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代完一切之后,言晏也离开了太子府,前往韩王宫,正式出任韩国守藏史。
凭借令牌进入韩王宫后,有侍者宦官将言晏引到了韩国守藏室。
那是一座独立的宫殿,有着数十位官员也在宫殿中忙碌着。
韩国是继承了郑国和晋国的遗产,官制也沿用着周室的六卿。
周之六卿分为,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守藏史则是独立于六卿之外的官员,或者它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称呼,史官!
除了执掌国家图书外,守藏史还同时担任着国家史官。
因此,守藏史所属官员除了整理图书的官吏外,还有宫中记录君臣对奏,君主私事的起居官!
言晏到来之后,所有人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来到了殿前等着言晏训话。
“都做自己的事吧!”言晏没有多余的废话,挥了挥手,让所有人散去,做自己的事,只留下了一个管事跟在自己身边。
“韩国一共有多少藏书?”言晏问着管事。
“一共四千三百余策!”管事直接回答道。
言晏点了点头,这可比虞山书院的藏书多太多了。
“带我去刑名藉!”言晏目标不是那些奇闻轶事,而是真正的学术之书。
韩国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刑名,而刑名学起于申不害,也扬于韩国!
韩国也是除秦国以外,法家士子最多的国家。
“循名责实,慎赏明罚!”来到刑名藉策前,言晏将首卷打开,就看到了八个大字。
经卷古老无比,但是刻字却苍劲有力,透过竹简上的字,就仿佛能看到当初刻字之人的模样。
“这是……申子的亲笔?”言晏看向了管事问道。
儒家信奉字如其人,通过字,就能看出人的言行品性。
“回上史,这的确是申子前辈的亲笔手书,也是如今唯一的孤本!”管事同样郑重的对着经籍行礼。
见到这,言晏也双手捧着经籍认真的行了一礼。
见到言晏的行为,管事也是微微一笑,能来韩国守藏室出任官吏的,其中大部分来自法家和史家,而管事就是法家弟子。
能见到一位儒家弟子对他们法家经籍也如此尊重的,他还是很欣慰的。
“世人皆以为我法家主张的是富国强兵,但是那只是表现,为了迎合君主所做,实际上我们法家真正的主张就是这八个字!”
“循名责实,慎赏明罚!”管事一字一顿的说着法家的真正核心传承。
富国强兵不过是法家施政的结果,而真正的核心和过程则是这八个字。
“循名责实,与名家有些相似啊!”言晏看着管事认真的说着。
“所以,我们这一派,被称为刑名派!”管事也不否认。
所谓循名责实,简单四个字,简单理解也可以是实事求是,但是却能衍生出很多。
比如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
“请先生赐教!”言晏拿起了一卷申不害的手札,来到了一张条案前,郑重的向管事请教起来。
管事有些诧异地看着言晏,但是又看向言晏手中的竹简,笑着点了点头。
谁能拒绝一个对自家学说有兴趣,而且又能不耻下问的人呢?
因此,言晏也很容易的得到了法家高士的指点和解读,尤其是在韩国守藏室中的手札包罗万象,有从申不害到如今的法家历代士子的解读和注解。
这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我们法家最大的成就是法,最大的失败也是法!”管事叹了口气。
“我们创造了法令来约束人的行为,但是法治的尽头终归还是人治,而我们却无法解决人治的问题!”
言晏听着管事的话,也想到了无论是申不害还是慎道,亦或是商鞅,变法的最后都是为君王服务,可君王却也成了破坏法令的罪魁祸首。
并不是所有人君王都能是秦孝公,能够坚定的支持着商君的变法,哪怕再不愿,也硬着头皮,去亲手执行法度。
“若是上史的儒心还不稳固,最好不要过多的接触法令!”管事认真的提醒着言晏。
很多士子出来游学,一开始还是儒家、墨家、名家等等,结果回去的时候就成了别家的了!
这就是因为各家的经义太有洗脑性了,若是不能坚持自家学术之心,很容易被其他家的学说所迷惑,最终变成了他家之人。
其中法家可以堪称是迷惑性最强的一家。
多少儒家士子因为学了法之后,彻底变成了法家之人。
想到这,管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管事在笑什么?”言晏本来还想感谢提醒,却没想到管事却笑出声来,因此也有些疑惑。
“我是在想,你们儒家士子很多,但是被其他家学说蛊惑的士子,也是百家中最多的!比如墨子、许行等等”管事笑着说道。
言晏也尴尬了,儒家好像确实容易出现叛忍!
比如孔子时的儒生左丘明就被霸道所影响,然后否认了儒家的尊王,变成了崇霸,最后还是儒家舍不下这个面子,不给左丘明独开一家,所以成为儒家左派。
还有墨子,本身是儒家弟子,最后叛离了儒家,独开了墨家,还直接把儒家给摁到了地板上!
再然后孟子的弟子也被许行所蛊惑,成了农家弟子,还专门跑来打脸了孟子,把孟子的一堆弟子给打包带走了。
言晏叹了口气,你那是没看见将来还有好几位大佬被拐走啊!
李斯、韩非被拐去了法家,成了法家大佬。
张良这种儒家嫡传,最后不也被拐去了道家成了道家的凌虚真人。
张苍去了阴阳家,成了阴阳家大佬,阴阳家的五行学说能在汉施行,可就是这位的锅,他不是阴阳家的大佬,说出去都没人信!
连这种大佬都能被掰弯,只能说,儒家是真的有点废啊!
“守藏室中也有不少儒家典籍,上史最好是在研读儒家经义之余,再涉略法家经义!”管事提醒着言晏。
“多谢提醒!”言晏点头。
淦~(╯‵□′)╯︵┻━┻
说什么道家心法中正平和,最适合转修其他家,都是骗人的,没见过道家转修其他家的,反而是儒家,叛忍是出了一堆,还都是出去了再回来,儒家还打不过的那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