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冈之上,双柏树下。
寒光闪处,刽子手举刀而斩。郭璞大叫一声,人头落地。
随着郭璞叫声,树上忽闻鹊噪,两只喜鹊受惊而起,绕树旋飞。众刑者仔细仰头寻找,果在树间找到鹊巢,前被密枝遮蔽。众人见此,如遇鬼神。
行刑刀手低头看那首级栩栩如生,忽大叫一声,对从刑刀手道我认得此人!
行刑队长笑骂堂堂尚书郎郭大人,哪个不认得!值得你大惊小怪,吓唬老爷?
刀手阿哥不知,早在十余年前,某家住越城,尚未长大成人。当日因在门前玩耍,便见这位郭大人路过,叫我名字,并将一身新衣送我。兄弟不敢领受,郭大人当时便说道“你我二人乃是生死缘分,刎颈之交,非比他人。此衣你只管拿去,以后自会明白。”今日再细看郭大人形貌,便是当初送我新衣之人。我杀了他的头,可不就是刎颈之交么?
众人听了,愈加惊悚。
画外音郭璞既死,其家人运载灵柩离开荆州,无人知其埋骨之地。数年之后,晋明帝在南京玄武湖畔修建郭璞衣冠冢,名郭公墩,遗迹保留至今。王敦之乱平定之后,朝廷便追赠郭璞为弘农郡太守;宋徽宗大观三年,郭璞因算学成就被追封为闻喜伯;元顺帝至元三年,又被追封为灵应侯。此乃后话,郭璞一生结果如此,表过休提。
众人赍持郭璞,还报王敦,并说适才所发生奇事。
王敦心中怔忡不定,便命将首级挖坑深埋,休设墓碑标记。
然后召集心腹,计议加紧筹备谋反。于是下令徙迁我兄王含都督江西诸军事,以王舒为荆州刺史,王彬为江州刺史,各掌重兵,听我号令,以备起事。
传令官声诺,领取符印,拜别而去。
心腹钱凤上前进言明公若要起兵,须先除会稽内史周札。
王敦却是为何?
钱凤周氏宗族强盛,大是劲敌。况周嵩因其兄为明公所杀,必然心怀愤恨,倾其全力破坏明公大业。臣故曰必于起兵之前除之,主公明断。
王敦闻言,踯蹰不语。
沈充插口道江东豪强以周氏、沈氏最为强盛。周氏族中一门五侯,明公健在之日尚可制之,百年之后,其族必思诛灭王氏一族。若除周氏,公之后嗣便可平安,国家亦得保全。
王敦猛醒二卿之言是也。然其无罪,以何名目杀之,以塞众人之口?
钱凤今有道士李脱以妖术惑众,明公可指使庐江太守李恒,诬称周氏宗族子弟勾结李脱图谋不轨,命各郡有司收而杀之。
王敦从之,当即准行。因周筵当时正在自己府中任从事中郎,便与李脱同被收捕诛杀。又命参军贺鸾引兵一万,配合沈充,尽杀周札诸侄,随后进兵攻袭会稽。
周札毫无防备,直到兵临城下,方才得知祸从天降。
城中兵少,周札率数百人仓促出城迎战,结果兵败,与宗族子侄尽皆被杀。
字幕周札,字宣季,义兴阳羡人,平西将军周处之子,建武将军周玘之弟。
画外音周氏诸子弟战功显赫,周玘更为西晋三定江南,奠定东晋立国基础。周札于西晋末年平定钱璯叛乱有功,遂入司马睿丞相府,封东迁县侯。东晋建立后,官至散骑常侍、右将军、都督石头水陆军事。王敦起兵叛乱,进围石头城,周札不战而降,为王敦入主建康立有大功。但因其宗族强盛,王敦对此非常忌惮,直如芒刺在背。此次适逢钱凤进谏,故此甘愿被其利用,借机诬陷造反,将义兴周氏一族尽皆诛灭。
字幕晋太宁二年六月,王敦决意起兵,以沈充、钱凤为谋士,邓岳、周抚为左右先锋,统兵二十万,祭旗出发。
大兵方出,王敦忽然发病,动止艰难,只得下令暂且屯住六军。因见自己病重难愈,遂与钱凤商议我欲拜兄长王含之子王应为武卫将军,权领三军,总督三军征战。如何?
钱凤丞相病重,若一旦有不讳之祸,则当以后事委付嗣子王应乎?
