏一人一个牵着贾珠贾琏,进了翡翠原石大厅。

大厅人头攒动,堆满了璞玉。

老板却把石梅一行带上二楼的小厅。

这里才是最近入手的原石。

石梅不懂得璞玉,便道:“不瞒老板,我们娘儿们很少出门,这看原石也是头一回,老板替我们讲讲?”

老板是内行,舌灿莲花的讲解起玉石的历史与相看石头的经验。

石梅便暗中捏捏贾敏,却是冲着贾珠贾琏说道:“你们仔细听,仔细瞧,能不能看出什么不同?”

贾珠贾琏完全糊里糊涂,却是频频点头:“孙儿们省得!”

贾敏知道母亲这是提点她仔细看。她很是疑惑,仔细看什么呢?

但是,母亲不说,她就不能问。

玉石仔细观看起来。

石梅也在看,但是,眼睛盯着石头,精力却集中在手上。

石梅的手拉着贾敏的手。

贾敏只有有一点异常,石梅就能感悟到!

然后,母女们大约看了三十多块原石。

老板允许她们上手,可看,可摸。

贾敏一直都在看。

石梅却不时的摸一摸。

贾珠贾琏跟着石梅,石梅摸摸,他们就摸摸。

然后,石梅感觉到贾敏的异常。

贾敏忽然捏紧了石梅的手,忽然间,贾敏想伸手摸摸原石。

石梅忙道:“敏儿,你别光看,也摸摸。老板说了可以上手!”

又问老板:“是吧?”

老板暗笑,你不是已经摸了吗?

却道:“这是自然,只要不损坏原石就无妨!”

石梅一笑:“您说笑了,这么大的原石,我们有心也无力呢!”

老板也笑了。

石梅趁机小声说道:“摸一摸,然后继续看下去。”

然后,娘儿们一共看了八十多块,贾敏对五块原石有反应。

石梅觉得差不多了,遂一笑:“敢问老板,这是光能白呢,还是……”

老板躬身作揖:“国公夫人客气了,既然允许您先,您自然就有优先购买权!”

石梅笑道:“书实话,我们娘儿们不懂得这些,不过,您陪着我们耽搁大半日,我们就随便买上一块,算是替您开个张吧。”

老板说道:“您家来了四个人,买四块也可以呀!”

老板不以为他们几个外行能够相中好的翡翠,他在买好的同时也想多赚几个钱。

卖给谁不是卖。

贾敏眼睛一亮。

石梅却道:“这原石虽然不贵,到底一块要百十两,我们就是玩玩开开眼,沉溺就不好了,我们就要一块。您若是觉得我们可信任,下次您有了好货,我们还来捧场。”

贾敏很聪明,很快明白其中关隘,她对玉石的这种特殊感觉不能外泄。

若是他们买了四块,四块全部中彩,别人还不得怀疑?

然后,石梅亲自去挑选石头。

她没有挑选贾敏第一次触摸的石头。

而是选中贾敏相中的第三块石头。

石梅相中这块石头,因为老板曾说,这块石头的莽带很大,还夹着松花。

再者,这块石头在贾敏相中的石头中,个头最大。

老板听了石梅的解释,心里很得意。

这块石头二百三十三斤半,老板去掉零头,算整数二百三十斤,收了二百三十两银子。

贾珠很惊讶,却是抿紧嘴巴。

贾琏嘴巴大张:“哎哟,这个破石头,这么贵啊?”

贾琏纠结的看着祖母,说好的珍惜东西呢?

银子也是祖父挣得吧?

然而,贾琏却没说出口。

毕竟,这块石头比他想要玩耍的珍珠便宜多了。

然后,贾琏记起祖母的话,要花银子自己挣。

珍珠事件后,贾琏知道祖母身家丰厚!

那银子是祖母的私产!

回程时,贾珠很淡定。

他虽然觉得买一块石头二百多两银子不划算。

但是,贾珠觉得祖母做事肯定有道理。

贾琏却一直用质疑的眸光偷瞄祖母。

石梅这回没逗,问道:“是不是觉得祖母用二百两银子买一块石头很奇怪?”

贾琏颔首:“是啊,杜先生说,一个知府的俸禄也只有一百二十两,知府一年买不起一块石头哦!”

石梅反问:“你们先生为何说这个?”

