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古代那什么文状元和武状元一样呗,你没看到县教育局的领导亲自送来吗而且还是敲锣打鼓的,这要是放在古代,咱儿子可是骑马游街的待遇。”
“咱儿子有出息了!”
这意味着老二以后跟老大一样要吃商品粮,端的是公家的饭碗。
夫妻俩以后走路都要挺着胸,放眼方圆百里,就老苏家出了这么一个人才,蝎子粑粑——独一份。
所以两口子才兴冲冲地想着要操办酒席。
反正在县城里操办酒席也不需要那么复杂,就附近邻居吃吃喝喝,沾沾喜气。
刘老爸开始翻日历本,挑选合适的日子。
对于这个操作,刘伟正并没有反对。
本着择日不如撞日的原则,刘老爸干脆选择明天来操办酒席。
为此,老妈还特意跑回厂里请假。
厂领导自然没有拒绝,开什么玩笑,人家儿子考了一个理科状元,县教育局领导亲自来送的信,只要是脑袋正常的,都知道不能得罪一个未来有无限潜力的人。
但脑袋不正常的人也大把的在……
次日一大早。
刘老爸和老妈就开始忙着张罗起来。
邻居们也过来帮忙,一起采办,置办各种东西。
至于这些邻居有没有送礼,刘老爸压根就没有在意。
大家伙聚一块儿吃吃喝喝,沾沾状元郎的喜气,邻居们各种祝福词。
但也有个别脸上笑嘻嘻,心里p的。实在是嫉妒啊。
你说新安县这么大,凭什么就老刘家出了这么一个人才
但大家虽然文化不高,但涵养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至少没有当着面说出来。
“状元郎,以后别忘了我们这些邻居哈。”
“是啊刘伟正,以后去了京城,要是这些弟弟妹妹也跟着去了京城,还望你能照料一二。”
有人文绉绉地说着。
“一定一定,大家都是邻里邻居的,肯定要相互照料了。”
刘伟正点头应道。
“来,喝一个!”
不少人提着酒杯去给刘老爸敬酒,今天的刘老爸夫妇脸上有光!
倍儿有脸!
月开始,大家的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的下来了。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考的好的,考了自己心仪大学的,自然是开心的。
不过考得不好的,如今开始纠结了。
是这样选个差不多的学校,将一下。还是说,重整旗鼓,再战一年
大家各自纠结,各自犹豫。
刘伟正和柳依去的是水木大学,章凡去的是沪市通济大学,李响去的是沪市交通大学。
至于陈宁去的是沪市的福旦大学,也挺不错的。
宋甜高考发挥的不错,考了她想去的京大。
谢笙就算是再逆袭,可是基础在那里。最后选了和宋甜同城的一所普通大学。
挂着本科的擦边分数线,总算是成功考进去了。
蒋宇原本是想跟刘伟正考同一所大学。可是挑来挑去,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
最后选择了宋甜的京大。都在同一个城市。大家还是可以经常见面的。
所以,不是一个学校也没关系。
至于文一班徐洁。原本成绩,也是一般。
最后选了跟谢合笙同一所大学。这就很有意思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伟正都在忙着一件事。
自从接到水木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刘伟正的身份一下子就发生质的变化。
不仅要从父母的户口薄里脱出来,还要落户到京城的那所校园里。
户口的迁移和粮油关系、户口关系等一系列程序相联系,从农业户口到城镇户口,从穷乡僻壤到京城,还要更换全国通用粮票等等……
不过这些主要都是老爸去跑,刘伟正的作用就是充当吉祥物,必要时出面晃一圈。
刘伟正的主要精力还是卖冰棍。
转眼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刘伟正的冰棍生意越发红火,每天都要进好几次货。
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晚上多了丝凉气,乘凉大军各回各家,巷子里总算清净下来。
今晚的月光不错,从窗户往远处瞧,小城跟一副水墨画似的,朦朦胧胧。
刘伟正坐在窗前,手上摆弄着钢笔,看着桌上的账单
粗略一算,刘伟正的总资产已经突破了三百,每天还有五块多钱进账。
这路子是真赚钱啊,还轻松。就是可惜了,他九月初就得开学,看现在的架势,不知道能不能赚够四百块。
月底到了,弟弟妹妹都要开学了。
几个弟弟妹妹里,老三和老四最自觉,她们的暑假作业早就做完了,她们俩比较听话,每天都做,对于她们来说,这点暑假作业完全不是问题,而对于老五和老六来说,他们玩心太重,暑假作业就是一个大难题了,眼看还有几天就开学了,他们的暑假作业才做了一小半。
没办法,这几天,除了卖冰棍的时间,其它的时间老五都在赶作业,老六也是一样,他们俩成绩都不好,一个个做得抓耳挠腮的。
好容易在八月的最后一天,老五和老六把暑假作业完成了,第二天,几个孩子就要报名了。
这个时代的报名费并不算高,老三和老四分别上高二和高一,老五上初三,老六上五年级,他们的学费一学期只有两三块钱,四个人加起来只要十来块钱,不过这笔支出对于老爸和老妈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不过这一次,刘伟正慷慨的提出来,今年弟弟妹妹四个人的学费由他包了。
这两天他数了一下这个暑假的收获,他的抽屉里已经存了四百三十六块四毛八分钱,出这一点学费完全不是问题。
老爸和老妈看着刘伟正,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
“你到底有多少钱”
刘伟正说:
“也没多少了,出了学费还有几块钱吧,够我用的了。”
老爸叹了口气,拍了拍刘伟正的肩膀道:
“真是懂事了,这个暑假辛苦你了,你放心,爸爸以后一定会努力让你们不要这么辛苦的。”
老三和老四读的是县一中高中部,而老五读的是县一中的初中部,至于老六则读的是地区师范附属小学,这里离他们家也不算远,不到十分钟的路程。
九月一日上午,姐弟四人背着书包,跟巷子里里的一些学生一起去学校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