王敦王应年少,岂堪以大事托付!我死之后,遗有三计,公等宜谨行之。若释兵散众,归顺朝廷,保全门户,此为上计;退守武昌,收兵自守,对朝廷贡献不废,此为中计;及我尚存于世,得以不死,则悉众以下建康,攻破石头城,立万世之基,此乃下计也。
钱凤本欲作乱,不明王敦言语所旨,于是拜辞而出,谓其党羽道丞相而今病笃不起,意志狂悖颠倒。彼谓之下计者,实乃上计也。汝等宜各自尽忠,休怀二心。
众人口中应诺,心中实怀狐疑之念。
镜头转换,晋都建康。
晋明帝经过微服体察,又有郭璞占断为凭,即知王敦必反,于是便下诏令以侍中温峤为中书令,参赞军机;诸将点齐军士,议讨武昌。
字幕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司徒温羡之侄,平北大将军刘琨内甥。
诏令即下,早有暗探飞报王敦大营。
王敦正在病中,忽闻明帝自主,将温峤擢为中书令,不由大吃一惊,暗道到此地步,我即不谋反,亦不可得矣。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因深知温峤大才,恐其为明帝谋划,与己大为不利,遂遣使奉表入京,奏道臣请以温峤为丞相幕府左司马,令前来江州,即刻到任,不得有误。
当时王敦把揽朝政,调令便同圣旨,群臣哪个敢有丝毫违拗?温峤无奈只得受命,向明帝辞行。明帝不舍,尚欲阻之。
温峤笑道陛下此时休要因为强留为臣而得罪丞相,以使其造反有名。臣既敢前去,自能复返,就便观其动静,来报陛下。
明帝无奈,只得许之,诏令百官饯行。
温峤于是收拾行李,自乘一叶扁舟来至江州,前来侍奉王敦,甘愿为其帐下左司马。
王敦大喜,免不得拿出些礼贤下士之态,倍加礼敬,颇为重用。
温峤更会做作,乃曲意稠缪勉力勤政,综其府事,间或进献奇谋以附和王敦私意。又不惜屈身结交钱凤,每作违心言于众人钱世仪精神满腹,尔等满营文武皆不如他。
钱凤闻言大悦,深欲结好温峤,以附庸风雅。
时逢丹阳太守休致返乡,大尹一职出缺,王敦欲委以心腹补之,未得其人。
温峤闻此暗喜,于是向王敦进言丹阳大郡,乃京尹要地,明公宜自选心腹任之,不可使朝中他人染指。
王敦公言是也。不知谁可任之?
温峤某观丞相左右,皆无此大才,且不可深信,惟有钱凤适合此任。
王敦闻言深以为然,于是又问钱凤温峤极力荐举贤卿继任丹阳大尹,但孤今病笃,岂能片刻离得贤卿!则除卿之外,其谁能担此重任?
钱凤闻说温峤对自己如此推崇,心中感动莫名,毫不犹豫进言道恩相若不舍某前去丹阳,则除却温峤,又谁能胜此重任哉!
王敦点头,于是再召温峤钱凤为孤谋主,不可暂离左右。其复极力举荐贤卿赴任丹阳尹一职,贤卿以为如何?
温峤恐臣不能胜此重任,明公宜另择高贤,免误大事。
王敦孤信卿不疑,卿其休辞。
遂亲写奏表,遣人送至建康,奏举温峤任丹阳尹。
当时王敦在朝中权势熏天,荐人从来不待朝廷应允,表入即行除职,朝廷各有司官皆不敢逆。于是将其任命用玺后即复江州,王敦便使温峤就任,并设宴为为饯行。
当时公卿满座,钱凤自然列席。
温峤行酒一巡,至于钱凤座上,钱凤尚未举杯。温峤故作喝醉,以手中笏板将钱凤头上一敲,扫其巾帻落地,作色道钱凤,你是何许人也?温太真所敬之酒,竟敢不喝!
钱凤被其当着众人扫掉巾帻,于是不悦,立起身来,欲与温峤口角支吾。
王敦看出温峤已醉,急令从人劝解,当晚不欢而散。
次日温峤辞别王敦,佯为依依不舍,涕泗横流,出阁复入者再三,再拜而行。
未过三日,钱凤忽然醒悟温峤此乃脱身之计,于是入府进言于王敦温峤原为东宫太子舍人,与当今天子号称布衣之交,其情甚密。又与明公之仇人庾亮深交,不可不防。今其此去,莫非脱身之计?未可信也。望恩相防之,莫若再召其回。
王敦嘿然道太真不过前日酒醉,对先生稍加声色,卿何得记恨于心,便而相谗!
钱凤抚然而出,仰天叹道某也是积年老贼,今日反为温峤所算。丞相对我言听计从,今某计策不得入耳,他日我等则必皆为温太真所图,死无葬身之地矣!
温峤既得脱身,复乘来时扁舟回至建康,向明帝司马绍告发王敦夺位图谋,并以郭璞“大吉”之断为据,请天子不必犹疑,即可发兵平叛。
明帝意决,遂令温峤卿与庾亮妥为谋划,预备出兵,诏令天下诸郡,勤王讨贼。
镜头转换,江州大营。
王敦闻知温峤回至建康,并泄漏自己之谋,不由气攻两肋,掷杯怒骂孤英明一世,今日反被小人所欺,实在可恨!