贾琏说道:“杜先生跟姑父说话,说是荣府尊师重道,他一年的束脩一百二十两,相当于一个知府了,他很感激姑父的引荐!”

石梅一笑,伸出手腕给贾琏看:“玉镯很值钱你们应该知道吧?便宜的也要几十两银子,祖母这支镯子是祖母成亲的时候,先皇后御赐的嫁妆,明白什么意思吗?”

贾珠贾琏同时点头:“知道,价值连城!”

石梅笑道:“没有那么夸张,祖母这对玉镯,满绿浓翠,乃极品翡翠,是番邦乌冬进贡的贡品,一对价值千金!”

贾珠愕然:“价值千金?这么昂贵?”

贾敏颔首:“黄金有价玉无价!”

这一下,贾珠的嘴巴也能含一颗鸡蛋了。

石梅又问:“知道这玉镯从哪里来的?”

贾珠贾琏都不是笨人:“祖母不会说,这漂亮而昂贵的玉镯,是这破石头变的吧?”

石梅颔首:“正是!”

“天也!”

贾珠贾琏兄弟满眼惊骇,这不是发大财了?

石梅又道:“刚才老板也说了,买璞玉,一刀穷一道富,这块石头有可能变成玉镯,价值千金,也可能从里到外就是白花花的石头,一文不值!”

贾珠贾琏正高兴,闻听这话顿时泄气:“噢……”

贾敏顿时笑了,刮刮他们的小鼻子:“这么丧气做什么?损失了也是二百银子,不是千金,好不?”

贾琏财迷的潜质爆露无遗:“可是,它也可以是千金啊?怎么办呢,还是不切开的好!”

贾琏觉得他找到了降低损失的法子,高兴的摇晃石梅的胳膊:“祖母,咱们不要切开璞玉,我们弄个黄花梨木的架子,就这样摆着观摩玩赏。如此,它至少值得二百银子,还有可能价值千金!”

石梅原本也没准备切开石头,颔首道:“好,那就不切,摆着大家玩赏吧!”

贾珠贾琏挨着脑袋说悄悄话去了。

贾敏这时却惬意的嗅嗅鼻子,然后把母亲的手拿着放在石头上,轻声说道:“母亲有没有感觉到一股温润清香的气息?”

石梅虽然有所猜测,但是听贾敏亲口说出来,还是十分激动:“你看见的还是感觉的?”

贾敏说道:“看不见,感悟的。”

贾敏比划道:“我一靠近这石头,顿觉眼前一阵清凉,如同清风拂面,暗送花香,虽然这股气息没有花香,但是,女儿就是有一种嗅着清香气息的感觉。”

石梅闻言心中激动不已,这肯定就是外婆所说的灵气!

“然后呢?”

“然后,女儿就觉得干涩的眼眸十分的滋润,然后这股清润的气息顺着眼睛溢满全身,瞬间,浑身通泰,就像是吃酒微醺的那种感觉!”

石梅搂着贾敏,差点要哭:这孩子,怪不得生出林妹妹那样的天仙美女。

原来,她本身也是天仙体质。

石梅欢喜过后有些沮丧,她为什么修炼两辈子一无所成?

石梅忘记了,其实她也跟贾敏一样,只是修炼两年多。

贾敏贵在年少,正值修炼的黄金时期。

本主史老太君的身体已经僵化,经络已经闭塞,又生育了三个孩子,元气大伤,气血两亏。

那体质,焉能跟十五岁的少女相比呢?

石梅回家之后,果然按照贾琏的建议,打了黄花梨木的架子,把璞玉安置在贾敏屋里。

此后,每天晚上,石梅都会在璞玉周围打坐不提。

随着正月过去,荣府上下越发忙碌起来。

张氏王氏几乎每日都要来一趟,向石梅报备祭祀准备的进程。

荣府收到无数的回函,确定会参加祭奠的亲朋人数,已经超过了三百。

比小祥的时候多了一百多人。

石梅再也无暇郁闷,全身心投入准备。

荣府举行大祥祭祀,是一早向衙门报备过了。

不然,这么多人聚集又不报备,衙门会出面干涉。

石梅在忙碌祭祀之余,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去农庄视察红薯育苗的情况。

贾赦贾政孝期未满,还住在坟堂,他们又要准备科考,又要兼顾家务,两个孙子的功课就有石梅掌着书本背诵。

是故,二月起,石梅越发忙碌起来。

这日二月十一,正是私塾休沐时间。

石梅这里吩咐贾敏暂时放下家务,帮忙照看贾琮与元春。

鉴于现代保姆的恶劣,石梅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奶娘全权照看。

贾琮元春却抱着石梅的腿杆子赶路,非要跟着。

元春双手环着祖母的脖子,扁嘴欲哭:“祖母骗人,上回就说下回出去玩儿要带着元儿琮儿,这回又不带,说话不算数……”

贾琮也在一旁点头帮腔:“就是就是,祖母骗人!”

