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九,暑气正旺,蝉鸣不已,连青山都在热气中失了几分气势。
周氏已在宋家小院住了好几天了,和慧娘、大妮姐妹相处得极为融洽。因着天气太热,刘氏和宋父也由原来的全天劳作改为早晚干活,强子兄弟几个也时不时会过来玩,宋家小院一时竟变得热闹了起来。
“慧娘肚子里的这孩子可真心疼他娘,看样子是非要等他爹回来才肯动弹了。”刘氏摇着蒲扇,慢悠悠地道。
宋父作为公爹,自是不好接这话的。周氏却没有这个困扰,笑着接话道:“看怀相就知道这孩子懂事,不闹腾,不像我家那个臭小子,怀他的时候恨不得在我肚子里翻上天。”
刘氏点点头,笑道:“这孩子确实乖,像慧娘,不像四郎那混小子。”
周氏偷偷觑婆婆的脸色,见她没有愁容,才放心地打趣道:“那要是个千金,白白嫩嫩漂漂亮亮的,性子也像弟妹,岂不是要让四弟愁死?这么好的闺女,到时候长大了哪舍得让她嫁人呢?要是个小子,那四弟和四弟妹也得犯愁,乖乖巧巧的小子,在这群皮小子里头怕也是要吃亏的。”
慧娘闻言嘴角一勾,笑道:“那这个就交给相公烦心了,我只祈祷他健健康康的就行。乖巧些更好,带起来省事,皮实一点也好,身体好。”
周氏乐道:“那确实,我们这些为人爹娘的,也就盼着孩子健健康康的,平安长大了。”
刘氏也道:“咱们家不兴那套,不管男孩女孩,小子挺好,闺女也可人疼,你们呀,只管放宽心,孩子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她说完还不忘招呼一下宋父:“孩儿他爹,你说是不?”
宋父正编着竹筐,头也不抬,应道:“是,当然,没错。”
毫无灵魂的应答惹得刘氏翻了个大白眼,蒲扇猛地一摇,对慧娘和周氏笑道:“瞧瞧你爹那德行!咱说咱们的,甭搭理他!”
慧娘和周氏相视一笑,自是没有搭腔,而是转移了话题开始说起了东家长西家短,打发时间的同时逗逗闷子。
几人谈笑风生之际,慧娘突然皱了皱眉,脸色一白,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娘,三嫂,我好像,好像要生了。”
周氏闻言一下子就慌了神,求助地看向刘氏:“……娘,四弟妹要生了,这……这可咋整啊?哦对,要烧水,还要干啥来着?”
刘氏看起来还算镇定,如果忽略她僵硬的身体和有些木楞的眼神的话,看起来就是一个颇具大将风范的军师了。她急促地站起身来吩咐道:“三郎媳妇快去烧水,我扶慧娘进屋,宋全福你去叫稳婆,快点,就是王大娘!大妮!领着你妹一起去找你伯娘你娘过来帮忙!”
宋父连忙丢下手里的竹筐半成品拔腿就往外跑,出门时脚下一滑还差点跌了一跤。
慧娘感受着腹部传来的一阵阵疼痛,除了刚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以外,渐渐习惯了以后她反而没其他人那么慌乱,瞥见宋父狼狈的身影时还有心思叮嘱道:“爹您慢点跑,别摔着……”别到时候稳婆没找来,人倒摔了。
刘氏一边扶着慧娘转身往早早准备好的厢房里走,一边分了个眼神给门口远去的宋父的背影,见他没真摔着,暗暗松了口气,笑骂道:“这人一点都不稳重,也不知道小心着点,还好没摔着!”
说完,她看着慧娘痛得发白的脸,安抚地拍拍她的胳膊,道:“一会稳婆就来了,你别怕,也就疼这么一会,生下来就好了,回头你要是气不过,就揍揍孩子,捶捶四郎,都行。”
慧娘脸色发白,神色却没有丝毫惶然,眉宇间尽是安然,语气坚定地道:“娘您别担心,我不怕。”
她这短暂的十几年人生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痛,她自己都说不上来了。刚记事时被逼着打水洗衣砍柴时,她怕过;被姑祖母可怜后带入绣坊,日日搬着绣架布料、理着好像永远理不完也理不清的线团时,她怕过;被绣坊的其他绣娘使唤排挤时,她怕过;被亲爹娘亲兄长拉着险些发卖时,她也怕过……
可那些怕,皆是由于前路未卜。如今她有着这么好的相公和家人,她怕什么呢?
“不怕就好,不怕就好,我扶你先走走。”见她真的不怕,刘氏安心了。
“一会等稳婆来了,让她给你接生,我去给你煮鸡汤面去,加点干蘑菇,保管鲜得让你流口水,再做一碗红枣小米粥,补血益气。早先你嫂子她们生的时候,除非家里年景不好,不然我都是会煮一碗的,算是咱家惯例了……”刘氏瞥见慧娘额头发间的汗珠,越发紧张地开始碎碎念,企图通过这招来转移慧娘的注意力,缓解她的阵痛。
有没有用不好说,慧娘领婆婆这份钱,勉强笑着接话道:“那我可就等着了,娘可得疼疼我,给我多做些。”
刘氏大包大揽道:“疼你疼你,都给你用大碗盛。”
话锋一转,又道:“也不知道四郎到哪了,按日子算应是今天回来才是,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孩子出生。”
“不碍事的,他刚开始做生意,忙呢,抽不开身是正常的,证明生意好,咱们该高兴才是。”慧娘强忍那闹人的疼痛,安慰道。
也不知是在安慰刘氏,还是在安慰她自己。
“什么生意这般紧急!明知道你快生了,还不赶紧往回跑,混小子就是不知道疼人!”刘氏是从小媳妇过来的,最是知道女人生孩子时的心理,晓得慧娘此时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盼着男人能在身边的,偏生四郎久久未归,慧娘心里肯定有点不痛快,索性便替她开骂了。
见婆婆这般义愤填膺,慧娘倒真的不好意思了,帮四郎辩解道:“也怪不得他……”谁知道我今儿就生了呢?
