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郭嘉的反应并不比田丰慢,早在曹军还在包围徐州城的时候,郭嘉就已经从临仙楼那里得到了关于兖州将会有难的情报,于是他很快做出了安排,将曹军中的大将夏侯惇派了出去,作为奇兵救援兖州,同时,为大军撤退做好了准备。
如今,日夜兼程而来的夏侯惇,却发现兖州的烽火台已经燃起了狼烟,他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发现兖州被袭后,夏侯惇下令部下们加快脚步,迅速救援兖州,要与入侵者们血战到底。
相传大禹治水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
而“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
这“兖”字,古文中也作“沇”,《史记·夏本纪》中“兖州”便作“沇州”。
古代的行政区划分,往往以地理条件为根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国实行郡县制。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
汉帝国由于“开地斥境”,扩大了疆域规模,同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兖州正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辖瑕丘、橐县、方与……等)、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
王莽时期认为汉代的“州名及界,多不应经”,因此把州名作了改动或合并,而兖州却未变。
东汉建武十一年,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国为十三州。
此时兖州治所改为昌邑,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
济阳、东平八个郡国。
兖州各郡皆有郡治,而其中东郡郡治,便是濮阳。
如今的濮阳虽已不是兖州郡治,但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经济、文化,让这里一直繁荣不已。
所以曹操占据兖州后,便将根据地中心定在了濮阳。
而曹操留在兖州的重臣荀彧,也一直在濮阳为出征在外的曹军源源不断地提供着钱粮。
夏侯惇此次回到兖州,为的就是力保兖州不失,而兖州不失的关键,正是濮阳。
话说曹操之所以能成为兖州的所有者,和当地士族们的支持密不可分,而濮阳,正是这些士族们最聚集的地方。
因此,一旦濮阳失守,不仅是失去一个重要的据点,更严重的是,兖州的大士族们,也会落入敌军之手。
这对于依靠士族支持的诸侯来说,可谓是釜底抽薪般的打击,所以曹操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这么重要的地方。
而夏侯惇作为曹操的心腹大将,靠的可不仅仅是与曹操间的亲族关系,以及勇猛的战斗作风,更重要的一点,夏侯惇会审时度势,判断战场之上正确的形势,这比其他勇而无谋的兄弟们来说,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所以,这时当他赶回兖州之后,发现烽火台燃起狼烟,他最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濮阳的安危。
因为他知道濮阳城中,不仅有荀彧他们,还有那群士族们。
夏侯惇确实关心荀彧他们,但那些士族们的生死却并不是他想要理会的,只不过这些人对于曹操来说,还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所以夏侯惇才无论如何都要确保濮阳城和他们的安。
所以,夏侯惇不管其他地方的郡县是否有被敌军攻陷的危险,他首要的目标,便是保护好濮阳不被敌军攻破,所以他一到兖州之后,便带领着虎豹骑,向着濮阳狂奔而去了。
发觉到夏侯惇的意图后,曹纯立马拦住了夏侯惇的去路。
正心急如焚的夏侯惇,突然被曹纯拦住之后,气得双眼血红
,怒吼道:“子和,你在干什么?”
此时的夏侯惇恨不得立刻飞到濮阳,保护这个重要的地方,但曹纯却不知为何突然拦住了他,所以他才会如此震怒。
只见曹纯神情严肃地问道:“元让大哥,你这是要去哪?”
夏侯惇极其不耐烦,要不是他深知曹纯的为人精明能干,绝不会在这种紧要关头无理取闹,此时早就动手打人了。
但正是因为知道曹纯不是无理取闹之人,所以夏侯惇才会在如此分秒必争的时刻,还停下来听曹纯说话,如果换做其他人,说不定早就被夏侯惇一脚踹开了。
但即便如此,面对曹纯提问,夏侯惇还是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他大声回答道:“这还用问,当然是赶去救援濮阳了!”
看到夏侯惇这副心急火燎的样子,曹纯却显得十分冷静。
只见曹纯说道:“元让大哥,如今万万不能赶去濮阳!”
曹纯的一句话让夏侯惇十分惊讶,于是忙问道:“岂有此理,濮阳乃是兖州之根本,如今危在旦夕,我们如何能不去救?”
面对夏侯惇气势汹汹的发问,曹纯始终能保持平静。
只见他回答道:“元让大哥,请你冷静一点想想,如果这些敌人能在主公、军师还有荀司马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袭击兖州,他们会不知道我们急着赶去救援濮阳吗?”
曹纯的一番话就像冷水一样,顿时让夏侯惇冷静了下来。
他这才惊觉事情正如曹纯所说的那样,十分不寻常。
这些敌人,不仅能在谋略和才智闻名天下的荀彧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突破了兖州边境的防线,而且连曹操和郭嘉都没能提前发觉,由此可见,这些敌人绝不寻常。
冷静下来后的夏侯惇,看着这个年纪轻轻,却极有主见的后辈,顿时意识到了什么,于是问道:“说吧,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