元春贾琮姐弟一起巴望着石梅,黑眸晶晶的小模样,瞬间让石梅心里软化成一滩水。

二月天气,大地回暖,万物生长,很适合出门踏青。

石梅决定带着元春贾琮,权当是出门踏青。

农庄的事情,石梅不想让王家知道。

故而,石梅决定无论贾琮还是元春,奶娘、嬷嬷、丫头,一个不带。

让贾敏带着赖嬷嬷、琥珀、珍珠、琉璃,翡翠这些原本知道内情的奴婢,跟随照顾,权充保姆。

石梅这边出了门,张氏王氏才得到消息。

张氏心知肚明,知道婆婆这时防备王家,淡然处之。

王氏就闹心起来,一是担心元春出门会感染风寒。

二来,王氏自己喜欢搞阴谋,故而,对婆婆避开两房的下人单独行动展开阴谋论:难道农庄里隐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王氏以为以为张氏也会好奇呢。

因此,王氏干笑一声说道:“大嫂,你说婆婆为何不带奶娘嬷嬷,都是带的荣庆堂的下人?别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

张氏暗自哂笑,心道,婆婆可没瞒着我。

嘴里却道:“不会吧,熊嬷嬷不是说了,婆婆带着珠儿琏儿去看跑马道了。

再者,大爷上回从漠北买回来的马驹子就养在农庄里,珠儿与琏儿两个早就吵嚷着要去骑马。

婆婆也说了,要抽时间带着孩子们去挑选小马,连琮儿元春都有份儿,弟妹不知道?”

“再者,这个时候万物滋生,遍地新绿,孩子们看看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听听鸟叫,不是很好吗?

明年这个时候,他们就进京了,相看家乡的野趣,也没得看!”

王氏一听这话,心里觉得背晦。

这个张氏傻不愣登,竟然婆婆说什么信什么,挑选坐骑也好,踏青也好,哪一件是不能让人知道的事情?

真是白生一张聪明脸。

王氏且不想跟张氏翻脸,再次干笑:“我这不是担心嘛,农场养着牛马猪羊,必定环境奇差,空气不好,野外又有蚊虫,孩子们从小娇惯,哪里受得了,春日风硬,别生病就遭了。“

张氏一笑:“弟妹安心,而今天气转暖,婆婆巳时才出门,太阳出来越发暖和。

这个季节蚊虫也少,还有四妹妹看着呢,四妹妹最心疼几个侄儿侄女,再不会让他们被蚊虫叮咬。”

王氏只觉得吃了满鼻子灰,懒得再跟张氏啰嗦,借故走了。

回去跟她的狗头军师周瑞家里嘀嘀咕咕不提。

这边贾珠贾琏可是高兴坏了。

石梅首先带着四个孙儿去挑选喜爱的小马驹。

小马驹还没驯化好,眼下还不能骑坐。

石梅告诉孩子们,自己个挑选小马驹记名存档。

之后,石梅把贾珠贾琏托付给金山,让金山教导她们兄弟如何喂养驯化小马驹。

再把贾琮元春交给贾敏,让贾敏带着孩子们在坝子上看春景。

琥珀几个丫头都留给贾敏做帮手。

安排好孙子孙女,石梅这才带着赖嬷嬷去了农田视察。

贾玫早在田边等候多时。

半个月过去,番薯已经开始发芽了。

不过才刚刚出土,一寸高,朱红嫩芽。

落在石梅眼里,直觉比花儿漂亮。

按照石梅的要求,分别在黑土地,沙土地,黄土地里进行试种育苗。

三十户村民都没种植过番薯。

头一回听说庄稼扦插移栽。

然,他们自有一套耕作法宝: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