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又道“昔日刘仲达以文才、德行闻于楚国,今又以武功名动襄阳,其人文武兼济,惊才绝艳,令人不禁向往。”
他客居襄阳已经七八年了,而刘景三年前北上襄阳时,他尚未结识诸葛亮,自然也就没有机会通过他与刘景结识。
诸葛亮四友中,崔钧是唯一一个见过刘景的人,他开口说道“三年前刘仲达北上襄阳,邓子孝一见而称其乃‘王佐之才。’宋仲子亦赞其为‘国器。’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会,其人仪表英伟,博雅多痛,才华冠世,确实当得起如此夸赞与盛名。只是没想到他竟还有领兵的才能。”
石韬亦参与进几人谈话,他和徐庶一样都是颍川人,多年前两人结伴来到襄阳避乱、游学。
五人中,只有孟建对刘景兴趣不大,在一旁显得寡言少语,略不合群,倒不是他心高气傲,而是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纠结一事,如今终于下定决心了。等到几人相继停下话语,孟建开口说道“州平、元直、广元、孔明,告诉你们一件事,我准备近期回归家乡了。”
孟建是汝南人,客居襄阳已经六七年了,内心十分想念家乡。曹操定都于颍川许县,而汝南紧邻颍川,此地是袁绍的家乡,其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不服王命。曹操深以为虑,去年以满宠为汝南太守,募兵五百人,率兵攻下二十余座坞壁。诱未降渠帅十余人,皆杀之,一举改变了汝南混乱的局面。由此,孟建生出了返乡的心思。
诸葛亮劝道“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呢?”
孟建摇头不语,除了思乡外,他亦有了出仕的心思,如今曹操奉天子以讨不服,中原略定,正是用人之际,以他的家世、才学,回到家乡,当可获得启用。
崔钧、石韬其实亦有此意,只是一时之间,难以下定决心。
诸葛亮和徐庶则无意北上,诸葛亮自不用说,绝不会投靠曹操。徐庶则是因为出身寒门,即便返回颍川,也很难受到重用,不如继续留在襄阳等待时机。
见孟建心意已决,诸葛亮暗叹一声,便不再多劝。
…………
潘濬今日休沐,身处舍中,仍然高冠博带,衣冠整齐,他闲适的坐于榻上,不断从陶罐中取出茶叶,撒入面前的沸水中,顷刻间,满屋飘香,不逊于熏炉。
潘濬饮茶的习惯,自然是学自于刘景,当年他初次饮茶,便喜欢上了这种清香淡雅的味道。
一边饮着清香扑鼻,沁人心扉的清茶,一边捧着《汉书》,每读到精彩处,便不禁拍案叫绝。
“承明在家吗?”突然,舍外传来一道声音。
潘濬闻言眉毛一扬,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正是王粲王仲宣。他当即放下茶椀、书卷,起身相迎,一出门果然见到姿容短小,其貌不扬的王粲站在院外。
潘濬一边将王粲邀入舍中,一边问道“王君快请进,王君今日怎么有闲登临鄙舍?”
王粲笑着说道,“今日将军有事相招,归来时正好途经这里,便过来看看你是否在舍中。”接着闻到室中清香,又道“好香,承明在煮茶吗?正好,说了一上午的话,口都说干了。”王粲昔日也曾与刘景共饮清茶。只是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饮酒。当然了,如果让他在茶与水之间做选择,他还是愿意饮茶。
潘濬当即取来一个茶椀,为王粲斟茶,手法优雅而娴熟,看得出他在这方面下了不少苦工。
王粲小吟几口清茶,笑道“多日不见,承明这煮茶的手艺大涨啊,我感觉你煮茶的手艺,已经快要超过仲达了。”
潘濬谦虚地摆了摆道“仲达才是此中高手,我与仲达相比,还差得远呢。”
王粲笑了笑,又问道“承明可知将军因何事招我?”
