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豪门 > 万里随波行 > 87、第八十七章

87、第八十七章(1 / 1)

没几天后,燕王带着大家打到了边关。

滕琰本来要留在九原的,大军开拨的时候,她前去为燕王送行,在九原城三十里外,摆上了送行的酒席,滕琰带着九原的官员们执杯预祝燕王邓锋得胜回来,燕王饮下了送行酒后,却笑着让侍卫拉着滕琰的马缰与他一同前行,与其他送行的人员挥手做别。

“这是做什么?”滕琰吃惊地问。

这时,他们的马已经跑了出去,邓锋抢先说:“世弟,我们一同去边关,一同去草原,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看着燕王的笑脸,滕琰明白他们俩的主意了,思忖一下后说:“一定要让我去也没什么,只是为什么不同我商量,我难道那样不通情理吗?”

燕王的解释让滕琰无可奈何,“早就知道滕公子雅量高致,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但只怕你一定要带上侍女,我们才出此下策。”

但滕琰还是回了燕王一句:“我是带个侍女,但也好过王爷每顿饭都有几十个菜。”

燕王笑着说:“出了九原,我们就同士卒同吃同住,看看我们谁能坚持?”

怪不得燕王也把他身边的内侍、厨师、御医,林林总总的一大批人留在了九原,好象怕滕琰会与他攀比。从九原北上,以后要去的地方就都是荒凉偏僻的边境,广阔无垠的草原,条件恶劣,想再过太好的生活就不容易了,而且带着飞珠也确实难办。

不过,这两个人就这样算计了她,总是有点心虚,就象比着似的对滕琰关心倍至,事事都为她安排周到,。

所以滕琰生气只生了一小会,其实她心里反而倒涌出一种欣喜,她终于也可以直接参加到北伐犬戎的队伍中去了,以前她一直是在幕后的,出谋画策,运送粮草,治理郡县,她自己也总是主动退避三舍,为的就是她是个女子。其实,不用说,她自然是认为男女平等的,女子也没什么不如男子的。

现在机会主动送上门来了,她接着就是了。更何况,她是被燕王强迫的,所以,将来出什么事都埋怨不了她。

所以小小地生了一会儿气后,她一心问起了九原那边的善后了。她这样一甩手走了,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

燕王当然不会这样莽撞,他做了些临时的布置。看到滕琰这样快地转过来帮着他处理他惹下的乱子,他亲自给滕琰磨墨,看着滕琰一封封地写信。

九原的政务,甚至整个燕地的政务,还是滕琰最熟知的,燕王并没有多少时间用在这上面,光是打仗他还忙不过来呢。

滕琰也没费太多的心思,燕地的政务已经走上正轨了,这段时间她又一心退出,本来就放得差不多了,别的不敢说,平稳过渡肯定是没问题的。

再说燕王在临行前,特别又将宁北公请出来坐镇燕都,他们并无后顾之忧。

滕琰虽然跟着出征了,但坚持不带兵,这一点,她是真的没底气,于是先锋还是由邓锋担任,攻打边关。同九原不一样,犬戎人还是想守住边关的,也设了不少的防御。

不过,边关的地形对从南边来的进攻很难抵御,加上燕王的军队不是一般的凶猛,没多久,边关就易主了。

边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城,面对北方,易守难攻。即使过了两年多,城里还是没有居民,据说当初破城时不是被犬戎人杀了,就是逃了出去。

真的到了边关,看着犬戎人逃走后空无一人的荒凉小城,滕琰思念起祖父来了,虽然一面都没见过,但自己在开国公府几年荣华富贵的日子都是来源于这位为国牺牲的老人。现在她很庆幸自己来了这里。没有亲眼来这里看看,亲自来这里感受,她永远不会明白祖父和滕家众多子弟为守卫燕地付出了多少。

一种责任不知不觉中背负在她的肩头,不管怎么样,她一定会想办法找到祖父的遗骸,按这里的风俗为他做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再把他送到滕家的祖坟,不仅是因为他们是血亲,还因为这个老人值得她这样。

想到这里,一种苍凉感充满了她的心田,这种感觉是从她进了这座小城后就开始涌现出来的。从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恐怕是不会懂的。

没想到,滕琰给自己布置的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竟然很快就完成了。

几天后,边关外来了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自称是开国公的侄子,来拜见边关的统帅。

滕琰不认识,就是滕珙过来也未必认得。祖父都多年未回家中,在边关的其他族人也差不多长年驻防在此。不过军中就有滕家的远房子弟,邓锋手下来原来燕国的士兵还有曾在边关驻防过的,所以辩认工作并不难,来人是滕琰的三堂叔,他带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原来两年前边关的守军并未全军覆灭,开国公带着守军和一些居民,杀出城去,最后逃出去一万多人。

