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引起强烈关注与扶持。
“好好好,真有你的啊。”
马教授绷不住了。
“那就太好了,我可得好好看看!”
要说老头子还挺不服输的。
碰壁?
没问题!
不头铁,但是足够坚毅!
继续换个方向刚,越是碰到困难就越要上。
这可是研究人员必备的素质!
很显然。
桑莲便离开歌舞团,踏上了选择节目表演者的路途。
桑莲顿时眼前一亮。
而李景霖,则是就在歌舞团这边闭关。
该给钱的还是给钱了。
只要老板不动歪心眼的话,那倒是你好我也好,一起合照一下,挂在包厢里,吹NB的时候低调一点,其实也未尝不可。
就在三日后。
旋即一拍脑门,看向了桑莲。
临走前,老板还笑呵呵的出来,想要免单,换取一张合照。
民族乐队,或是交响乐队。
“你别说,我还真是很好奇,你这作曲速度,能让我也见识见识吗?”
很快。
倒不是小心眼,而是成为公众人物的话,必要的警觉也是该有的。
几人便收拾了一下,离开了饭店。
排练室,以及工作录音棚什么的,也是绝对不缺的。
在短暂的听过了李景霖所作的曲目后。
“好好好,没问题!”
在歌舞团里,也是有着不少乐队的。
众人当然没同意。
原本以为,你霖只是速度快。
“桑莲老师,您这是不是有烟盒舞来的?我记得我刚来的那天,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比较印象的曲子,您来看看是否合适。”
李景霖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花费了差不多一天半的时间,李景霖便通过电脑,将音乐的初始版本制作完毕。
马教授怔住了。
但真正快的。
万万没想到,你居然还选择先下手为强。
可以发朋友圈,或者社交媒体平台,但决不能挂羊头卖狗肉,造谣,或者断章取义。
比方说.
合照可以放在饭店包厢里,但不能挂出去,以众人的名义,大张旗鼓的打广告揽客。
桑莲便当即拍板,直接选用,甚至一点犹豫都没有。
“咦?那可真是太好了。”
“当然没问题。”
很多东西还是需要提前说好的,并且视频录制留证。
而听到这句话。
倒是也满足了和老板的合照邀请,只不过,稍微交代了一些必要的内容。
而马教授,则是震惊了起来。
是在对方还未下班,你便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泥头车
吃到差不多了。
泥头车创过来,速度快是快。
直到又过了三天。
马教授就具备着这种“非常灵活的轴”的特质。
一行人便在桑莲的带领下,来到了滇南歌舞团这边。
若非也和一些音乐专家打过交道.马教授甚至感觉自己或许真会觉得,作曲速度都是这么快的
“整体的构架已经很圆满了,我会负责下去招人,阿霖,你这几天就在歌舞团这边自由活动,有空的话看看音乐编排就行。”
桑莲便带着一整个大巴车的人,下到了歌舞团的大院内。
李景霖正在三楼工作室向下看。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众位,身上穿着的,都是之前自己在大山里看到过的那些少数民族服饰。
没有装饰到特别花哨的程度,甚至显得很是素朴,但又别有韵味。
大巴车里的男男女女,走下车后,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甚至从三楼往下看,都能肉眼可见的看得出来,似乎不少人都有些拘谨。
直到桑莲老师组织好人后,将众人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
便又火急火燎的离开歌舞团。
李景霖微微皱了皱眉。
真正的原生态。
这是很大胆的尝试。
对于能不能带起来,李景霖毫不怀疑,因为,民族的艺术,正是来源于他们久弥的劳作。
人民就是天生的艺术家。
如果尝试失败,那绝对不是民族艺术的失败,而是自己的失败,是自己这些“搞艺术”的人的失败。
如何,将乡土间最正统的,最原汁原味的艺术。
将其转化成适合舞台表演的形式。
对于自己这群“搞艺术”的人来说.绝对是巨大的,也是破天荒的挑战。
实际上。
在艺术界。
非专业人士演出,却大获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
在古典音乐界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那“世界最差交响乐团”。
入门的门槛只有两个。
要么伱完全不懂音乐。
要么你负责一件完全不会的乐器。
<div class="contentadv"> 然后经过简单粗暴的制式培育速成,开始演出。
演出的效果堪称车祸中的车祸,尼玛星际车祸。
绝对是相当惨烈。
