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十一月,骏河,骏府城。
这里是家康在将征夷大将军之位传给三男秀忠之后所居住的地方。
虽然名义上是已经退位隐居了,但实际上家康在骏府还实行了大御所政治,与江户的秀忠形成了所谓的“二元政治”体系。
在家康从伏见城搬到骏府城的同时,他的三个年幼的儿子五郎太、长福丸还有鹤千代也随着他一同搬到了骏府城居住。
身边有数名侧室陪伴着他,每天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学习玩耍。家康在骏府可谓是过着安稳而舒心的生活。
现在,家康结束了公务,在小院子中与三个孩子玩耍中。
“接好咯!五郎太!”
家康兴致勃勃地将手中的小球扔给了对面的五郎太。五郎太敏捷地接住了小球。
“做得好五郎太!哈哈,太棒了!”
家康对五郎太的表现非常满意,脸上露出的尽是喜悦的笑容。
五郎太今年已经八岁了,他有着十分秀气俊丽的相貌,常常受到家康与其他家臣们的称赞。当然,大家可不是因为五郎太长得好看才夸他的。五郎太小小年纪,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武术上都非常突出,深受家康的宠爱。
“父亲大人!不要用这个名字叫我!”
五郎太有些不高兴地把小球放了下来。之前有提到过,五郎太不怎么喜欢父亲家康给自己取的这个幼名。
家康表情一滞,有些尴尬。他马上蹲下了安抚五郎太:
“是、是,那为父就不叫了,哈哈。”
一旁的长福丸与鹤千代被乳母们抱在怀中。
“父亲大人总是偏爱、兄、兄长大人!长福也要玩!”
已经五岁了的长福丸有些不满地挣脱了乳母的怀抱,小跑到了父亲家康身边。
“父亲大人,您也陪长福玩一会吧。长福!过来,接好。”
五郎太将手中的小球递给了早已跃跃欲试的弟弟。
“好好,我知道了,五郎……额。我就陪长福好好玩一会,哈哈。”
已经六十出头的家康弯着腰将长福丸抱了过来,开始了接球游戏。
……
……
午后,家康收到了从大坂城内传来的情报,正在翻阅中。
“呀嘞呀嘞,丰臣家的人也真是有趣,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
看着看着,家康翘起嘴角自言自语了起来。
“父亲大人。”
拉门后传来了年幼的声音。
家康循声望去,啊,原来是五郎太。
“怎么了?五……没有去午睡吗?”
“方才一直在读书!想出来走走,恰巧路过父亲大人的书房,听到了声音,有些好奇,所以就进来了。”
八岁的五郎太有些好奇地看向了家康手中的书信。
“父亲大人,那个应该是大坂城的密信吧?刚刚听到了。”
“啊,哈哈,没错。过来过来,到为父的身边。”
家康很高兴地把五郎太招了过来,让其坐在了膝上。
“父亲大人,刚刚听见您说,丰臣家的人很有趣?”
“哈哈,的确很有趣啊。”
“是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丰臣家的人是怎样的,父亲大人见过丰臣家的主君吗?我听家臣们说好像是个小孩诶!”
坐在家康膝上的五郎太朝着那封书信探出了头。
“你也真是会说啊~那个丰臣家的家主,今年好像已经十三岁了喔,已经不是像你这样的小孩子了哦~”
“诶,是这样啊。那个人是个怎样的人啊?”
“嗯,其实为父也不太清楚啊……不过大坂城内经常会传来一些情报,好像这个人是个能与你媲美的聪明的少年啊,据说学习很优秀啊。”
家康乐呵呵地替五郎太扇了扇扇子。
“啊,说起来,差点忘记了,丰臣家还有一个四男啊。为父年纪大了,对不住啊~”
“四男?那中间的次男和三男去哪了?”
“哈哈,那个家主就是三男哟。丰臣家的长男与次男都早早夭折了……啊,刚刚为父正说到那个四男呢。那个四男好像与他的兄长不同啊,丰臣家的人好像暗地里把他叫做蠢货呢。”
“诶?蠢货?”
“是。为父也见过他一次,与他兄长不同,看上去不像是什么大器之才啊。据说那个四男少爷不怎么喜欢出门,每天窝在自己的房间,每次见了家臣都唯唯诺诺的。啊,他好像跟你差不多大哦。”
“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人啊!那个四男也太无趣了吧!我最讨厌这种人了!”
五郎太听着父亲告诉他的情报,有些厌恶地吐了吐舌头。
“哈哈,毕竟你可是我们德川家最棒的孩子啊!有五郎太你在,为父可是安心许多了啊。”
“父、亲、大、人!”
“好、好,不叫了,不叫了。话说,今天正在学习什么啊?”
家康摸了摸五郎太的头,问起了他的学习。
“今天正在读的是《白氏文集》……啊!跟父亲大人说着说着话就忘记了还在读书一事!抱歉啊父亲大人,我要回去继续学习了!”
五郎太急匆匆地从家康膝上跳了下来,跑了出去。
家康笑呵呵地望着五郎太离去的背影,正准备继续处理公务的时候,另一个人进来了。
“大御所大人。”
“啊,正信啊。怎么了?对了,正纯好像跟着秀忠回去江户了?”
“是。是老臣我让他过去的。秀忠将军还尚年轻,刚刚继任将军,老臣担心秀忠将军会做出什么不恰当的事情,所以让正纯跟着回去了。当然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正纯很快就会从江户回到这边的。”
正纯是正信的嫡长子,他被父亲暂时调到了江户,以监察新继任将军的秀忠。
“是吗,那就随他去吧。其实我也是有些担忧秀忠,你能想到真是太好了。”
“多谢大御所大人的夸奖。刚刚接到了一些消息,请大御所大人听老臣汇报。”
“嗯,说来听听。”
“第一,从江户城中发过来的喜报,阿江夫人再度怀孕了。”
“哦,那是好事啊!秀忠还是不错的!”
家康听了有些高兴。毕竟德川家的子孙是越多越好。
“还有另一件事。”
正信走近家康,汇报道:
“是从京都那边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