“与刘仲达有关?”虽是疑问句,潘濬神情却是颇为肯定。
“然也。”王粲颔首道。
潘濬点点头,眼下整个襄阳都因为刘景而沸沸扬扬。这也是他今日选择休沐的原因所在,谁都知道他和刘景关系非比寻常,他可不想被卷进漩涡,因此打算多休沐几日,避过这股风头。
王粲感叹道“刘仲达真可谓一鸣惊人,去年将军发兵荆南,我还曾为他的安危感到担心,现在看来,是我多此一举了。”
潘濬道“王君有此心,刘仲达若知,当会十分高兴。”
王粲不禁叹道“也不知与刘仲达何时才能再见。”
潘濬一阵默然,刘景这一战,打得蔡瑁颜面扫地,以蔡瑁及其家族在襄阳的影响力,几乎是断绝了归顺刘表的可能。
异日就算刘表爱惜人才,对刘景既往不咎,也必然会顾忌蔡氏,不敢重用之,以刘景的心志,亦绝不会屈就。
再见之日,遥遥无期……
…………
刘景留住蒋琬三日,期间两人相谈甚欢,可惜蒋琬这样的人,并不是现在的他能够招揽的。他虽然被张羡委以兼摄长沙南部九县,却并无九县长吏的任免之权,实际职位仍然是一名县长。
这三天刘景也并没有光顾着蒋琬,九县才是他眼前的头等大事。
九县的具体分布,犹如一个不规则的五角星,左下角是昭陵、左角是连道、上角是湘南、右角是醴陵、右下角是茶陵、攸县、容陵、安城四县。
上角的湘南距离临湘不过百余里,轻兵一日可至,刘景如果派兵入驻湘南,必定会在第一时间遭到荆州军步骑的攻击。
所以刘景果断放弃了湘南,只准备将触手伸到右角,距离临湘近三百里的醴陵,荆州军若发动攻击,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坐镇醴陵之人,蔡升是不二人选。他之前的营地就驻扎在醴陵一带,过去几年,他率军将在醴陵屡屡作乱的豫章流民、流贼,尽数击溃,赶回豫章,因此他在醴陵享有极高的威望。
左下角的昭陵,及左角的连道,可以视为一体,二县位置过于偏远、偏僻,对于刘景来说有些鞭长莫及,所以他准备派族兄刘修亲自过去坐镇。
在刘宗和刘修之间,刘景曾犹豫了一下,最后心中的天平还是倒向了刘修。
右下角,茶陵、攸县、容陵、安城四县,其中安城位置偏远,紧邻扬州豫章郡。其余三县则已经结为联盟,三县士民共同推举茶陵长文春为魁首。
文春字季秋,桂阳郡人,今年已经年近五旬,其人质掺贞良,慈仁汜爱,乃是桂阳郡屈指可数的名士,与桂阳郡曲红长熊尚、零陵郡重安侯相杜晖并有名。
说实话,这种年龄又长、名声又高、官声又好的人,刘景派谁去都没用,只能自己亲自出马。
然而鉴于三县在文春的领导下局势较为稳定,刘景没有冒然前往,而是先给文春写了一封言辞谦虚而又诚恳的书信,并附带上长沙郡府的委任书。
数日后,文春回信,表示茶陵、攸县、容陵三县愿意接受刘景的统摄。
刘景自此长舒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动身,因为邓瑗分娩在即,就在这一两日,他可不想错过自己孩子的诞生。
古代女子生产,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因此刘景数日前就让一名乳医及一名健妇在官舍内待命。
三月九日入夜,邓瑗忽然感到腹中剧痛如绞,乳医及健妇见状,立刻便知道邓瑗要生了。
她们当即将床榻铺上一层厚厚的草垫,使邓瑗躺在上面生产。
本朝大儒许慎注《淮南子·本经》有云“孕妇,妊身就草之妇也。”汉代风俗,女子产子时只能用稻草,或麦秸等草类做成的垫子当作产褥,上至皇家,下至百姓,莫不如此。
刘景守在门外,听着房中邓瑗时断时续的惨叫声,不禁心急如焚,坐立难安。
严肃居住的丞舍与官舍就隔了一道墙,所以第一时间赶来,看到平日即便衡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的刘景,此时却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禁感慨良多。同时也想起了自己第一个孩子降生时,自己当时紧张的模样。
严肃安慰刘景道“明廷不必忧急,夫人身量较寻常女子高大得多,定能顺利诞下子嗣。”
“希望如伯穆所言。”刘景说是这么说,仍是紧张不能自已。
不久之后,继母张氏、嫂子赖慈带着刘和、刘饶、刘群到来。九岁的刘群明显是在睡梦中被拉了起来,雪白娇嫩的小脸显得无精打采。
继母张氏问道“少君进去多久了?”