之所以成功,主要还是猎奇,大家都想看看,熟悉的乐曲,到底会被演奏成什么个爹妈都不认识的样子。
演出时,乐手,指挥,观众,面对着共同的挑战-——尽可能的不要笑出声。
而后来,这個乐团解散了。
原因很离谱。
因为,大家居然逐渐熟悉了音乐,逐渐熟悉了手里的乐器,居然正正经经的能演奏好曲子了。
便已经完全丧失了组建的初衷,最终遗憾解散。
可李景霖这次面对的,看似一样,实则却完全不一样。
面对演出节目的时候,也绝对不能报以过度的娱乐心态。
除了音乐本身需要从技术的层面上,将其做些“微调”,使其能够适应大舞台外。
端庄严肃,与娱乐轻松之间。
必须要找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摇了摇头。
李景霖便继续进入工作状态。
时间,就这么过了整整一个月。
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桑莲才终于将人群集结完毕。
能在民间乡土中,寻求这些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桑莲面对的压力极大。
一来,是需要亲自去大山里一点点的考察,选择。
二来,需要去当地劝老乡们去演出,并且同时安排好后续处理,比方说,农耕或收成时候的额外帮扶,养殖畜牧是否能足够人手。
三,便是将这些人带到歌舞团排练里,基本的保障,沟通,以及演出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等等。
除此之外。
是否能成功,其实也是一个未知数。
但,国家的支持是到位了。
滇南方面对此大力支持,打响文化名片,解决了不少桑莲的后顾之忧。
直到全部安排妥当后,一切便也都正式开启。
李景霖这天并没有继续搞音乐,而是走出来,细细的观察学习。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这次机会抓住了,后面到了开始创作《醒狮》时,会积累很多的相关经验。
“乡亲们,咱们一点点来!”
“桑团长,我们能行吗?”
“肯定能行啊!咱们这民间的艺术啊,那才是真正的艺术!各位能来,那是我们的荣幸啊!”
此时的桑莲,正在动员这些老乡们。
可以看的出。
找来的各个民族的老乡们,对此是有些不自信的。
乖乖。
突然来了个人,说咱平时跳的那点舞,唱的那几句山歌,居然是劳什子艺术?
还要去大舞台?
甚至是国际舞台?
种了一辈子地,在山里过了大半辈子,冷不丁的遇到这种事,这谁能心里不打鼓?
要不是因为有正规渠道背书,甚至有老乡觉得,这怕不是来骗山里面的老实人的哟.
“桑莲老师真的是.”
看着名单。
李景霖对桑莲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敢想,敢做。
更重要的是.
真的能够落到实处!
目前确定下来的演出人员中,真的有百分之75以上的人员,完全是来自于乡土之间,完完全全的是各民族老乡,非专业表演人士。
一共有95位表演者。
其中,71人,完全是来自于各个山里的村寨,是最原生态的少数民族。
是的,除了那少数的二十多人,是为了负责一些衔接,或是独舞领舞段落外。
几乎绝大部分的内容,全部是用最为本土的山民们进行表演的。
完全可以说,这就是真正的“人民艺术”。
内容上,确实没有进行太强度的更改,全部都是这些老乡们日常爱跳爱唱的。
只是稍微构建了一下队形,架构,以及帮助这些老乡们适应舞台。
几乎全部的推进过程,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甚至于不止惊动了滇南这边,就连上边都拍下了考察团队,过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比方说,对老乡们的安置,福利,等等等。
这可不是谁的面子大的原因。
因为。
一旦这次成功了。
那么,这《滇南映象》,将会开创国内的“首部”。
首部原生态的大型演出,首部以歌舞集形式展现的体裁。
以及
首部以民间劳动者为演出主体的高标准,高规格的文艺演出!
这肯定是值得大力帮扶的。
就在排练的这个过程中。
仅仅是李景霖。
可就接待了不少来自京城的同僚,好多都还是自己的老熟人。
项目不断的推进。
老乡们也越来越适应舞台,在整体的架构上,也补充的越来越细致,打磨的越来越精妙。
终于,在闭关许久后。
《滇南映象》终于迎来了整体的首次大型彩排。
而这一行为,也使得本就十分关注本土艺术发展的滇南三把手,早早的便联系好歌舞团,提前一天,赶到歌舞团,等待着观看彩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