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高涨的周亚夫,带着霍去病离开了清凉殿。
原本以为自己会终老在府邸之中,出了出殡那天再无人问津。
可是现在,周亚夫却是感觉浑身都是干劲,仿佛是年轻了几岁。
他想要在余生之中再拼搏一把,在史书上好生留下自己的名字。
无论是写自传还是筹备讲武堂,都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现在就看弄的好坏,来决定名声的好坏。
等到周亚夫离去,李云泽看向了主父偃询问“设立辽东四郡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物资已经准备充足,不过迁徙的人口还有缺额。”
不等李云泽追问,主父偃就解释道“现在不是前些年了,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李云泽免税之后,大汉子民的负担是非常轻的,尤其是他们的主要生产品粮食,更是有了常平仓与粮食收购保护价,确保了收获能够落入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被商贾们用剪刀剪走。
而且这些年也没什么大工,李云泽没有去修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也没有开大工修建什么大运河长城等等奇观,就算是建了也是以弄来的土著与昆仑奴为主。
再加上没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动员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民夫去送命,日子当然是越来越好。
“没有闲散劳动力了?”李云泽略显惊讶“不至于吧?”
“陛下,您应允了天下百姓可开荒,人人都忙着开田种田去了,不愿种田的也去了矿场盐场集镇城市做工,哪里还有什么闲散劳动力。”
李云泽允许开田,其前提是家中每多一口孩童,就可以多开垦二十或四十亩地。
家里多个男孩,去衙门登记报备就能获允开垦二十亩地。
而家中多个女孩,去衙门登记后,则是能开垦四十亩地。
这就很直观明了了,这就是为了保护女孩的。
毕竟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事情很严重,溺女婴的事情更是屡禁不止。
单纯依靠砍头不足以遏制,所以就从利益上引着百姓们多生养女婴。
女孩到三岁的时候,可去县衙办理登记手续,确认之后就能拿到允许开垦四十亩地的公文。
为了防备有人心如蛇蝎,在女儿都成长到了三岁的时候,依旧是在拿到公文后痛下杀手,每年都需要去县衙重新核对身份,直到二十三岁。
女子到了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必须嫁人,否则之后每年都要开始收光棍税,而且是一年更比一年多。
谁要是能够扛得住二十年,到了四十三岁的时候就不收了。
只要出嫁,四十亩地就能带走二十亩作为嫁妆。
而一旦无论男孩女孩,在二十三岁之前死了,那以他们的名义开垦出来的田地,都会被收走,最大程度上避免父母对孩子下手。
多养一个儿子可以多得一个劳动力,还能拿到二十亩地。
多养一个女儿,则是可以获得四十亩地二十年的收入,甚至女儿嫁人之后还能留下二十亩。
有了这等利益的驱使,婴儿潮的到来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但凡是有手有脚的,都能够靠自己出力来养活自己,所以朝廷现在想要迁徙人口,困难太大了,要么就是等到这一波的婴儿潮达到巅峰,那个时候的人口就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要知道免税之前的大汉,人口接近五千万,而免税之后,一对夫妇几乎能够平均养育七八个乃至十余个孩子。
就算是医疗水平不行,导致孩子没能长成,平均下来一家一户五六个孩子那都是最少的。
也就是说,二十年之后,大汉的人口至少翻两番!
“这份事业,得抓紧事件了。”李云泽低声自语的时候,那边主父偃却是报告了另外一件事情“郅刑部之前上奏了件事情,最近人贩猖獗,各地都有相关报道出现”
“嗯?”
李云泽略显惊异,不解的询问“这是为何?”
“这些人贩,一来以孩童为主,毕竟家里多个孩子,就能多出几十亩地来。二来则是以青壮为主,主要是贩卖去各地私矿,以及勾栏章台之地。”
“呵~~~”
李云泽笑了,笑的声音有些刺耳。
感受着他那锐利的目光,主父偃直到有人要倒霉了。
果然,他很快就听到李云泽说“主父偃,你告诉郅都,去开启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打击。无论在哪里,抓到了就直接处置掉,买卖同罪。还有那些私矿,绣衣卫的进展太慢,你去问问剧孟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滚蛋!”
“查到私矿的幕后老板,不管是谁都直接处置掉。敢用大汉百姓去填矿,反了天了!”
