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浓郁的香气薰得她昏昏欲睡。借口还要去探望韦昙华,在徐姑姑等人的阻拦下,桓儇成功避开了拿落雪观观主邀请她品茗的想法。径直往后院的厢房而去。
进了后院才发现,前殿那边委实叫一个朴实无华,而后院的厢房则是隐隐有一种奢华富贵之感,种了许多名贵树木不说,就连围栏也是檀木所制。更别说门上悬挂的大小相等的珠帘。
拂开垂落的花枝。桓儇忍不住感慨万千,若不是亲自来了此处,她实在想不到这样的山中小观居然还会比长安城中寺庙道观更为奢华,甚至隐隐透出一种远超许多富户家的富贵感。
黝黑幽深的凤眸中掠过深色。桓儇裙角从门槛上拂过,踏进了屋内。
屋内光线极暗,隐约可以看到有人伏在床上而眠。
桓儇驻足将垂下的纱幔挽起,扯了张凳子坐到桌边。手持铜钎子拨弄着盆中碳火,任由碳火发出噼里啪啦地燃烧声。
按照云翎和武攸宁的说法,韦昙华是被韦氏母女硬逼着灌了致人昏迷的药下去。好方便她们趁机让人来毁了韦昙华。
思及此处桓儇烦躁地皱眉。眼角余光瞥见武攸宁放缓脚步进来,指了指身旁的位置示意他坐下。
“大殿下,昙华她?不会有事吧。”
“不会。她兴许快醒了。”
话音刚刚落下,床上传来一阵响动。
倏忽功夫,原本睡着了的韦昙华突然睁开眼坐在床上。满脸错愕地望向窗边两个人。
察觉到韦昙华正看着自己。桓儇起身移步走到她身边坐下,语气柔和,“醒了?也不算让本宫白跑这一趟。”
“您都知道了?”
桓儇闻言点点头。挡开了韦昙华欲意起身请罪地动作。吩咐武攸宁去把桌上的茶水端来。
茶是他刚刚吩咐徐姑姑遣人去烧的,此刻正往外散着热气。
滚烫的茶水驱散了笼在周身都疲乏与寒凉。
将杯盏笼在手中,韦昙华面露歉疚地看着面前的桓儇,“是昙华大意,险些遭人毒手。让您担心。”
“这不重要。昙华你和本宫不同,在这件事情上你会大意也是情有可原。”桓儇伸手拍着韦昙华的肩膀,沉声道“只是你对她们还是太过放心,才会被人拿捏住。”
“若非她们拿亡母来威胁。昙华也不愿意来此赴约,以至于遭人算计。”韦昙华的手将杯盏握紧,懊恼地望着面前的武攸宁。
听得韦昙华的话,武攸宁一愕。他实在没想到韦昙华居然是为此事而来,平日里也没见韦昙华表现出过多的情绪。从徐姑姑等人口中也听过关于韦昙华的只言片语。
在桓儇初回长安的宫宴上,被其继母推到大殿下眼前示好。结果最终被大殿下一眼看中,成为了她麾下一员颇得器重的下属。
桓儇敛眸温和注视着韦昙华,“人生一世皆有软肋,本宫明白昙华你所想为何。只是本宫希望你明白一句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这长安城里从来都是遍布刀光剑影。”
温和的声音蹿入耳中。韦昙华低下头一言不发地看着身上被褥,她跟在大殿下身边已经有半年的光景。但是她总觉得她半点该有的杀伐决断都没有学到,反而是行事处处胆小。
她只怕大殿下已经对她大失所望。
“不必这般看着本宫。本宫在洛阳的时候同你说过一句,不用学本宫,你便是你。”桓儇如同远山笼烟一般的眉宇中蕴了笑意,又蓦地挑起唇梢,“你已经做得不错。”
“昙华多谢大殿下不弃。”
“明日便会启程回长安。回去以后你若是有空去褚国公家看看,韦家需要助力。陆氏那边本宫会亲自去。”桓儇晦味一笑。
褚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自从她母亲病故以后,她几乎和褚家没有过来往。只是偶尔逢年过节时,褚家会命人送礼来。而她则会代表韦家回礼。
如今突然听见桓儇提及褚家,倏忽反应过来一件事。只怕大殿下是想用褚家行事。而如此就少不得她去牵线搭桥。那陆氏……
略微抿下口茶水,桓儇神色如旧,“褚家得用,陆家照样得用。所以本宫这次并没有处置韦氏母女,是想要陆氏记得你尊敬嫡母还有本宫的恩情。”
韦昙华一点思绪就明,她不由感慨大殿下当真是心思玲珑。这无意而来的机会都能让她一把抓住,从而成为控制陆家的把柄。不过她有点担心大殿下会不会因此遭到弹劾。
“不会。”武攸宁斩钉截铁般回答了她。
讶然于洞穿她心思的居然是武攸宁。韦昙华扬首望了过去,“武郎将似乎知道什么?”
“殿下敢这么做。恐怕是因为知道御史台不会有任何一份弹劾他的奏章,毕竟那群老顽固头上都顶着一个老狐狸。”武攸宁勾了勾唇,神色温和地望着韦昙华。
“所以武郎将是想告诉我狐狸吃鸡。那些人之所以安安静静的,不然会被狐狸吃了么。”韦昙华不禁扬唇一笑,“那我倒是十分好奇这个老狐狸是谁,能让素来嚣张的御史台安静如鸡。”
话落耳际桓儇目露深意。饶有兴致地看向一旁的花罗帐幔。她突然十分好奇这看似普普通通的落雪观中,还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桓黑白分明的眸子逐渐泛起疑惑。手指无意识地拨弄起右腕上的紫檀佛珠来。
“你们难道不觉得这座小小的道观,比长安很多官员的府邸都要富丽不少么?”桓儇唇梢挑起,由着阳光透过窗花落在她身上。
“大殿下的意思是有人拿落雪观当了自己的藏金库?”
闻问桓儇并不说话,眸光逐渐深邃起来。倘若有人想要借修造佛寺道观来掩埋自己的钱财,也并非不可。
毕竟修建庙宇道观的确是一笔不菲的财产。这样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让钱财消失的无影无踪,也能借此来迷惑世人。
“攸宁,明日回去后你去寻躺纪王,向他举荐梁承耀和乐德珪。人多力量大,办事也方便。”
“攸宁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