于是亲修书信,遣使寄送兄弟王导温太真别来数日,竟做如此背悖之事,实可恨也。事关我家族兴亡大事,弟若不助我擒之,某当募人擒致,自拔其舌,方息我心头怒火。
王导得书不敢隐匿,持之入见明帝臣兄王敦叛反,其罪滔天,臣不敢不以实奏闻。臣虽不曾参与其叛,但罪亦非轻,诚请陛下体谅臣之忠心,恕我家族之罪。
明帝见王导不助其兄,大喜道王敦造逆,与卿何干!卿其听封。
王导臣在。
明帝诏封贤卿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以御叛军。
王导陛下隆恩,臣当粉身碎骨以报。
明帝诏使温峤与将军卞敦,同为郗鉴接应,分督诸军,以讨王敦。
温峤、卞敦诺,臣等遵旨。
郗鉴臣等出京讨贼,望陛下诏命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等即刻起兵,率军入卫京师,以保万全。
明帝赞而准之,即诏令苏峻及刘遐率兵来京。自领宫中禁军,屯于内城中堂。
当时满朝文武及各州郡将士皆惧王敦势大,不敢主动出战,虽奉帝诏,亦只推诿延挨,按兵不动,皆观他人动静。
明帝等了十余日之久,眼见六军不动,诏旨难行,于是大为恐慌,只得急召王导入宫,屏退左右,入于内殿问道今诸将皆惧王敦,不敢出战,奈何?
王导臣有一计可灭王敦,但恐陛下疑惑!
明帝贤卿只管讲来,朕不疑卿,无有不准。
王导而今满朝武将,皆是我兄提拔安置,根深蒂固。若王敦在世,谁敢当面对敌?臣闻王敦有疾,只待病起后以举大事。我兄此病经不得气,陛下可作诏书,遣使持见王敦,在书中数其罪恶,责以不臣之状。彼见此诏书受气不过,即便不死也够九分重笃。诏书即发,臣再请归家,率族中子弟伪称王敦己死,为其发哀挂孝,搭建灵棚,接受亲族故旧吊唁。然后陛下再发明诏,却不书王敦名字,只令伐王含、钱凤、沈充等反贼。各郡将士见诏,必谓王敦已死,无所顾忌,哪个不为陛下效命,奋力上前?而王敦帐下将士,除身边近卫以外,领兵在外者亦不明就里,闻其主已死,亦必四散,不战而败也。
明帝闻听此计大喜,即下明诏,上书王敦大罪十八条,至有莫须有者。使人持诏前往江州,赐予王敦,并张檄文于各地州府,暴发王敦之罪。
王敦展读诏书,果然沤气吐血,病至沉重,只催王含等进兵,欲拿温峤、庾亮解恨。
与此同时,王导辞帝至家,率阖族子弟为王敦挂孝举哀,对外称说王敦已死。
不出十日,天下皆闻此信,震惊朝野,江州将士离心。而朝廷勤王将士无不振奋,各自打点出兵,击破反贼王含、钱凤、沈充,为朝廷建功,兼图富贵。
明帝闻此,知道时机成熟,遂发诏旨,令尚书省发诏,誊写数份,送至王敦大营。
辕门军得诏,送至中营。
王敦就病榻上展其诏曰贼臣王敦辄立兄子以自承代,不由王命;顽凶相奖,窥视神器。天不藏奸,敦受天遣,今已陨毙。凤承凶顽,弥复煽逆。今遣司徒王导等以顺讨逆,廓靖乾坤。诸将为王敦所授用者,一无所问;将士从贼弥年,违离家室,朕甚愍之,其单丁者遣归奉亲,终身不调。余皆与假三年,休讫还台,当与宿卫同例三番。钦此以闻!
王敦读诏,怒不可遏,欲从榻起,坐而复卧,力不能支。
万般无奈,乃召兄王含及钱凤入内嘱道我今病笃,难以御众。你等可与邓岳、周抚率众五万,先向京师;待孤疾病稍痊,自率大军随应于后。
钱凤问道若是大事成就,夺了建康,则天子如何处置?
王敦怒道彼尚未南效祭祀,何谓天子!卿尽兵势,无非当作擒获东海王、裴妃而已。
钱凤已明其意,与王含各带兵而出。
七月,王含引水陆大军五万,掩杀至江宁南岸,京师震惊,人情汹涌。温峤引兵抵敌,因见贼兵势大,遂令放火烧断朱雀桥,以挫敌锋。
明帝欲尽发宫中禁军迎击王含,闻报温峤烧了朱雀桥,于是大怒,遣人问责。
温峤遂上表分解道今京师宿卫寡弱,勤王征兵未至。若贼兵冲突而至,危及社稷,且恐宗庙亦自不保,陛下何独爱一桥?
明帝览奏息怒,复命温峤等引兵拒于桥岸。
司徒王导闻兄王含引军来围京师,修书遣人送至大营。其书略云
闻大将军王敦今已不讳亡故,长兄此举,谓可如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乱朝,人怀不忿;如弟王导之徒,心思外济。今则不然,大将军王敦屯于芜湖,渐失人心。临终之日,危重安期。诸有耳者皆知其将为禅代,非人臣之事也。先帝中兴,遗爱在民;圣主聪明,德洽朝野。兄乃欲妄萌异节,凡在人臣,谁不愤叹!王导门户小大,受国厚恩,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矣。书不尽言,望兄幡然悔悟,复始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