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晓无奈地笑了笑:“行吧,既然都来了,那都留下吧。”
她估计是赵大嫂让两姐妹一起来的,一是觉得药钱实在亏欠她,二是怕春芽一个人留在家里惨遭赵无赖的毒打,索性让她跟着姐姐来。
姜未让两姐妹进了院子,一人给了一个水煮蛋,道:“先拿着吃吧,我们要去镇上一趟,几个时辰后才能回来,你们就在我家院子随便找点事做吧。”
春苗刚想拒绝,就被姜未不由分说地塞了两个鸡蛋。
母女俩离开,留下呆愣在原地的两姐妹。
春芽舔了舔,眼巴巴地望着春苗手里的鸡蛋,毕竟年纪小,才有八岁,小孩子对吃食完全没有抵抗力。
春苗便将两个还带着热气的鸡蛋递到春芽手里,道:“春芽,你先吃一个,剩下这个留给娘吃。”
春芽摇了摇头,忍不住心头的馋意,道:“阿姐不吃,那我也不吃了,我的那份也留给娘,娘吃了鸡蛋就能快点好起来了。”
另一边,母女俩坐着牛车到了镇上,直奔悦来酒楼。
把今天的冰淇淋和雪糕送到掌柜手里,姜未又额外拿出了一百份雪糕,道:“周掌柜,这一百份雪糕能放在你这里寄卖吗?”
“当然可以。”周掌柜一口就答应了,“那你要卖多少钱一个?”
“五文钱。”
“行。”
这倒是比自家酒楼里卖得便宜多了。
不过,他家酒楼面向的客人都是些经常来酒楼吃喝的有钱人,卖贵些自然没事,想来这一百份雪糕是专门卖给那些平民的。
周掌柜叫来小二,在酒楼门前搬了张桌子,正打算将雪糕放在桌上,却被姜未皱着眉拦住了。
她抬头看了一眼头顶毒辣的太阳,这雪糕放在这大太阳下的,没一会儿就热化了,不妥。
想了想,姜未还是留下了自己身上唯一的冰柜,专门用来装这一百份雪糕。
冰柜里有冰可以制冷,又有稻草等物可以保温,雪糕放到晚上都不会化。
很快,那些经常在街口买雪糕的老顾客闻声赶来。
“哎哟,姜小娘子这是同悦来酒楼达成合作了吗?真是太好了,以后来这里买雪糕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排队苦苦等待了!”
显然,大家对于将雪糕寄卖在悦来楼这里是很满意的。
姜晓晓再一次由衷感叹,要是她们在镇上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铺子就好了。
这样的话,雪糕不仅可以从早买到晚,而且顾客们还不用担心买不到雪糕,她们可以一边在铺子里卖雪糕,一边在铺子后间做雪糕,完全不用担心雪糕没货,还能有钱源源不断的入账……
就在这时,姜未突然开口:“周掌柜,请问江少爷在吗?”
“少爷他刚巧去了县衙,过会儿才能回来。”周掌柜说完,又疑惑地道:“姜小娘子找他什么事,我可以帮忙转告。”
“他之前提出的合作,我回去考虑了下,可以达成,如果他回来了,麻烦你帮忙转告一下。”
姜未刚说完,周掌柜的眼睛就刷一下亮了起来,连连点头道:“好好,姜小娘子你放心,我一定帮你转告!”
江喻是他的少东家,如果合作达成,那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好。
交代完所有事情,母女俩这才离开。
“娘,你真的要跟江少爷合作吗?”
一路上,姜晓晓止不住疑惑地问:“京城离我们这儿那么远,雪糕和冰淇淋运得过去吗?”
“当然,你家娘亲可不会做没保证的事。”姜未淡声回答道。
闻言,姜晓晓更加疑惑了。
她家娘亲这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难道真有办法解决运输的难题?
想要把冰淇淋和雪糕运输到京城,首先得要有大量的冰块,不然东西会半路融化,那这大量的冰块从哪里来?
难道她家娘亲还想利用家里的那块地,从中挖出硝土来制冰?
可是,硝土制冰最大的弊端就是耗损极大,而制冰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达到运输到京城所需的冰块量。
姜晓晓真想不到除了用硝土制冰,还能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大量的冰块了……
母女俩一路走着,很快到了木匠铺。
昨天订做的那五个冰柜和一些制作雪糕的模具也已经做好,正摆在门口处,木匠铺老板的小徒弟就站在那儿守着。
他看见母女俩,忙高兴地迎了上来:“姜小娘子你可算来了,东西做好了,都在这儿,师傅有事出去了,老早让我在这儿等你们呢。”
“麻烦你了。”姜未上前挨个检查了一下,没发现问题,爽快付了钱。
小徒弟笑得牙不见眼的,道:“姜小娘子,你家在哪里,这几个木箱子还是有些分量的,我帮你搬回去吧。”
“多谢,不用了。”
姜未刚说完,邻村的赵老头儿便驾驶着牛车赶过来,“晓晓娘,我没来迟吧。”
“没有,来的正好。”姜未笑着回了一句,一手拎起一个冰柜箱子的扣环,直接拎上了牛车。
之前下了牛车,赶去悦来酒楼送货之前,她便提前跟赵老头儿说好了,等他把牛车的上的人送完,就来木匠铺这里找她们,姜未掐算的时候刚刚好。
赵老头儿也下来帮忙,一边道:“我送完邻村那几人就赶紧过来了,幸好来得及,这几天田地里没活,来镇上卖柴火、卖鸡蛋的人倒是比以前多了些。”
以前农忙的时候,他一天也载不了几个人,自从姜未每天来镇上卖雪糕后,他每天都有生意做,一个人一文钱,一天下来至少也能赚个七八文钱。
尤其这几天,田地里的庄稼指望不上了,大伙只能来镇上卖些柴火、鸡蛋贴补家用,他也能跟着多赚一些。
所有冰柜箱子都搬上牛车后,母女俩也顺势坐上了牛车。
姜未便道:“赵叔儿,我们今天要去同福酒楼、十六巷茶馆、广聚轩……还有品茗阁送货,麻烦你载我们过去吧。”
姜未一口气说了七八家酒楼、茶馆和酒肆,有本县的,也有邻县的,路程都不算太远,赵老头儿一一记下,道:“十六巷离我们近,先去那里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