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纨绔一家卷死满朝文武(43)
金县令在看到金姝藏在深山里面的兵马之后,彻底歇了主动投降的念头了。
谋反的念头好像也就那么一瞬间就滋生出来了。
李家人不把他们当人看,那就别怪他们选择另一条活下去的路了。
当天章时序便派人去联络了所有三皇子一派的同僚,让他们即日起便出发赶来和安县。
既然已经违抗圣旨了,那就干脆将谋反进行到底。
章时序是个有主意的,如今偌大和安县,数万精兵以及百姓,成立一个国家的所有条件都已经达到,那现在就还差一样东西。
“阿姝,还记得你小时候非要缠着我和你一块玩的游戏吗?”
金姝正在敷眼睛,一听到章时序的声音,仔细想了想。
算了,想不起来了。
“嗯。”
“你喜欢扮演过家家,你当妹妹,我当哥哥。
如今长大了,不如再陪章哥哥玩一次过家家?”
听到这话,金姝大概猜到了章时序接下来要说什么。
果然他下一秒低声道。
“阿姝想不想当一国之君?”
论疯狂,章时序还真的是佼佼者。
短短一天,就能臣子的身份转变为判臣,现在已经谋划到另立新君了。
金姝倒是淡定,直接回了句。
“好啊,我还没当过一国之君呢。”
两个人一拍即合,这下好了,组建一个国家必需的三样都有了。
君主,军队,以及百姓。
当天夜里,所有人围坐在桌前,章时序直接摊开一张纸,上面画着的正是和安县周边所有县城。
“和安县地势高,背后有奇山傍身,面朝淮河,河宽数百米,这个位置实乃天时地利人和,若加派人手守住东西两个方向,那么和安县便固若金汤,无人能攻。”
金县令在旁边听得晕晕乎乎,最后才终于接受了章时序打算谋反建国这个事实。
“真的要这么干?陛下若是知道了,那咱们整个和安县的百姓都得跟着遭殃。”
金县令是个称职的父母官,不管什么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百姓。
谋反是砍头的大罪,自己死就算了,若是连累百姓那可就是大过了。
章时序却淡定从容。
“你以为,就凭现在的局势,若没有朝廷赈灾粮食,和安县的这些百姓还能撑多久?
李家置百姓于不顾,任由他们生死,这样的皇室背叛了又如何?
从头到尾不过是给自己博一条生路罢了。”
章时序这话说完,金县令便无话可说了。
身为父母官,保证不了百姓的生死,那确实没什么资格在这里继续保持没用的忠义。
<div class="contentadv"> 一夜过后,所有人算是达成共识了,那就是一致对外,推翻李家江山。
如今进城的百姓全都是只图一口吃喝的流民,想要收拢这些人的心只要给口饭吃就行了。
剩下就是和安县的百姓,这更好解决了。
金县令在和安县当了十多年的父母官,因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深受和安县百姓的爱戴。
只需要金县令将如今的形势细说一遍,百姓们便纷纷投诚。
毕竟他们可不在乎谁当皇帝,只要活的安安稳稳不影响到他们就行。
章时序是个行动派,既然准备谋反,那就将谋反进行到底。
金姝一觉睡醒,国号都已经想好了,等金姝看到的时候,一面绣着“金”的黑色旗帜正在城楼上飘舞着。
金守安一夜之间从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摇身一变成了一国使者,专门负责对外交涉。
说好听点是外交使者,说难听点就是章时序看中了他的口才,专门派他去和李氏吵架的。
“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当个一国宰相完全不是问题。”
“你当宰相那章叔当什么。”
金守安仔细思索了一番。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章叔的才华确实略胜我一筹,既然日常那就再封我做一个镇国将军吧,我虽然打架不太行,但我行兵打仗很有一套的,阿姝你别不耐烦啊,你都一国之君了,可不能忘了陪你度过艰难岁月的我啊.”
金守安实在是聒噪,金姝耐心又属实不多,于是便看向他。
“你想当大官也不是不行,但你得有所表现才行,这样吧城外那些没有安置的流民就交给你了,你把他们都安置好了,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不再闹事,你的能力不就体现出来了么。”
“可以啊,这事包在我身上,不过你说话算话啊,给我个大官当当,记住了必须是大官,四品以上的才能行。”
金姝点点头,相当爽快的同意了。
金守安乐呵呵的便领命办事去了。
当天下午,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吃饭,托了金姝的福,第一批种植成功的稻子在留足稻种之后,金姝还专门留了两袋新鲜的大米。
中午金夫人特意让后厨煮了一锅新米,当米饭蒸熟掀起锅盖的那一瞬间,整个金府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股米饭的醇香,这个味道就像是带钩子一样,轻而易举的就能勾起人胃里面的馋虫,金夫人一向不怎么重口腹之欲,但这一次却破天荒的走进厨房,特意让厨娘端了一碗米饭过来。
一口下去,唇齿留香,米饭软弹,晶莹剔透,细细咀嚼一股从未尝过的甜香味溢满口腔。
“这口锅用了那么多年,头一回煮出这么香的米饭!”
厨娘都被饭香味馋的差点流口水,看着金夫人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的往嘴里送,就能看得出这碗米饭该有多好吃。
今天的饭桌上,所有人都吃了不少。
就连平时最为注重少食多餐的金夫人都吃了整整一大碗米饭。
至于金守安,自打坐上这个桌子,头就没有抬起来过,一碗米饭泡肉汤,吃了整整小半锅。
“太好吃了!!我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米!”
就算不用吃菜,单独吃米饭那都是一种享受!
金家也算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什么好的没吃过,但今日一尝这新米,一个个就和那饥饿的流民差不多,吃的又快又急。
后回家的金县令还觉得是家里人太夸张,不过是一碗米饭能有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