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后,李赟在一间宅院前停了下来,冲典寅示意,典寅会意将钥匙递给他。天籁⒉3TT
一扭,打开了。
“这是主公给卫先生安排的,你们既然与先生一道,暂时也先住在这里。”
李赟将钥匙递还给典寅。
这是一座三进的宅院,室内虽然没有奢华装饰,但该有的东西都有。
张平险些看花眼睛。
“那……子孝呢?”张平这时候也没忘记自家小伙伴。
李赟简略回答,“还在县府,主公照顾着,等他病好也会搬过来。”
张平倒是暗暗松了口气。
看样子,那位主公十分欣赏子孝的才华,这才安排得那么细致。
李赟是个细心的人,他寻了适合典寅和张平身材的衣裳,两人洗漱一番就能换上。
不过宅内没有仆从,劈柴烧火这样的事情只能他们自己动手了。
离开之前李赟还留了几两银子,等会儿要是饿了,自己去街上寻吃的。
“有些不可置信……”
张平目送李赟离开,环顾宅院,仍旧有种做梦的感觉。
半响之后,他跟典寅一道围着炭盆取暖。
“平现在能理解子孝为何执着要来象阳县了,能在短短大半年时间内,将一个破旧县城治理成如今的模样,必然是有大才的。兴许那位县丞便是子孝看好的明主……”
典寅认同地点头。
半响之后,典寅道,“希衡先生,之前听人说县城正在招兵,典某想去试一试。”
张平看了看典寅,道,“大丈夫生而在世,当建万世功业。如今一看,这象阳县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典兄弟一身本事,去试一试也好。”
如今这个世道已经乱了,若是不想办法变强大,谁知道何日会变成路边白骨?
典寅问,“那希衡先生有什么打算么?”
张平一怔,他是不放心卫慈才一路跟着北上的,如今功德圆满,他也不知道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他道,“如今还不知呢……大概想办法回老家或者寻个山明水秀的地方隐居度日,做个闲云野鹤的闲人……”
典寅劝说,“希衡先生,外头那么乱,您一人上路多么危险?不如现在这里定下?”
张平笑了笑,洒脱道,“平可没有子孝那般才华,顶多算个手艺匠人,平日里不务正业。”
他不算个合格的墨家士子,喜欢捣鼓那些机关物件,对墨家学说也没有深入研究。
因此,他才会自嘲是“手艺匠人”。
他身边没几个真正的朋友,和卫慈相交也实属偶然。
典寅对此也不了解,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张平。
不管是子孝先生还是希衡先生,对于典寅来说都是好人,好人就该有好报。
这个冬天对于后世历史来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十一月,东庆、中诏、北渊、西昌四国救援不及,南蛮四部强攻南盛都城,浴血奋战,围困两月,南蛮四部铁骑彻底踏平南盛国都城。南盛,灭!
南蛮四部之王下达屠杀令,纵容兵卒在皇城大开杀戒一天一夜。
第二日,南盛皇室男子级尽数挂在城门,一颗又一颗,死不瞑目,皇室女眷全部充作女奴,供人随意买卖,践踏银辱。南盛国土一片哀嚎,不复往日宁静,烽烟战乱就此蔓延。
南蛮四部能打却不能守,苛征暴敛、贪婪无度,百姓民不聊生。
这般情形之下,一簇簇起义之火在南盛国土燃起,彻底宣告乱世来临。
天下五国,一国已亡。
与此同时,东庆南北国土也陷入乱战。
北面成了青衣军与红莲教的战场。
南面,昌寿王依仗兵力与东庆皇室隔江对峙,情势紧张,几乎一触即。
碍于冬季严寒,不宜作战,双方暂时歇兵。
十二月末,距离新年仅有三日,两封书信分别传入东庆都城以及昌寿王军帐内。
昌寿王年纪比皇帝小了几岁,他私生活还算收敛,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这是什么?”
昌寿王正宴请幕僚和兵将,一名报信兵急急忙忙捧着一封书信进来。
报信兵道,“这封书信随同一支箭射入军帐。”
有人暗暗向他报信?
亦或是谌州有士族想要投靠他,借着这个办法传信?
昌寿王内心过了几番心思,抬手让传信兵将东西奉上。
他将信封撕开,取出里面折叠整齐的竹纸。
以竹纸为信纸传信?
倒是奢侈。
昌寿王轻轻哼了一声,一边看信一边招呼帐下幕僚将士喝好吃好。
他是噙着笑容看信的,底下不少人也在暗暗关注他的表情,猜测信中的内容,可是……
等看清信中的内容,昌寿王唇角的弧度越低,到最后甚至怒目圆睁。火气上涌,昌寿王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手心以肉眼可见的度变得通红,听那声音就觉得手疼。
“主公,生了何事?”帐下第一谋臣出列询问。
若是往常,昌寿王肯定要以礼相待,将君臣和谐的戏码演全了。
如今他却没有这个心思,刷得一声从位子上起身,看也不看一眼那个谋士,捏着书信越过他,对着传信兵命令道,“给本王去找,到底是谁传来的这封信!”
账内众人面面相觑。
有些人暗暗嘲讽那个上赶着打脸的谋士,有些人则好奇信封里面写了什么,竟然让昌寿王这么失态……要知道往日时候,哪怕再大的事情,昌寿王也会保持“礼贤下士”的“贤王”风度,对那个谋士相当倚重信任,如今可好,当众打脸,看得人心里痛快。
那位谋士只觉得双颊火辣辣,难堪无比,暗中捏紧了拳头。
他佯装没事人一样坐回原位,但周遭戏谑鄙夷的目光却未曾减少。
昌寿王稳了稳心神,找回了理智,这才现自己刚才的举动把帐下谋士得罪了。
不过,他现在没有心情去安抚或者道歉。
他才是君,要是底下人一点点小脾气他就要纡尊降贵去道歉安抚,这也太不像话。
昌寿王失了一贯理智,又忍不住将那份信翻出来又看了看。
里面什么也没写,只写了一串生辰八字,以及“柳佘庶女”四个字。
这串生辰八字,昌寿王哪怕是死也不会忘记。
到最后,传信兵也没找到送信的人。
昌寿王的记忆却回到了过去,那年杏花雨烂漫无比。
他以为自己能和爱人相守一世,哪怕这个女人曾经是他的嫂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这个女人跟过他大哥,跟过他二哥,如今跟着他,为什么就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