这些人逃到了边关西北上百里外的大山中,犬戎人也打过去几次,但他们靠着对山中地形熟悉,几经周折,还是保存下来了。

不过山里生存的困难比犬戎人攻打带来的灾难还大得多,当初逃出去的一万多人,现在只剩下了几千人。如果今年冬天还不能回到燕地,恐怕人数还得大量减少,在一无所有的大山里渡过北地的冬天实在是难。

他们蛰伏大大山中,却一直注视着边关的情况,大约半年前就开始发现犬戎人有些不对,先是大规模的向边关内调兵,后来,又有数拨人马从边关内回来,看样子还是吃了败仗,另外好久没人再去攻打他们了。几天前,确认犬戎的大军逃出了边关,他们就被派出来与边关的守军联系。

祖父的确切消息也清楚了,他是在突围时身中数箭阵亡在边关城外的,而且他的尸身也被带到了大山里,并在那里下葬。

三堂叔对滕瑾出现的一番说辞也接受了,虽然他觉得这事有点稀奇,但在信息交流极不方便的时代,这样的事还是偶有发生的,另外他离家太久,很多事情一点也不了解,根本也无法置疑。

叙旧的同时,得先把山里的人接过来,燕王派了一万人跟着三堂叔去了。

几天后,几千人接进了边关,大部分都得先养养,这两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到了边关就象上了天堂一样。

一直带领这些人的是二堂伯,他原来就是祖父手下的偏将,三堂叔协助。四堂叔也在突围出边关时阵亡了,滕家的子弟也死了十几个,不过活着的也不少。

燕王封二堂伯为代将军,以原来的几千人为基础,从各部队中调拨了一些人,重新组成了一支万人的军队。

燕王曾经有让滕琰统领过一支军队的打算,滕琰坚决地回绝了,而且她在军中对自己的族人并不亲近,她不想形成自己的派系。而燕王军中的原有的滕家子弟大都在邓锋的手下

这次这些人又都拨给了二堂伯,滕家又有了掌军权的人。

说起来滕家原是燕地最大的军中世家,滕姓的将领官职大大小小的都算上,能有几十人,主要集中在祖父手下,镇守边关。

两年前边关失守,滕家的损失是巨大的,没想到时隔两年,竟然这样快就重新复兴了。

燕王封赏二堂伯等滕家人是应该的,但如此抬举他们,摆明了还是冲着滕琰,一笔写不出两个滕字来,滕公子不肯领兵,其他滕家人领也差不了多少,难道滕公子还会不管吗?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宗法、亲友的关系观念维系着大家。

燕王还为祖父和二堂伯他们上表向吴皇请封。

这些滕琰没反对,燕王的恩惠她只有接了下来。

在得知祖父遗体的消息后,滕琰也用最快速度通知了父亲,父亲一定会亲自来接祖父回祖坟的。

不到一个月,吴皇的圣旨和父亲一行人先后到了。

祖父被封为武襄公,二堂伯被封为从三品将军,三堂叔为四品将军,当初跟随他们的人也都有封赏。邓锋因为从燕都向北,一路表现出色,也封了三品威武将军。

二堂伯和手下的人个个感念皇恩浩荡,对滕琰也尊重无比。

父亲和大哥一同来了,这样的大事,大哥也请了假,滕琰自然是知道。于是,一家三口在边关重聚了。滕琰离开家才几个月,可大家有说不完的话:王夫人和弟弟妹妹们都好;顾冰儿嫂子有了几个月的身孕;燕都新买的房子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父亲打算以后要回燕都住,他还是觉得燕都才是自己的家;滕琳现在住在他们的新家,大伯祖父给她从吴国请了人教习吴国宫廷礼仪;燕都郊外的庄子开春就能耕种,养在那里的孤女们也都不错,刘妈妈给这些孩子们请了人教女红;舅舅家也都好,二表弟定亲了,是昌平一个世家的小姐;还有王家并没有全部在平阳郡殉难,其中长房一支,还有几个旁支都保全了下来,现在也搬回了燕都,王老丞相的棺木也运回来下葬了,王沂接了王家族长,还在守孝中……

当然了,父亲和大哥都关心滕琰的现状,不过现在的滕琰与从家里出来是有了很大的不同,身体健壮了,皮肤晒黑了,最主要的是气质变了,在到处是男人的军中丝毫不显女儿态,让他们都快要疑惑这倒底是不是他们家的大小姐了。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