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兰陵风流 > 第254章 圣者

第254章 圣者(1 / 1)

(),

一个多月后,一道人影不疾不徐的从凌寒山下来,走向凌北冰原。

奇异的是,无论是唐军哨堡上的高塔望哨,还是骑马巡逻的骑兵,以及驻守在哨堡不时以神识巡逻冰原的洞真境宗师,都没有看见或扫见这位意态悠闲的走在冰原上的蓝衫文士,甚至一队巡逻的唐骑就从他前方迎面驰过来,也像没有看见人般从他身右几丈外呼啦驰过。

蓝衫文士以这种步调走过了仍然结冰的凌北河。

同样的,乌古斯各哨堡和巡逻骑兵也没有看见他。

渐渐,蓝衫文士的背影远去,深入到冰原北面。

此时,已经深入乌古斯北方的萧琰,完不知道,南方万里之外正有危机在向她逼近。

四十多天前,她在凌北冰原暗中跟上了一队从唐乌边境榷场交易返回塔克领的商队,当这只商团遇到一群冰原狼袭击他们的时候,便来了一场偶遇的“拔刀相助”,被商团热情接纳,受到商团主人的热切相待。

这是一支中型商团,来自和凌北冰原相毗邻的塔克领的南方城市普吉城,护团武师中武力最高的是一位登极境后期武者——在乌古斯汗国登极境称为大武师,而萧琰这种洞真境境界的宗师则被尊称为圣武师,商团竟然因祸得福遇到一位圣武师出手,商团主人欣喜若狂,极力恳请女圣者同行。

萧琰漠然又冷傲的同意了。

此时,她骑着凌北冰原捕捉的马鹿,脸庞暴露在冰原的寒风下,看起来就是黄发鲜卑和通古斯人的混血长相,浅金色的直发,眼窝凹陷,眉骨高,鼻梁高直,面目轮廓深邃,白皙的皮肤透着一种冷寒的苍白。经过面部轮廓的修饰,她太过出色的容貌已经被掩去了七分,让人觉得不是很漂亮却又很耐看,皮肤也没有如瓷般的细腻,面貌看起来有三十一二,澄清纯粹的气质也完改变,神情是冷漠、木讷的,一双眼睛犀利又明亮,看人时像薄薄的刀片扫过,令人心中一寒,这正符合了她现在的身份——一位在冰原苦修多年,刚刚进阶,性子冷沉寡言的圣武师。

商团上下,对这位女圣者都极其尊敬。

乌古斯汗国生存环境寒冷恶劣,这里的人们比起唐人更加慓悍,对武力强者也更加崇拜,而对一位圣武师,又是战力素强的苦修圣武师,没有人敢不敬,更别说怀疑她的身份了。

但萧琰最大的麻烦是语言不通,鲜卑语她只会几句,通古斯语则是完不懂,好在她扮的是一位冷沉寡言的人物,又是圣者,商团中的人都不敢凑上前和她说话,只有商团的主人,一位哈哈笑得爽朗的大胡子,每天都要凑到萧琰的马鹿边滔滔不绝,即使得到的只是冷淡的一两个字“嗯”“嗯?”,也丝毫打消不了他的热情。

商团中的人都很佩服商主的勇气,当然对商主这般殷勤热切也毫不奇怪——他们这位商主成天都在做梦,梦想有位圣者慧眼识珠,看中他的小儿子收他为徒,即使收为奉侍也好啊,如今天神垂佑让他们商主走了好运遇上了一位圣者,那还不使尽了办法去接近啊!……但这位圣者看起来很不好相处的样子……何况步六孤是他们鲜卑的大姓,这位女圣者必定出身不凡……但愿天神保佑阿伏于大叔。

阿伏于很热情,每天都在圣者面前说他们普吉城如何如何的好,和唐国贸易的大商团都会在普吉城停留,各式各样的珍奇精美商品数不胜数,等等。或许他这番口才打动了女圣者,一直留在商团中没有离去,直到七八天后抵达了商团驻地普吉城,这座塔克领南边最大的城市,也是南边最大的贸易集货城市。

在阿伏于商主的热情邀请下,萧琰暂时留了下来,并被请入他最豪阔的别庄中居住,还有十几名口齿伶俐的女仆伺候。

阿伏于每天都会殷勤的去探望圣者,有时带着他的小儿子,普吉城本城的商主几乎都知道了阿伏于家住着一位圣者贵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看见他就取笑:“阿伏于,你今天可讨得圣者欢心了?”大胡子商主总是一边摊手摇头,一脸又得意的显摆样子。——像他们这种边城的中等商主,家中能供一位圣者居住,就算是得不到好处,那也是荣耀和值得炫耀的事。

十多天后,便先后有几个外地大商团的主事上门,恭敬递上拜帖,并送上珍贵的药材作为拜见礼。如黄金宝石等物苦修圣武师不会有兴趣,只有珍贵药材能入他们眼。萧琰只收下了拜帖,没有见人。这几个大商团也觉得理所当然,一位主事怎么值得圣武师相见,何况还是步六孤出来的。

