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璃月港,明蕴镇。
这座小镇位于璃月的边界地段,旁边紧挨着蒙德雪山。
明蕴镇是一个极其贫瘠的小镇,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只能求个温饱,根本不敢奢求其他。
像凝光那样的穷困家庭,明蕴镇足足有好几十户。
眼下又是一年海灯节。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小孩们高高兴兴沉浸在过年氛围当中,只有大人们为了生计开始发愁。
因为无论是布置家里还是走亲访友,这些都需要很多钱。
“孩子她妈,今年海灯节我不回来了。”
老旧的茅草屋内,一个中年男人对着身边的妻子说道。
“码头那边有个搬运工的活,这两天缺人手,我想过去试试。”
身边的妻子面色有些担忧“你的身体不好,最近这两天老是咳嗽的厉害。要是去干那些重活,我担心你的身体”
“没事的。”男人挤出一个笑容。
“我身体好着呢,不用担心。”
“等凝光那孩子回来之后,让她这几天不要出去卖烤鱼了,待在家里好好休息。”
妻子有些犹豫“如果那个孩子问起你上哪里了呢?”
“你就说我去参加同乡的酒席,吃香的喝辣的去了。”
丈夫哈哈大笑,笑容满是苦涩。
他为了不让老婆孩子担心,想方设法的编造借口,尽管这些借口都很蹩脚。
“等我从码头赚钱回来,再给你们娘俩补上一个海灯节。”丈夫许下承诺。
妻子的鼻子有些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是”
她本想劝一劝丈夫,却被门外的喧闹打断。
“横幅再往左边一点,一点点就好,千万别移多了,很好就这样!接下来是挂灯笼”
那是隔壁邻居迎接海灯节,特意把家里精心布置了一番。
又是贴春联,又是挂红灯笼,看起来很是热闹。
这样相比起来,凝光家里就显得冷冷清清,暮气沉沉。
凝光的父亲默默看着这一幕,扭头对着身边的妻子说道“说起来,咱们家也有很多年没有买过春联和灯笼了。”
“等我赚钱回来,咱们也把家里好好的收拾收拾,顺便再给你们娘俩各自买上一套保暖的新衣服。”
“如果可以的话,再弄些好菜给你们改善一下伙食。”
凝光的父亲面带笑意,对于未来充满了向往。
去码头做上几天搬运工,虽然辛苦了一点,可是之后就有钱给老婆孩子过海灯节了。
凝光的母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擦拭着眼泪。
她心疼自己的丈夫,明知自己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还要硬着头皮去干搬运的重活。
可是她没有办法劝丈夫留下来。
因为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如果不出去赚钱别说过节了,就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穷人家的生活就是这样,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这时,屋外响起了凝光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气氛。
夫妻俩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收起了愁眉苦脸,改为了轻松的表情。
他们不想让凝光跟着难过,那个孩子吃的苦已经足够多了。
“凝光回来啦,快点进屋里,外面冷。”母亲温柔的说道。
旁边的父亲也跟着说“今天在外面辛苦了,赶紧坐下来好好休息吧。”
夫妻俩一同走向门口迎接凝光,开门的一瞬间两个大人傻眼了。
因为凝光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有春联和灯笼,丰盛的饭菜,还有给父亲治疗咳嗽的草药。
“妈妈,这件衣服给你穿。”
凝光将东西放在桌上,从衣袋里取出江宁和申鹤送的新衣服拿给了母亲。
那件衣服对她来说有些宽大,但是穿在母亲身上正合适。
向来懂事的她,宁愿自己受冻挨饿,也要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孩子,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凝光的父母回过神来难以置信的问道。
“我把烤鱼全部卖掉了,然后拿着钱买了这些东西。新衣服不是买的,而是朋友送的。”
“烤鱼全部卖掉了?朋友送的新衣服?”
父母面面相觑,因为他们知道最近烤鱼并不好卖,有时候接连好几天都卖不出一条烤鱼。
怎么今天全部卖出去了?
至于朋友送的新衣服又是怎么个情况?
“爸爸妈妈,事情是这样的”
凝光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讲给了父母听。
“也就是说,申鹤和江宁为了答谢你的提醒,特意买下了全部的烤鱼,还送了你一套新衣服。”
短暂的沉默过后,凝光的父亲开始总结情况。
“是的。”凝光轻轻点头。
“那两个孩子真是心地善良的好人。”母亲不由得感慨。
“他们这样做相当于雪中送炭,咱们一定要好好这份恩情。”
凝光父亲认可的点头“没错,古话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等咱们家的生活好起来以后,可以带上一些礼物登门道谢说起来,你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
“我,我忘记问了。”
经过父亲的提醒,凝光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迄今为止,她只知道江宁和申鹤的名字,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他们来璃月干什么?
小小年纪身上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钱?
这一刻,凝光对江宁和申鹤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那对师姐弟如同山雾一般虚无缥缈,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总会有再相见的时候。到时候再感谢也是一样的。”凝光的父亲开口说道。
“好了,我去把春联和灯笼布置一下,凝光来帮我扶一下梯子。”
凝光的母亲开口说道“那我去做饭菜,今天给你们露两手。”
原本暮气沉沉的家里一下子恢复了活力,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对于凝光来说,今年的海灯节是她过的最开心的一次。
因为父母脸上的笑容并不是故作轻松,而是发自内心的笑。
而这一切多亏了有江宁和申鹤的帮助。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