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若接受了甄嬛的教导,有皇帝的授意,除了学宫里的规矩之外,芳若也不吝啬讲宫里的势力分布和阴司斗争,只是芳若眼瞧着甄嬛是个机警的,不好做的很明显,只能不动声色地渗透。
甄嬛别的不是很关心,“嬷嬷,我与济州协领家的沈小主一起长大,不知道她是什么位份?”
芳若笑着说,“没想到小主和沈小主还有这样的缘分,奴婢听说,沈小主得了贵人的位份,除此之外,满军旗的富察小主、蒙军旗的博尔济吉特小主,同样得了贵人位份,最后一位安小主也是常在位份。”
说完,芳若怕甄嬛心里失落,补充道,“新入宫的秀女唯独小主一人得了封号,还是皇上亲自选的,可见小主在皇上心里确实是不一样的。”
甄嬛对此并没有骄傲,只是冷静地分析道,“富察贵人家世显赫、博尔济吉特贵人象征着满蒙友好、沈伯父在前朝为皇上做事、沈姐姐又相貌出色、才情斐然,我能得皇上青睐,有幸入宫,已经实属不易,不敢妄求太多。”
见甄嬛对自己有这么清晰的认识,芳若更加确信,这位身怀相貌优势的菀常在绝不会止步于妃位。
芳若继续讲解,“既然说到了各位小主,奴婢便为常在细细说明。紫禁城里正经的主子只有三位:皇上、太后和皇后,其余妃嫔都只能称小主,这是万万不能错的嫡庶尊卑,好比华妃娘娘,也只能称一声华小主,放尊敬一些,才称为华妃娘娘。”
甄嬛细致地听着,只觉得这位芳若姑姑说的话倒是颇有些自相矛盾,她明明说华妃只能称一声小主,可言辞间提起华妃都是华妃娘娘,与其说是拿华妃做例子,倒不如说是在贬低华妃。甄嬛可不相信这宫里面能有人真敢叫华妃一声华小主。
心里有了疑惑,甄嬛再去听芳若的言辞就带上了审视,生怕这位教导嬷嬷有什么别的心思。
芳若可不知道甄嬛对她已经起了警惕之心,她正笑呵呵地看着甄嬛思考。、
甄嬛假装自己思考完毕,问道,“芳若姑姑,不知宫里什么样的嫔妃才能称为娘娘?”
芳若就在等甄嬛的这句话呢!
“能担得起娘娘的,无不是一宫主位,除此之外还得是嫔位之上才行。成了主位、住在正殿、掌一宫事务,那才真正叫得上皇上的妃嫔呢。只是一宫主位有定数,如今东西十二宫,承乾宫、永和宫不得开,只有景仁宫和延禧宫还没有主位娘娘。”
旁听的流朱紧张地攥紧了双手,“那岂不是说,新入宫的小主们只有两位能......”
芳若姑姑朝流朱一笑,“嫔位娘娘以上皆有定数,不过下面的贵人、常在、答应可以要多少有多少。”
甄嬛明白芳若的意思,不到嫔位,就只是后宫的最底层,哪怕得宠也不过是消耗品罢了。这样一想,哪怕甄嬛只想自保,也不由生出了几分急切,“若真算下来,三位贵人姐姐是最有可能的了。”
芳若说这些可不是为了让甄嬛失去斗志的,“常在这可就想错了,入宫前一切都可以看家世,可入宫之后,小主们便是皇上的人,皇上喜欢谁自然能把她捧到高处,若是不喜欢,就算前朝家族再显赫,也是做无用功。”
流朱不太懂芳若话里的深意,只是有些高兴地说,“小姐...小主得了封号,想来是皇上喜欢。”
芳若笑着点头,“入宫前就能有封号的小主寥寥无几,哪怕有封号也是内务府拟字,只有常在是皇上亲自挑选的封号。”
只是这样的宠爱没能让甄嬛高兴,她无意卷入后宫斗争,可一个单独的封号就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现在的甄嬛还不知道自己还得了一个单独的宫殿,更吸引仇恨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甄嬛有些惆怅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感慨道,“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那一日皇上的轻浮和霸道并没有给甄嬛一个好印象,她不觉得皇上是被自己的才情所吸引,不过是见她颜色好罢了。
芳若不赞同地说,“常在这可就想错了,若是想在这后宫里活得好,没有颜色可不行。您别不信,等常在进了宫,见了宫中的娘娘们,就知道奴婢没说错了。不说别人,华妃娘娘的盛宠有一半多都是因为她的颜色是宫里面最好的。”
流朱惊讶地重复,“最好的?”
芳若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词,“汉军旗的翘楚,莫说汉军旗,就是满蒙八旗都放在一块,都不及华妃娘娘凤仪万千。”
甄嬛感叹道,“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芳若夸奖甄嬛,“常在好才情,皇上最喜欢精通诗书的女子了。”
甄嬛只是淡淡一笑,她读书又不是为了取悦他人的。
芳若回归正题,“再说说咱们当今的皇上吧。皇上是先帝爷的第四子,早年封为雍亲王,在王府成的婚,娶的是当今太后的表侄女乌拉那拉氏。福晋温柔娴雅、深得人心,又与皇上恩爱非常,入府三年便生育了嫡长子弘晖阿哥。”
甄嬛来了兴趣,“听闻皇后娘娘是江六元的外甥女?”京中的人家就没有不知道江晨认亲的,甄嬛自然也是知晓的。
流朱本没将皇后和戏文里王妃联想到一起(戏文里为了避忌讳,所以不出现福晋),被甄嬛这么一提醒,“原来德王妃便是皇后娘娘!”
芳若自然也是知道这些戏文的,只是宫里的主子没什么表示,也就任由民间演绎了。
甄嬛将戏文所说与现实一比对,然后有些犹豫地说,“《寻亲记》里德王妃的生母因为被拐卖的缘故,并不是乌府的正头夫人,那皇后娘娘...?”
芳若点头承认了甄嬛的猜测,但也说道,“有福之人是不分嫡庶的,皇后娘娘虽然幼时身份坎坷,可有大运气的人总会否极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