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 第37章 杨家丢不起这人

第37章 杨家丢不起这人(1 / 1)

(),

“天子守国门,儿孙死社稷!!”

这是何等的气魄,在朝众人一时间说不上话来,杨坚的眼中也是激动不已,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称赞杨广的话,但是作为皇帝的他还是先按兵不动。

朝堂安静了好一会,杨坚见无人说话了,最终才开口:“晋王,你现在是大兴城督建,不能随意外调,朕认为长孙都尉的计策更可行,引南军北调,整个北线最好准备抗击突厥,做长期作战准备。”

“陛下……”

“陛下!”

“朕意已决,无须多言,大兴城继续修建,十五万民夫,随时做军需后备兵力,长孙晟带兵去突厥,按照你的方案远交近攻,长期分裂突厥,命幽州领兵抗击突厥,。”

“臣领旨。”

高颎等人知道了皇帝的心意,只得摇头叹息,大隋的兵力部署这样完大乱了,而且南兵北调,一旦大举移动,换回来可得很长的时间,与突厥长期作战,也就意味着杨坚放弃了短时间内统一中原的心思。

如此大的决定,杨坚仍旧坚定的选择了施行。

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和亲突厥,到时候就会如同长孙晟所言一般,隔一段时间突厥还是会来,当他日后真的要大军挥师南下统一中原的时候,北方的突厥依旧会如同一根扎在背上的尖刺,时刻要了自己的命。

这次他是下了决心,就算如同长孙晟所言得近十年,也得先将突厥的问题解决。

这段时间必然会让南陈休养生息,仗着江南土地,等他们喘过气来也极其麻烦,而且陈文帝也是有雄才大略之人,前两年太康北伐,虽然失败,但是其心可见一斑。

让杨广敢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在陈朝的皇帝陈文帝陈顼久病在床,陈朝内部现在也乱的不行。

……

出了大殿,元孝矩与众臣商议,痛心疾首,见到杨广行过来,便加大了声音:“稚子误国啊,稚子误国啊。”

故意高声说给杨广听,虽然他的女儿也就是杨勇的元妃不受宠,但是那也是太子正妃啊,他就是太子党的核心人物之一,自然得打压杨广。

长孙晟走到了杨广的身边,今日朝堂上素来没什么交情的两人却意见相通结成同盟。

“殿下,今日一句天子守国门,儿孙死社稷,当真佩服,大气魄,殿下虽然年纪不大,眼界却比那些畏首畏尾的老家伙们要远的多,鼠目寸光,每日只想着嫁女儿,难不成人人和他一样?”

这话应该不能说指桑骂槐了,直接就是在家门口骂了,元孝矩今日不顺气不打一处来,杨广倒是真的见识到了吹胡子瞪眼是什么场面。

“长孙都尉,不日出征,还望多保重,听闻长孙都尉有一子,聪慧异常,可多与我交流交流。”

“那小子啊,玩闹的很,殿下不嫌弃就好。”

边上的元孝矩显然不想让两人如此的愉快聊天,走过来恶心人说:“长孙都尉,晋王殿下年幼,你如此好战,逢迎好恶,将来会成为大罪人。”

长孙晟也寸步不让:“不知元冢宰(元孝矩洛阳冢宰)如何得知,我军必败。”

“胜败永远难料,你又怎么知会胜?”

“我军实力强悍,兵精粮足,突厥不过蛮夷,只要拖着打,必胜。”

“荒谬,误国误民。”

说来说去就这两句,杨广也懒得和他谈,走之前只留下一句:“元冢宰,我杨广在一天,就不允许我杨家的女儿出去和亲,就算是死在大殿上,我也要拦着,我杨家,丢不起这人。”

在皇城门口和长孙晟道别,杨广就坐着马车向家中去了。

今日还是他第一次在朝堂感受争锋,而且自己也参与了其中。

最大的感受倒是挺佩服杨坚的,大臣们在他的大殿上可以畅所欲言,元孝矩,长孙晟,高颎包括自己都可以说话,而且他不会因为任何人言语上有些冒犯而大发雷霆,可以听进去大臣们的话,但是自己又很有主见,心意坚定。

做了最终决定之后也并未责怪任何据理力争的一方。

或者也正是这样的杨坚才能做到重新统一中原吧。

回到家,李靖听闻了今日的事情,急切的说:“殿下,您冲动了呀,怎么能在朝堂上请旨领兵,您从未带过兵,又无亲信,行军打仗本就风险极大。”

“放心,父皇也没同意我去。”

“太冲动了殿下。”李靖比杨广自己还要急,但是马上又说:“但是殿下的说法没错,和亲这些办法终究只是缓兵之计,而且是下下之策,殿下的话没错,只是殿下下次不可如此冲动。”

“知道了,知道了,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跟老大爷一样。”

“殿下,我也是为了你好。”

杨广问:“李靖,你觉得我们打突厥能赢吗?”

“我觉得长孙都尉的计策很好,虽然短时间内或许难见成效,但是这分化之策极好,对比我们与突厥这些游牧民族的优劣势,我朝最大的优势应该就是后续补给能力,突厥与我们打不了拖延时间的战斗,他们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包含契丹,和高句丽其实也大差不差,我军最大的优势依旧是补给能力,虽然消耗巨大,但是我军能打长期战争,他们打不了。”

这就是未来军神的战争直觉。

“李靖让你来打的话你会怎么打?”

“我没打过仗,但是我觉得,正兵在前,奇兵为辅,攻守因情而定,隋朝的大军,与突厥正面交锋,我军有城墙长城的情况下可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也不用过分求胜,所以是正军在前,再以小股奇兵数次突袭滋扰,而且我大军应该攻守快速转换,视敌情而定,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科胜而已。”

“小股的奇兵如果突袭遇到敌军被歼灭如何?”

“奇兵不为求胜,而为滋扰罢了,殿下让我看兵书,我问师傅要了不少,其中就有记载于突厥人之前战斗的,我发现突厥人其实不懂战术。”

“何以如此说?”

“纵观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中原,无外乎骑兵突然杀到,打的措手不及,也少有攻城之战,抢了便跑,而我们北方的边境线极长,总能被他们找到缺口,靠着骑兵凶悍冲杀为主,而且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文字,自然难以成书流传,战斗的经验多靠口口相传,除了少数天赋异禀之人,其实多是不懂战术,我们不必将之想复杂了。”

“稳扎稳打,不急不慢,缓步推进,不要陷入到敌人的节奏中,我军应可胜之。”

杨广吃惊,李靖将来打的也都是这样的仗,正中用奇,稳中求变,虽然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李靖三千兵马奇袭突厥皇庭这样的事情,但是这种奇谋是在李靖用正面交战中吸引了绝大多数注意力才得到的,纯靠奇谋,那不是李靖。

所以说李靖打仗看似奇谋频繁出,但是其实都是稳扎稳打的灭国之战。

李靖继续说:“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效仿汉朝霍去病,以千骑游骑兵,长期游击突厥,如同突厥滋扰我们一样。”

我擦,游击战。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