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所有将士的军籍之后,并记录好所有的牺牲将士的家属之后,七部和内阁立即商议和讨论一下,制定一个《烈士法》,增加这么一个律条,重点是在保护那些烈士家属的利益,如有欺辱或针对烈士家属的犯罪,都要予以加倍的处置和惩罚。”
“同时,凡是烈士家属,自将士战死的那一年开始,在最初的三年,所有的税赋减半,然后再逐年梯次恢复正常。”
“还有就是,凡是烈士的儿女,进入私塾就学之时,或者进入朝廷的公办学堂,都必须予以一定的学费减免,予以特殊照顾。”
这一刻,周道登与霍维华心神激荡,有一些蒙了,心里忍不住地一阵惊叹,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远超乎想象,而又前所未有过。
不管是哪个朝代,自古以来,百姓性命如草芥,那些大头兵更甚之,即便是最好的情况,战死的那些士兵也不过是领一点微薄的抚恤金,大多的时候,死了也就死了。
显然,按照这个所谓的《烈士法》,按照皇上提出的这些要求,无疑,那些战死的将士家属,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将会有极大的保障。
换而言之,自古以来,很少有帝王会在乎那些最底层士兵的死亡,更不用说战死士兵的家人,《烈士法》的提出,无异于一种创举,无异于对兵卒的尊重,提高他们的地位。
不难想象,皇上的这一招笼络人心之法,是那么的光明正大,又是合乎情理,将会使得那些最底层的将士倍加忠心,倍加拥护他的统治。
毕竟,对于那些最底层的将士而言,大头兵的存在,加官进爵,一路高升,获得无上的荣耀,这些距离他们都太过遥远,基本都是属于那些将军的,有着靠山之人,而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更加在乎得到的实际好处,以及战死沙场之后的家人生活。
无疑,一旦有了这么一个《烈士法》,那些将士不仅对皇上感恩戴德,更加的忠心,大战之时,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将会奋勇杀敌,愈发的英勇。
这个时候,相比于兵部尚书霍维华的一脸激动之色,周道登却是忧心忡忡地看着崇祯,低沉着说道:“皇上,增加《烈士法》,好是好,可是,也将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财政压力。”
“不管是抚恤金,还是将士战死之后,对其家人的种种税收优惠,以及那些特殊照顾,只是这么粗粗算下来,恐怕朝廷的财政收入就得减少近百万两银子。”
“尤其是现在乃是多事之秋,朝廷的财政本就紧张,收入本就少得可怜,如果再加上这么一个巨大的负担,恐怕——恐怕——”
在崇祯灼灼的目光注视之下,周道登再也说不下去了,甚至于还有一些心虚的表现,不敢正视崇祯的目光,微微低下了头,一副等待训斥的老实模样。
“周阁老,朕就想问你,在你的眼里,人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问出这句话之后,崇祯的目光变得犀利了几分,看着周道登的神色又有一些嘲弄之意,声音随之也拔高了一些,蕴含着丝丝揶揄的味道。
“还是说,对你而言,人分三六九等,那些最底层的士兵就是一条贱命,一点都不值钱,他们的家人也不值得朝廷的特殊照顾?”
“告诉你,在朕看来,凡是我大明的军人,不管职位的高低,军衔的大小,只要能够奋勇杀敌,尤其是战死沙场之人,都是我大明的英雄。”
“不管以前都是什么做法,朕也不管别得地方是怎么对待自己国家的将士,但在大明,只要朕活着一天,在位一天,就不能让这些英雄流血又流泪,更不能让那些烈士的家属受人欺辱!”
“丈夫死了,父亲死了,儿子死了,不用怕,绝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孤苦无依之人,可以任人欺凌,朕要告诉他们,那些烈士遗属,他们有着大明作为后盾,有着朕作为靠山,绝不会让他们挨饿又受辱,家里的男人战死沙场之后。”
声音越来越高,崇祯的气势也不断地在攀升,周道登更是被训斥的灰头土脸,满脸的惭愧之意,脑袋埋得更低了,霍维华却是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虽然是一番大白话,却充满血性的味道,慷慨激昂之间,只要还是一个男人,哪怕还有一丁点的铮铮铁骨,听到这番话,都会对崇祯崇拜不已,很是信服。
一旦这样的《烈士法》生效,付诸于行动,公告于天下,不难想象,士兵的地位将会大幅度上升,百姓将会更加踊跃的入伍当兵,而不仅是为了当兵吃粮,会有一种无上的使命感和荣耀感,保家卫国。
古语有云,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而又有另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相对而言,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在现实的社会里,至少是在皇上还未正式颁发《烈士法》之前,兵卒的地位还不如船夫、铁匠这些最顶层的劳力。
若不是千般无奈,若不是现实所迫,恐怕很少会有男儿郎自愿去当兵的,尤其是那些大头兵,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炮灰般的存在。
不难理解,一将功成万骨枯,而绝大数的最底层将士就是那些万骨。
霍维华能够想象得到,随着一纸《烈士法》的颁布,那些最底层的将士将会看到希望,生活更有奔头,更有那种使命感,他们的战死沙场,值了,乃是真正的保家卫国,而不只是成就某个人。
毕竟,他们的战死沙场,他们的保家卫国,身死之后,家人的生活环境不仅和平,还会得到特殊照顾,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弥补。
毕竟,空谈保家卫国,却只是让他们那些最底层的士兵牺牲,身死之后,家人的生活堪忧,苦无着落,当然会心有不甘,在打仗之时,自然不会那么卖力,尽可能地保住小命。
这个时候,崇祯的眸子越来越明亮,炽盛不已,就好像看到了大好将来,自己对军队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