阿伏于过来时,萧琰将拜帖给了他,让他一一细说这些大商团。

这些商团送上拜帖,当然只是第一步,后面必是想聘请这位圣武师。虽然这种国知名的大商团并不缺乏圣武师,但谁都也嫌圣武师多,何况还是步六孤家的,这个姓氏可是乌古斯权势最大的贵族之一,几个月前刚登基的新大汗的正后就是步六孤氏。就算不能如愿聘请到这位步六孤圣者,交好关系也是必要的。

三四天后,阿伏于作为圣者在普吉城的行走人,回访了其中一个大商团。其他几个大商团得知消息后,便知道那位圣者是选中了苏尔古商会,虽然失望,却没有气愤不平之类。毕竟那位圣者留下了他们送的珍贵药材,这就说明是领情了。

苏尔古商会的商团在七日后启程,萧琰作为商团临时聘请的圣者,当然随团北行。

阿伏于虽然没有如愿以偿的让他的小儿子得到圣者的“慧眼识珠”,但去别庄的几次,也得到了这位圣者的指点,在武道上受益匪浅。

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任务。

鼹鼠,是靖安司在国外发展的间谍。

他们都是本国人,因为各种原因为靖安司做事,又分为灰鼠和白鼠:灰鼠知道自己是为大唐靖安司工作,而白鼠完不知,只当自己是在为国内某个大家族或某个权贵做事。——阿伏于就是一只灰鼹鼠。

但他自从十年前接受了三件考验他忠诚的任务外,就一直被“冬眠”了,随着年纪越大,他就越着急,虽然冬眠很安,但接不到任务,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回归故土的最大心愿。

当阿伏于看见那位女圣者皮袍衣袖上的花纹时,他心里陡然急跳了一下,随之脑海中就出现了一行字——他神色一肃,知道这是圣武师的传音手段——那是一句他牢记了十年的暗语,顿时他心中又是兴奋又是惶恐:兴奋的是,任务终于来了;惶恐的是,能让一位圣者来发布任务,究竟是怎样艰难的任务?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任务竟是极其简单,在这二十天内,教会这位女圣者鲜卑语和通古斯语,以及日常使用的鲜卑文字和通古斯文字,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当然,这任务的内容虽然简单,实际上要圆满完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在二十天内就学会两种语言、两种文字,虽然只是用于日常的对话和文字,但就算是对语言天赋极好的人来说,至少也需要半年吧?

然而,这位女圣者的学习力实在令他震惊,只要他说过一遍,发过一次音,她就能完记住并准确发出,写下的鲜卑文字和通古斯文字,只要看过一眼,读写就能准确无误。

他原本担心二十天完不成任务,但眼前所见证明他是白担忧了。心里不免敬畏的想:或者这就是圣者的力量?

他这么想也没错。

武道臻入宗师境,由神识到神念这种质的变化,神识具有了力量,就意味着对脑域的促进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普通人终其一生或许使用的脑域不过百分之十,而少数最聪明人的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然而对于宗师武者来说,即使不是各方面的脑能都被促进,但记忆力和学习语言这种并不深奥的知识的速度是普通人远远比不上的,除非普通人具有这方面的异能,当然那也不叫普通人了。

阿伏于骑马立在城门口,带着恭敬又敬畏的表情目送圣者和商团离去。

他不知道这位女圣者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她到乌古斯汗国是要做什么,但这不是他该知道的,也不是他应该关心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女圣者指令的“小儿子意外死亡他们一家伤心迁离”……如果一切顺利,这个秋天他们一家大概就能在大唐度过了,梦寐中的大青山之南啊,才是他们阿伏于的故乡。……他忽然热泪盈眶,但这泪水很快就被寒风吹冷,皮袍袖子擦过去,带着冷涩的痛。

商团车队往北行进,沿途多是荒凉的地方,而城镇的距离也隔得极远,往往相隔两三百里才见一座小城。这里没有县,城之下就是村,而城的规模也远不及大唐的州城,约摸就相当于一个大唐的县城。当然,这只是萧琰在边境所见的情况,毕竟塔克领不属于乌古斯的腹地。

她此时骑着塔克河马,头上戴着皮帽子,穿着一身鲜卑人的右衽皮袍,袍子缎面上没有繁华富丽的纹饰,看起来带着几分古朴的味道,很适合她苦修的身份。苦修武者因为常年独自一人待在严酷的环境里修炼武道,多半性情孤僻,不喜也不善于与人交往,所以商团中的人都很自觉的不去打扰她,其他几位圣武师也都和她保持了距离。

这种状况当然是萧琰乐意的,也趁着路上这段时间,用耳力听商队中的人交谈,熟练她的语言,而紫府识海中则是用神识书写着鲜卑文和通古斯文。比起汉文的丰富词汇,通古斯文和乌古斯自己创建的鲜卑文的词汇量要少得多,两本词典萧琰都已经背下,只是语法方面要花些时间。

