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是个好办法!这个教人简单的字画线的私塾呢,我们的主顾可以免费进,若是想学更加精深的画法、书法和技艺,就需要交钱去更专业的私塾学习。”
“老王,那这件事情就辛苦你看看铺面,找一些时间稳定能够长时间教学的画师,把这个私塾开起来。”谭洛放下筷子,认真地说道,“若是经常、频繁地更换老师,学生们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的。”
“好,我去找一些靠谱的画师、书法先生,那这私塾,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书画学院?”
“好像有些过于普通了。”
“圆梦书画私塾?”
“有点夸张了,圆什么梦啊,来学的都是些有兴趣,业余的画者。”
“不如,就叫翰佳书画院?”谭洛提议道。
“这个名字好!”老王拍手叫到。
“行,那我回去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情。”老王继续说道。
“我回去也看看开平价布行的事情。”香玉接着说。
“好。”
“我听说,皇上最近又要选秀女了?”
“诶,你们最近听说了没,刘家饭馆的女儿要嫁给郑家饭馆的二儿子了,你说这竞争的关系,日后,夫妻二人能和睦吗?”
……
几人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压低了声音闲聊着,聊着如何赚钱,聊着京城的八卦。
用过晚膳后,谭洛回到王府,看到书房的烛火亮着,便吩咐厨房做了一碗安神汤,自己端着汤去了书房。
“王爷,还在忙公务吗?”谭洛轻轻推开门,走到李墨的书桌旁。
“嗯,你回来啦,来坐。”李墨笑着看谭洛。
“昨日和母后去寺庙礼佛,辛苦你了,怎么不在王府多休息休息?”
“钱庄那里我不放心,便过去瞧了瞧。”
“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没有,老吴料理的很好。”
“这是安神汤,王爷忙完了,就把这汤喝了吧,早点休息。”
“好,多谢王妃。洛儿,你先回去睡吧,我这还得有一会儿。”李墨摇了摇手里拿着的文书,一脸的无奈。
谭洛回了房间,洗漱更衣后,吹灭了烛火躺在床上,想着之前和孟姑、三殿冥王说的话,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她深呼吸,平复了心情后,闭上了眼睛,她的脑中慢慢浮现生活在天国的另一个自己。
生活在天国的谭洛身穿一条及膝的黑色短裙,上半身是红色的格子衬衫,及腰的卷发散落在脑后。上身的布料紧贴,将少女玲珑有致的身段衬托出来。她正在和朋友说笑,小巧的瓜子脸、带着薄薄的红晕,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
看到她生活的地方、她的日常行为。看到她正在和朋友逛一个叫“商场”的地方,看起来亮堂堂的,金碧辉煌的,既有卖衣服的,也有卖首饰和美食的,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长方形的叫“电子产品”的东西。
只是,这“商场”里面的伙计、帮工们看起来十分的冷漠,并不像霓裳丝行对面的小商贩和小摊贩们那样热情。
这“商场”似乎有点儿意思,若是在京城的中心开一个“商场”,定能吸引不少人来买东西,到时候,又能赚很多钱了。
想着想着,耳边传来的急切的声音,“阿洛,阿洛,醒醒!”。
谭洛只感觉有人在拉自己,摇晃着自己的身体,她微微睁开眼睛,“王爷?”
“你是不是做梦了?我看你眉头紧锁,别怕,本王在呢。”
“睡吧。”李墨亲了亲谭洛的额头,盖好被子,抱着她,吹灭了烛光。
屋外月光皎洁,繁星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院落内桂香阵阵,树叶随着风儿慢慢飘落,庄上的人们,伴着风吹树叶淅淅索索的叫声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一早,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将谭洛从睡梦中唤醒,阳光从木质的拱形窗户透进来,照在地上的宽石板上,谭洛睁开眼,吩咐丫鬟们帮她梳洗打扮。
穿好衣裳,下人们都退出去了,谭洛吩咐丫鬟告诉厨房准备早膳。
“早膳准备好,就拿到寝殿来吧,今日王爷早出,我就不去前厅用膳了。”
“准备的清淡点儿。”她补充道。
“是,王妃。”
谭洛一边喝着粥,吃着鸡蛋,一边回忆昨晚睡觉前看到的画面。她在心中琢磨着,“就目前来讲,这个技能还算不错,能帮自己开拓开拓赚钱的思路。”
“小栗,让李叔套上马车,我们准备去钱庄。”
“是,王妃。”
清晨路上没什么人,也没什么马车,很快便到了钱庄。
谭洛走到钱庄里面,找到吴大庆,问道,“老吴,最近我们账上有多少钱可以支出来?”
“东家,稍等我看一下。”
“嗯,你看看吧。”
“可以支出来二十五万两白银。”
“二十五万两白银?这么多吗?我看看账簿。”
谭洛拿过账本,细细看着看,一笔笔数目惊人,这么多来立户的,她看着,有一股冲动涌上心头。“若是我把他们存的钱都拿出来,烧掉,差不多就能把欠冥界的债还清一大部分了,连夜逃出京城,剩下的我可以隐姓埋名,慢慢还。”
转念一想,不行,不能这么做,谭洛自己赚钱深知赚钱不易,主顾们信任钱庄,将钱存进来,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谭洛连忙放下账本,对吴大庆说“为何最近多了这么多款项?”
“我们的分号一建立起来,就多了许多主顾,而且,那些官老爷要是来京城立户、借贷,也会首选我们钱庄。”
“原来如此,小周那里的分号已经开起来了是吧?”
“嗯,开起来了,而且啊,这几个分号里面,就数小周的分号盈利最多!”
“好。”谭洛满意地点点头。
“最近放贷赚的利息收回来多少,都拿给我吧。”
“最近放贷赚的利息收回来十万两白银,东家,给您银票?”
“嗯,把能支出来的二十五万两和利息收回来的十万两白银,都给我银票吧。你做好账,我过些时日再把这笔钱补上。”
“是,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