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编制问题
在文昌指挥中心接待区的超大投影屏幕上,长征十八号火箭的二级尾部摄像头画面停止了抖动。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了模拟动画,代表九章号和二级火箭的组合体用一条弧形的虚线与月球相连,显然是成功进入了地月转移轨道。
此时距离发射仅仅过去了十多分钟,相比以前的月球探测器快了近乎一倍。
克莱尔知道这是为什么,长征十八号公布的推重比就高达1.4,起飞时还能通过浮力和压缩燃气获得加速,他估计发射时所获得的最大推重比甚至超过3。
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起飞阶段的燃料消耗,也使得火箭免去了最漫长的一级加速时间,充裕的燃料可以让它一刻不停地加速,不需要围绕近地轨道加速就能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二级火箭只需要65个小时就能把飞船送到月球去。
不过作为业内人士,他最震撼的不是火箭发射时激起的海浪和直达天际的尾迹云,而是长征十八号箭体的惊人强度和燃料存储技术。
这么重的超级火箭起飞推重比甚至是常规火箭的两倍,而且在至少28个小时的时间内他没有看到持续向箭体加注燃料的运输船,这说明长征十八号的箭体和贮罐材料上绝对取得了巨大突破,至少领先一代。
但如此革命性的技术成果却没有被大张旗鼓的宣传,更加让人感到不安。
火箭的发射过程并没有让他很激动,反而感受到浑身有些发凉。
克莱尔将目光转向了同在贵宾席的鲍里索夫,后者也是一脸凝重,在他旁边的RKA大红人米克林也眼神飘忽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远望七号的驾驶台前,舰长张正发出了指令,命令测量船向北航行,然后才向旁观的林炬发出邀请:
“请跟我到舰桥去吧,那里更好观测一些。”
……
林炬跟着他走到舰桥看向已经日出的天空,看到了南边的天穹上一个隐隐约约的小白点。
“右满舵,前进二!”
克莱尔也条件反射般地拍手,露出了极具职业规范的微笑。
张正最先看到的是长征十八号中央4台发动机制动的火焰,当火箭引擎轰轰的声音抵达海平面时,那个长95米、直径18米、表面被烧黑大半的白色箭体已经只有不到1000米高度。
新远不打算像NACA一样回收固体助推器,打捞回来也仅仅是为了防止残骸被其他人打捞泄露技术。
长征十八号的四根固体助推器在几分钟前就已经坠海,落区在吕宋南部海域,专门的打捞船队已经开始进发。
至于火箭的芯一级则选择原路返回,在远望七号的视野中它的轨迹一切正常,落点误差不会超过100米。
但其他人可没有这么多的心思,同样到场的东南和中西亚航天机构代表已经都站起来开始鼓掌,欢庆着长征十八号的首发胜利。
这时候的一级质量只有可怜的几百吨,连发射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上千吨的推力减速下以垂直姿态不断减速,看样子最后落点距离远望七号只有3公里的样子。
与发射时相比现在周围反而热闹得多,数十艘舰船都围在一起默默注视着回收过程,不像半個小时前那样被刻意安排间隔很远。
在上万人的注视中,距离海平面已经不到10米的芯一级彻底关闭了发动机,以自由落体姿态重重砸入水中,然后在回弹之前启动了顶部的姿态调节固体火箭发动机,朝着一边迅速倒了下去。
巨大的箭体随着海水起伏了好几次才慢慢平静下来,同时箭体侧方的泄压孔开始工作,释放出仍未用尽的燃料。
<div class="contentadv"> 林炬拿起舰长专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火箭外表面,没发现什么异常后就耐心地等待燃料释放完毕。
回收中最害怕的就是最后倒下来的这一下,近一百米高度倒下来会产生极大的横向载荷,虽然有固体火箭减速,但依然不能保证完全没问题。
溅海后的一级按计划会被拖到琼州的火箭转运码头,送进专用的移动浮船坞。
在那里它将会被进行整个箭体的探伤工作,一些小的结构缺陷可以修复,评估依然可以复用后就等待整备进行下一次任务。
不过在昨天谢廖夫和他提起了长征十八号极其复杂的发射准备过程,然后表示火箭建造成本占据总发射费用只有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是燃料的制造和运输费用,再三分之一是其他。
由于昂贵的固体助推器和二级火箭都不复用,所以回收一级所占据的效益也远没有其他火箭那么可观。
要不是重新制造比较费工时和场地,其实不回收反而能省心一些……
“怎么没人去捞?”
林炬刚刚放下望远镜就听到了张正的疑惑,于是笑着解释道:
“虽然你现在看不到冒白烟了,但其实燃料箱里依然存在很多残余的气体,火箭内部存储有化学反应装置,将会产生氮气慢慢把那些残留气体排出去。
这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才能排干净,贸然去拖会有风险。”
“我知道了,这是一枚液氧液氢火箭,很容易爆炸是不是?”
“就是这样。”
张正一脸原来如此的模样,然后赞叹道:
“这枚芯级的尺寸如果换成军舰估计有三四千吨,我刚刚相当于看到一艘护卫舰从太空完好无损地落了下来,这真是不可思议。”
“可这么大的火箭能送到太空的载荷也只有800吨,连‘舰’的门槛都够不到,只能算‘艇’,人类的宇航技术还是处于早期阶段,克服重力需要付出太多代价了。”
林炬的说法让张正很意外,不过却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悲观……不过似乎真是这么回事儿,前进号那么大的空间站才只有50名船员,全世界上过太空的人加起来都不到一千人。”
林炬:“所以即使全人类组建一支太空军,总编制也就顶多三个营,太空军普通士兵至少也得是个少校,不然总司令授中校都困难。”
张正:“……”
“不过我有预感,太空军应该不会离我们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