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就在崇祯陷入这样的思绪之中,打发时间的时候,英国公张维贤、卢象升和茅元仪走了进来,全部到齐,恭敬地站在崇祯的对面,脸上有几分疑惑之色,都这么晚了,皇上宣自己三人进宫,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居然这么着急?
“三位爱卿,你们先看看这本密折,然而再谈事情”
就在张维贤刚想要说些什么之时,崇祯突兀的来了这么一句,更是拿过一旁的那本密折,递了过去,没有任何的犹豫,张维贤上前一步,将其接了过来,退回去的同时,快速展读了起来,而卢象升和茅元仪微微倾斜身体,歪着头,趁势也看了起来。
“之所以宣你们进宫,这么着急地见你们,朕就是想找你们商议此事,对于袁可立与孙元化的这个提议,朝廷趁机收回辽东的全部失地,有什么意见?”
崇祯说得很是轻松,并不像是很着急的样子,话音刚落,三人也正好将密折里面的内容大致浏览了一边,也大概猜到了崇祯的心思,之所以找自己三人前来,并不是商议此事,是否可行,而是意在该如何做?
简单的来说,眼前的这位年轻君主,对于这件事情,自己已经有了决断,支持袁可立那么做,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完善这个计划?
这一刻,张维贤等人的脑海里同时闪过这个念头,更是不易察觉地相互对视了一眼,相对而言,三人之中,就属英国公张维贤最了解北方和东北的情况,身处第一线,资历最老,地位也最高。
“皇上,在老臣看来,如今之时,乃是收复辽东的最佳时机,由于去年的一场持续大战,北方的卜失兔等蒙古族,损失惨重,可谓是元气大伤,朝廷又加强了北方的边防,北方无忧。”
“而且,老臣得到了一些消息,由于朝廷与察哈尔林丹汗结成了攻守同盟,互为掎角之势,不断地逼近建奴势力范围,如今的建奴,可谓是日薄西山,黄猪皮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动作,为了躲避被夹击之祸,已经有了退守建州老巢的迹象。”
“最为关键的是,西南的战事已经接近了尾声,朱总督和傅巡抚,联合之下,剿杀了奢崇明和安邦彦,并解除了两族的武装,在当地推行郡县制。”
“所以,再过不久,最多一个月,西南的战事就会完全结束,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恢复当地的民生,安抚当地的百姓,以及安置来自于其他省份的灾民。”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等到张维贤刚一说完,紧接着说道:“不错,到时候,朝廷的压力就会骤减,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处境,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收复辽东失地。”
然而,似乎是担心着什么,有什么顾忌,茅元仪并不是那么乐观,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语气更是显得那么沉重。
“可是,皇上,一旦建奴真得退出辽东,黄猪皮真得退守建州,那么,到时候,辽东的局势就会发生骤变,朝廷与察哈尔蒙古部族的关系,也会变得极为微妙起来。”
不得不说,茅元仪的讲话极有技巧,虽未明言,但意思却已经是昭然若揭,非常明显,四人的心里都很清楚。
尽管大明与察哈尔有着姻亲的关系,林丹汗的妹妹成为了皇上的妃子,但是,永远都不可能忽略一点,也不能不面对,那就是林丹汗的野心,不仅想要一统蒙古各族,更想成为关外之主!
四人都明白,所谓的关外,还涵盖了东北,而这,绝对是大明所不允许的,也不愿意出现的一种情况。
崇祯的眉毛微微上扬,眉梢轻轻抖动了一下,迎着三人凝重而又有一些期待的目光,缓缓说道:“放心吧,朕知道你们担心的什么,也清楚地知道,一旦黄猪皮退出了辽东,在那一刻,朝廷最有威胁的敌人,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察哈尔的林丹汗。”
“既然朕支持袁可立和孙元化二人的计划,同意主动出兵,收复辽东失地,那么,朕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林丹汗一旦想要染指辽东,就必须不惜代价的与其开战。”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
说到最后,崇祯几乎是一字一顿的吐出,听得三人精神为之一振,心中振奋与激动不已,也是长松了一口气,深怕这位年轻的皇上,因为儿女情长的关系,而耽误了军国大事。
这个时候,张维贤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了。
“皇上,既然如此,您赞同这样做,那么,老臣觉得,对辽东用兵之时,宣府一带也可以抽调一支精锐,沿着那条秘密通道,也就是山西八大奸商倒卖给黄猪皮重要军事物资,行走的那条小路,昼夜之下,疾驰到辽东,迂回到林丹汗察哈尔部落的右翼,与蓟辽督师孙大人密切配合,牵制住林丹汗,从而让袁巡抚更加顺利地收复辽东失地”
听着张维贤的侃侃而谈,缓缓讲述,不仅是崇祯,还有卢象升和茅元仪,三人的眼前都是一亮,很是佩服他的这番谋划,言词之间,就将对辽东用兵的风险降到最低。
毕竟,一旦抽调那么一支精锐之师,从宣府迂回到察哈尔蒙古部落的右翼,孙承宗再在东面策应,做出相应的动作,威胁到林丹汗的左翼。
那么,野心勃勃的林丹汗,就等于被束缚在了领地,不能动弹,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地盘。
整个过程中,卢象升都没有发言,一直都在倾听着三人的讲话,显得很是有耐心,姿态放得很低。
毕竟,不管是英国公张维贤,还是茅元仪,都比他更了解关外的情况,相应地,比他更有发言权。
等到张维贤说话之后,卢象升的脸上略有迟疑之色,紧跟着补充道:“如果对辽东用兵,主力虽是袁大人和孙将军的水师,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兵出宣府的那一支精锐之师,显得尤为重要,几乎可以左右整个战局的后续发展,自然而然地,对于统帅的要求更是极高。”
“不仅要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用兵,还要对辽东的局势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一定要对辽东很熟悉,如果具有个人威望,能够震慑得住那些游牧民族,那就更好了,行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当崇祯和茅元仪听得连连点头之时,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张维贤却是洒然一笑,朗声说道:“皇上,对于统帅这支精锐的将领,老臣举荐大同总兵满桂,满总兵绝对符合这些条件,绝对是最佳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