刘景回道“差不多半个时辰了。”
听到房中二嫂时断时续的惨叫声,刘饶一改往日娇纵模样,脸上怯怯地问道“生孩子那么痛吗?”嫂子赖慈生刘群时,她才六岁,记忆早已经模糊了。
继母张氏在一旁道“为娘当初从天未亮就躺在床褥上,直到日落才生下你。”
“那么久啊?”刘饶顿时陷入到极大的震惊与惶恐中,她日后也要经历这样的痛苦吗?而且,肯定不止一次,想想就让人害怕。
赖慈见刘景心急如非的模样,说道“少君初次生产,没有经验,心中必定害怕,我进去看看。”
刘景眉头紧锁道“那就麻烦嫂子了。”
赖慈点点头,推门而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就到了后半夜,期间刘群、刘饶陆续去厢房休息了,最后就连继母张氏都挺不住了,而刘和虽然困得厉害,却始终陪在刘景的身边。
当天地绽放出第一缕晨曦,一声嘹亮的婴孩啼哭从房中传出,落在刘景耳中,如闻仙乐。
刘景喃喃自语道“我当父亲了?”旋尔喜出望外,正要推门而入,嫂子赖慈从室内出来,微笑着说道“仲达,少君给你生了一个儿子,刘家二代男嗣,除了虎头外,又添一人。”
刘景心急下甚至没顾上与嫂子答话,直接冲入房中。
只见床榻周围,围着一群人,除了乳医和健妇外,还有几名邓瑗的婢女,而他的儿子,刘旂,此时就躺在婢女阿姝的怀中。
阿姝将刘旂递给刘景道“主人,小主人长得甚是可爱……”
刘景接过儿子,由于是顺产婴儿,他长得黑乎乎的,很难和漂亮沾边,他有着一个椭圆形的脑袋,没有脖子,小胳膊,小短腿,肌肤粉红,看上去格外透明,血管清晰可见,上面还覆盖着一层细软的绒毛,就像个外星人。
可能是刘景抱得不甚舒服,刘旂忍不住哭叫起来。
刘景手足无措的将他交还给婢女阿姝,来到床榻边,看着面色惨白,浑身大汗,如同刚从水中捞出来的邓瑗,紧紧握住她的手,道“少君,辛苦你了。”
邓瑗精疲力尽的躺在草甸上,虚弱地道“为刘郎诞下子嗣,是我作为妻子的责任。”
刘景扭头对婢女阿姝道“快让少君看看我们的儿子。”
阿姝立即将刘旂抱到邓瑗身边。
邓瑗看着在襁褓中咿咿呀呀的儿子,泪水不觉打湿了眼眶,觉得之前所受到的痛苦都值了。
这时,乳医将胞衣,也就是胎盘,藏于一个瓶中,放置在邓瑗的床头。由于汉代婴儿夭折率惊人,是以有以瓶钵密藏胞衣之俗,以免婴儿受到鬼怪的侵害。
继母张氏这时也接到了消息,带着刘饶进入房中。
刘饶高兴地连道“让我看看小侄儿、让我看看小侄儿……”
刘和在旁边忍不住白了妹妹一眼,真是一点眼力都没有。
日出之际,邓瑗的兄嫂匆匆赶来,由于邓氏的居地在城外,是以昨夜城门封闭后,他们并没有接到消息,直到今日城门开启,他们才接到通知,匆匆赶来。
除了邓瑗兄嫂外,刘景麾下众将、县寺众吏,乃至龙丘刘氏的族人,相继赶来贺喜。
“仲达,恭喜……”刘宗、刘修向刘景贺喜。
刘景诞生子嗣,对于酃县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