后半截话还没来得及说,便被刘氏截去了话头:“怎么怪不得他?就怪他!”
慧娘教这个比自己还愤怒的婆婆逗笑了,索性顺着她的话道:“那回头等四郎回来,娘帮我揍他?”
刘氏自是满口应道:“行,该揍就得揍,娘保证不偏袒他!”
慧娘笑了笑,还没来得及说话,周氏便推门进来了:“娘,热水烧好了,干净帕子我也拿来了,还要什么啊?弟妹怎么还在地上?赶紧上床躺躺啊,瞧你这一头汗。”
刘氏颇为嫌弃地瞅了周氏一眼,笑骂道:“你以为都是你啊,疼不了两下就哭爹喊娘的,还没怎么疼呢,腿就软成了面条,走都走不动。慧娘看着单薄,实际上比你能忍多了,生之前多走走,等下生的时候要少吃些苦头呢!”
周氏之前生孩子的时候,虽说是在县里生的,刘氏也是提前去守过的。周氏向来是个怕疼的,阵痛来了不一会儿,她便站不住了,硬生生在床上躺了大半天,才开了五六指,刘氏倒是想拉她起来走动走动,偏生亲家母是个心软禁不住求的,刘氏不好越过亲家母逼着临盆的儿媳妇起身,最后周氏熬了一天才把孩子生下来,遭足了罪。
慧娘没破水之前,刘氏就一直担心,她瞧着比周氏更单薄,怕是要比周氏生产时还要受罪的,没想到她竟是这般能忍,倒是给了刘氏一个大惊喜,故而刘氏跟周氏说话时便忍不住带上了几分怒其不争。
周氏被婆婆鄙视了也不恼,笑嘻嘻地上前接着问道:“娘,那还有啥我能帮上忙的不?单在这看着也怪慌的。”
“你去看看大妮她们咋回事,让她们去叫你嫂子,半天没个动静。你爹也是,找王大娘找了这么久,还没回来!”刘氏连连抱怨。
周氏应了一声,便往大嫂家那边去了——爹那头肯定靠谱的,还没来估计是被王大娘的脚程耽误了,她去看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去看看大妮她们那头咋回事呢!
果不其然,周氏刚出大门,就远远瞧见宋父领着王大娘过来了,喜得她小跑过去高声喊道:“爹,王大娘,你们可来了!娘和四弟妹等着呢!”
走在路上的村民闻言拦住周氏七嘴八舌地问道:“三郎媳妇,你家老四媳妇要生了?”
周氏本打算喊完一嗓子就转道去大嫂家的,结果被一群路过的大娘婶子给拦住了,走又走不了,说又说不得,只得耐心答道:“是要生了,我这就是要去找我大嫂来帮忙的。”
言下之意,你们赶紧让我走吧!
有些跟刘氏关系还不错的妇人便拉着同伴散开了,不想耽误事儿,有个三角眼的老妇人却不肯轻易退场,拽着周氏不放:“又不是你生孩子,你急啥啊!唠唠呗!”
“不是我说,你娘对四郎夫妻也太惯着了,说是分了家,新房子也给建好了,结果还是让他们赖在家里住。老两口忙得跟什么似的,从没见过四郎他们俩下过地,葛氏不就是怀个孩子么!哪个妇人不会生孩子,至于这么金贵么!让三个侄女伺候着还不够,还让你这个做嫂子的忙前忙后……”
周氏本还想着乡里乡亲的,她年岁看起来也不小了,不好直接挣开,听她越说越不像样了,便一甩手挣开骂道:“这位大娘,我刚回来也不怎么认得人,不知道您是村长家的还是族长家的?不然怎么管到我们家头上了呢?即便你是县老爷家的,也管不到家事头上!我们这些当儿子儿媳的都还没说什么呢,轮得到你这个不知道哪来的泼皮瞎抱怨!”
其他人见状连忙拉住老妇人,示意周氏赶紧先走。
周氏着急走,也懒得跟她再计较了,啐了一口便拔腿走了。
老妇人娘家姓李,夫家是村东边的,说起来跟宋家还是族亲,得唤刘氏一声堂婶,年岁虽大,实际上却是与周氏一辈的。她被周氏一顿好骂,气得直哆嗦,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原地的其他人看得直摇头。
周氏骂完就撤,可不管被骂的人和围观的人是什么个反应,麻溜跑去找大嫂张氏了。跑到半路,正好跟张氏、大妮她们几个人撞上,便相携回了宋家小院。
此时慧娘已经在刘氏和稳婆王大娘的协助下躺着了,许是因为这段时间进补得好,加上活动适宜,她的宫口开得很快,周氏并张氏几人回来时,她已经开到九指了。
见她们都来了,刘氏率先松了一口气,指挥道:“周氏赶紧帮忙把孩子的襁褓翻出来,张氏端水,热水又没了……”
四郎进门的时候,瞧见的便是两个嫂子一盆一盆地往外端血水,宋父站在院子里不停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