“喏~~~”
常年陪伴在君王身侧,主父偃很清楚的直到,这个时候除了领命之外,什么废话都别说,因为没有用,还会惹恼了李云泽。
“至于迁徙人口的事情。”
说话转回来,这件事情李云泽略作思索,就下定了决心“命天下各家各府,按照一定比例放奴!”
大汉的人口比例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构成就是各家的奴仆。
历史上到了东汉末年,糜家投资刘备的时候,单单是陪嫁的奴仆就多达上万之众,而糜家不过是一商贾之家罢了。
同样是在历史书上,蜀国灭亡的时候,登记在册的百姓只有数十万人而已,可实际上的人口至少数倍于此,多出来的人口,就是各家各户的奴仆。
李云泽以前没下手,是还没顾得过来。
现在的话,他一边下令禁奴,不许再有蓄奴的事情出现。另外一边则是放奴,强行命令各家各户出奴仆,作为迁徙人口去往各地。
别的不多说,至少这次出二十万人口,迁徙去往辽东四郡绝对没有问题。
到了那边,官府立刻就给分田分地,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百亩起步。
不是不愿意多给,而是以中土精耕细作的标准来说,哪怕是有牛马等大牲口开垦,有曲辕犁铁制农具等协助,一个人照顾百亩地就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在身为壮年男丁的前提下。
当然了,卫满朝鲜这儿的耕地不多,迁徙二十万人过去,基本上就分掉了大部分。
这些人以后有了孩子,想要再开垦田地的话,就得去排干沼泽,烧光荒草树林认认真真的去开生地了。
为了鼓励他们,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工具都是官府提供,从牛马等大牲口到铁制农具,从衣服布匹到粮食种子,从建造房舍到发放油盐酱醋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现在大汉到是不缺,甚至很是富裕。
需要主父偃筹集之后运送去新设的辽东四郡之地。
至于说匈奴人杀过来什么的,别不说长城军团的防线直接延伸过去,单单是当地的地理环境,就足够匈奴人喝上一壶。
东北这儿,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沼泽地,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湖泊烂泥地,还有就是一望无际的荒草以及树林,最为不适合骑兵机动的地形环境。
唯有当年燕国破东胡,拓地千里的时候,稍稍修整过的辽西走廊,才勉强算是能够大队通行。
匈奴人若是真的敢大举来犯,长城军团的将士们能够活生生的笑死。
只要堵住了匈奴人的退路,那来多少就得死多少!
之所以只迁徙二十万人口过去,那是因为李云泽认为无论是箕子朝鲜还是卫满朝鲜,其人丁也算是中土人士,殷商后人。
所以当地百姓的待遇,自然是与土著不同,人口匮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不过南边定好了要给刘彘的三韩之地却是有些麻烦,因为那边的当地土著自然是要安排运走,各地都缺人呢。
就算是只运男丁,也缺乏大量的青壮人口去填补空虚。
而现在大汉各地都缺乏强壮的男人,这可真是
“再命各家放奴吧。”
想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在了放奴上。
“各家各户都定好放奴的标准,数量不够的就拿他们的家族子弟去顶。总数的话,定个二十万吧。”李云泽吸了口气“谁家若是敢再行蓄奴,有爵位的先扒爵位,有钱的先罚光再论罪。”
主父偃深深的低下了头“喏~~~”
他心里想着的是,回家了就赶紧的把家中奴仆都给放走,再养下去就得养出祸端来了。
这位天子,可是个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主。
李云泽其实知道,大汉此时并不缺乏人口。
可问题在于,免税免赋之后的人口潮,还没有来得及成长起来,至少要等到他们十六岁起步。
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人口匮乏的事情了,反倒是人口太多需要生存空间,必须打仗,大打,早打,往狠了打的问题。
正好那个时候卫青彻底成熟了,霍去病这个少年豪杰,又正是意气风发要打穿天下的年纪。
这叫什么?这就叫做天命在我啊!
困难只是暂时的,而未来却是光明的。
等到大汉结束了种田与内功修炼,真正开始爆发出来的时候,别说什么匈奴,更别提什么西域诸国,就算是遥远之地的罗马,也得跪了。
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但能够提供足够充足的兵源,更加能够生产出足够支持大军横行天下的物资来。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古人诚不欺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