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拿到我这样的人生剧本还不知足,那还想过什么日子?”
如棠觉得自己应该知足。
她想要的都得到了,其中有一部分是靠她努力拼搏得到的,还有一部分是上天的眷顾。
财富,地位,学识,这都是靠自己能实现的。
家人的健康,可爱贴心的宝宝,跟自己灵魂相契的丈夫,这都是上天的眷顾。
所以她一直心怀感恩,感谢她能有重活一次的机会,拥抱这样多彩绚烂的人生,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底总有一块空落落的,很虚。
于耀阳耸肩,这也是他的回答。
爱妻稚子,长辈康健,跟这些比,创业吃点苦算什么。
于耀阳觉得,他或许天生就该做这行,商业上的挑战只会让他斗志昂扬,他骨子里就有追逐刺激的基因。
上面要求不裁员,其实是上面耍的心眼。
想利用于耀阳手里的钱盘活药厂,然后欺负他和如棠年轻不懂管理,慢慢架空小两口。
说白了,想要于耀阳的钱,又不想给于耀阳实权。
这招用别人身上好使,放在于耀阳夫妇这就是白给。
这两口子从摆地摊起家,中途做了好多生意,早就把这里面的门道摸的透透的。
于耀阳按兵不动,装作酒囊饭袋跟厂里的班子喝了两个月酒,如棠在家摇人研究政策。
如棠夫妇有个小团体,里面都是夫妻二人的挚友,各行各业的都有,相当于小型智囊团。
打几圈麻将的功夫,如棠就了解的差不多了,该打听的都盘明白了。
外面还在等这两口子扛不住这么大的厂,一晃两个月过去了,于耀阳突然召开会议,宣布要在南方成立新厂。
这消息出来,直接把所有人都干蒙了。
不知道这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要干嘛——就在于耀阳宣布成立新厂的前一天,他和如棠毕业了。
一人抱一个娃,拍了特别的毕业照。
他们是校园里最靓丽的夫妻档,再过些年,这两位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学校知名校友栏里。
召开厂大会时,如棠也在,她是以财务主管兼股东的身份参会的。
她从来不是于耀阳背后的女人,她是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成立新厂,自然是缺人的,得从总部调人过去,那些使绊子能力差的,统统打包过去。
建厂期间工资减半,不分房子,不解决配偶工作问题,不解决子女孩子问题。
这一连串的资本家无情组合拳打下来,直接把这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老狐狸打蒙了。
他们留在厂里是想混吃到老,没想到于耀阳这儿狠,上来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把这些老家伙的心思断了。
这么苛刻的条件,众人当然不愿意答应,他们在D市有家有口,房子也都在这边,直接给他们弄南方去,家里怎么办?
于耀阳把脸一沉,不再是酒桌上的酒囊饭袋形象,化身铁血商人,露出他精明的一面。
不愿意就算不服从公司安排,算主动离职。
有人不服,站起来反驳,当初是于耀阳答应上面安排好这些老祖宗,哦,是老员工,现在整这出是什么意思?
比犯浑,于耀阳可不怕,人家就是混子起家,谁能比他混?
资本家的獠牙一露,不服也得服!
当初上面说的是不主动辞退,不包括自行离职。
去南方的那批人选,都是他和如棠研究过的害群之马,留下来只能分裂厂子,不利于长久发展,妇人之仁留着他们,只能让他们把厂子搞的乌烟瘴气。
早晚会走上破产的老路,改革会有阵痛,但都是一时的,痛也要忍着!
这些人不服,联合起来跑到上面闹,上面试图找于耀阳夫妇谈话,被如棠拿出来的一叠报告和合同怼回去了。
如棠这个后勤保障可不是吃干饭的,跟她讲政策,政策早就被她吃透了。
合同上白纸黑字规定的义务,她和她男人都做到了,没有违背任何一条法律,一切都是按着流程办。
至于说人情,那就更不好使了。
如棠文件袋里厚厚一叠资料,都是她和于耀阳清算的那些人的过失,论背调能力,谁能比如棠更厉害?
留着这些养尊处优的害群之马,药厂就算再弄一百个秘方都盘不活,领导你是想要我们这样的地方企业创收还是亏损啊?
就这一句,把所有的话都噎回去,领导也无计可施。
能把企业做到滴水不漏的,只有这两口子了,很难想象这是刚毕业大学时会有的魄力和手腕。
又或者,是本就有能力的小两口,在大学里历练了几年用知识武装了自己,如虎添翼。
看着这样的夫妻,领导也只能感慨一句,江山代代有人出,时代变了,未来,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
如棠夫妇的改革推行的十分顺利,这要得益于如棠完美的辅助和于耀阳铁血的手腕,建新厂的方案逼退了近八成的蛀虫。
剩下的人硬着头皮去了南方,没挺过两个月也都回来了。
至此,厂里的实权才彻底交到于耀阳手里。
虽然清除掉了近半数的管理层,但对底层工人,于耀阳夫妇并没有缩减,甚至加强了工人的福利待遇,在原来的工资基础上,增加了绩效奖。
于耀阳单独成立了业务部,招了一批业务骨干,好多都是从大学里挖来的。
母校已然成了他的人才储备库,大胆的启用新人,这是让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那些被夫妻俩扫掉的元老们都等着看于耀阳夫妇失败,用了这么多新人,能有个好?
前半年,效益增长不明显,账面一直是亏损的。
凭于家其他产业输血维持,这局面让跟于耀阳不对付的众人笑死。
就算这小子财大气粗,也架不住这么赔吧?
就在这些人假牙都要笑掉的时候,局面发生了改变。
原来这半年小夫妻并没有闲着,他们忙着上报新药,谈设备拉投资,层层审批下来,刚好是半年。
药厂增加了新的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从老厂长手里拿到的秘方药。
那些老狐狸们坐不住了,却还存着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