之所以到乌古斯后才学习语言——辽东慕容氏不会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是因为身处乌古斯国内有更好的语境,而更重要的是,只有待在当地一段时间,萧琰才能消除身上外国人的气息,当阿伏于商团中的人初见她时,这种气息会让他们觉得是在冰原里苦修带出的孤僻气息,但被聪明又敏感的人看到,或者被另外的圣武师察觉,就会感到违和,心生怀疑。毕竟两国的宗师潜入对方的国境并不是罕见的事。

十几天后,商团到了塔克领的中心城市,塔克城。

塔克城的领主是鲜卑人,拔列氏的家主。作为南方一个荒僻领的领主,拔列氏家族在乌古斯汗国的地位显然不那么高,只能算是二流贵族。当得知入城的苏尔古商会的商团中有一位步六孤姓氏的女圣者,而且是貌似三十出头的圣武师中期,这位领主顿时坐不住了。不管这位步六孤女圣者是出身旁支还是偏支,但真的能在三四十岁就进阶中期圣者,而且还是苦修圣者,这可是了不得的天赋,任放到哪个大家族,都是要当嫡支重视起来的。何况大汗刚刚向各地领主下了召兵令,他正要率塔克军团北上,如果能先跟步六孤家族的一位天才圣者拉上关系,以后到了上京城,岂不顺带攀上了步六孤家族?

拔列氏领主当机立断,命人详细打听清楚这位圣者的情况后,便备了一份厚礼,又请出家族中实力最强的一位圣武师后期,坐着铠甲骑兵卫护的豪华马车,前往苏尔古商团下榻的高级客栈,拜访这位步六孤圣者。

……

作者有话要说:

回复一个评论:

之前有读者君评论说:感觉大唐架得太空了,有违和感,不应该脱离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感觉科技太超前。

作者君已经在评论后回复,估计还有一些读者有这种疑惑,所以再备注到文后(毕竟评论不是人人都看到):

君朝西:关于违和感,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把它跟历史上的大唐等同了,或者说代入感太强啦~~~(这也有我写了太多类似大唐的细节引起的麻烦,笑~)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跟历史上的大唐完不同的,另一个时空的地球上的大唐帝国。

1、这个大唐之前,有成立千年的道门(注意不是咱们历史上那个松散的道教,力量完成不能比啊),有千年的剑阁,有五六百年的佛宗梵音寺,这三大武宗,这样的背景不可能是历史上大唐所有。而三大武宗的存在,会对社会各有方面有巨大的影响,比如,间接推动商业——为什么?因为千年底蕴的“大财主”不可能只是过通过收地租和土地里的出产就能积累下来,必须有各种商业运作和货物流通。还有千年剑阁的存在,也注定了墨家的力量(包括墨技)一直没有消亡,尤其墨技在民间传承得很强。

2、再看历史上,南北朝的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加起来160多年,朝代的频繁更替怎么强有力的发展文化科技?但在本文中,兰陵萧氏的梁朝是直接取代了东晋王朝,然后南方160多年都是统一王朝——这种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不是历史上的南北朝乱世能比。

3、本文中的世家,比历史上的世家要强得多,他们的资本力量对社会的变革和技术的推动,不是历史上的大唐能比——历史上的大唐,事实上从唐太宗的时候就已经在开始消灭世家了。有唐一代,不断被削弱的世家还要忙着政治斗争和对外战乱,从武则天立周到安史之乱,再到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做斗争,还有资本和力量发展技术?唐朝安史之乱后,直接就是乱的,怎么发展社会?

4、将墨技提升到国家技术层面进行重视和发殿,是从本文大唐的太/祖时代就开始,已经260年了,到高宗时代是腾飞(高宗执政就是五十年),到李毓祯当太子时也已经260多年了,260年都重视技术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这是由上而下的技术推进。当一个国家统治者重视技术时,那力量就是庞大的,尤其是封建帝王时代,整个国家的资源都会集中,政策会倾斜,集中力量发现培养科技人才,发现人才就会下旨征召,加上国家地域广,人口多,文明底子厚,就意味人才涌现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会多……实现技术的腾飞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后来的技术已经不是是墨技)

再者,各个大世家,就相当于大资本家,为了追逐利益,在自己的工场研发新技术,那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有这个资本实力,也有国家鼓励的这个大环境。

再看历史上:欧洲中世纪(从476年—1640年)都是教会神权统治的黑暗时代,直到文艺复兴后,才兴起科技,而且只是资本零散的、自然逐利行为,不是国家意志,科技的发展和速度都是缓慢、渐进式的,直到16世纪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当政,才以国家意志发展科技,所以直到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而从1640-1860年也才220年。怎么跟文中大唐的200年相比?何况历史上欧洲1640年之前的科技人文底蕴都比不上这个大唐之前的中原底蕴深厚。

——综合分析,其实我觉得对“唐”工业技术的发展还写得保守了点。

---------------------------------------------------------------------

另外,今天开通了微博会员,因为发现会员可以发长微博(你out了,居然现在才知道?)所以,会将一些统一回复的评论,还有一些资料知识等,放到微博上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随时去看。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