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李药师拍拍苏定方肩膀,微笑说道“且把这些放下,想想明日筵宴,如何宣扬击鞠吧。”
“宣扬击鞠?”
苏定方一脸茫然。
“定方啊,如你所知,历代皆将蹴鞠用于练兵,以俾增强体魄,锻炼军魂。然你是否想过,击鞠也能用于练兵?”
“将击鞠用于练兵!”
苏定方眼神一亮,但旋即却又摇头“击鞠得有足够军马啊。”然他略一寻思,眼神又恢复光亮“如今除役战马渐多,确实可以用于击鞠!”
“的是。”李药师神色郑重“武德年间战事多在中土,以步兵为主,水师次之。然则往后,却须面对塞外诸部。这次荡平突厥,主要便是倚靠骑兵。因此将击鞠用于练兵,对于日后极为要紧。”
“定方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喜形于色。
于是次日,在犒劳军礼仪仗人员的筵宴上,苏定方与薛孤吴等大谈击鞠之乐,让众人听得尽皆心痒难搔,跃跃欲试。
由此开始,击鞠逐渐取代蹴鞠,成为大唐军中最为重要的运动型娱乐。
相对于蹴鞠,击鞠的速度更快,场地更大,因此对于策略、技术、思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便比蹴鞠更高。
这种运动,可说将临阵所需的分析敌情、果断决策等能力,蕴含于赛事的电光石火之间,实是提升领导统御智识才具的绝佳方法。
数十年后,有唐一代的上层社会中,无论男女,几乎人人沉浸击鞠,难以自拔。
此乃后话,且说……
当时的李氏祖宅,乃是将近两百年前,北魏时期,李药师的高祖父李文度所创置。
祖辈显赫之世,也曾增修扩建。
然而李药王遭到除名,籍为庶民之后,便不再有能力妥善维护。
至此各处屋宇,虽不至于满目疮痍,却已颇有沧桑之态。
于是李药师在返回京师之前拨出款项,用于整建祖宅,也算是给自己六旬寿辰的一件贺礼。
整建工程自然将由李德謇主理其事,不过眼下,他须先行赶回长安,参与将作监的公事,暂时尚无法将时间精力用在这里。
这日一行人辞别乡亲,首途折返长安。
一出三原,便是郑国渠故道。
薛孤吴等都随在李药师身边,听他说故事。
郑国渠堪称旷世的伟大建设,与都江堰、灵渠合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此“郑国”并非国名,而是人名,他是战国时期韩国的水利大家。
郑国所处的时代,秦国以向东扩张为其国策。
韩、赵、魏等“三晋”紧邻其东,自然首当其冲。
赵国与秦国之间有大河为屏障,而魏国,早在魏惠王时期便修长城以御强秦。
至于韩国,在三晋中国势最弱,面对强秦只能智取。
韩桓惠王因知秦王嬴政好大喜功,便遣郑国前去游说,献策凿渠,说道凿成之后用于灌溉田亩,可使关中沃野千里。
这是韩国的“疲秦”之谋,企图使秦国将财物、人力用于国内,无暇布署东征。
当时的韩国,如同河东、关东的赵、魏、齐、燕等诸国,粮食农作皆以粟为主。
粟是极为耐旱的作物,在华北的天候地气之下自然便能生长,并不须要人工灌溉。
因此韩国认为,凿渠之举只会让秦国大兴土木,消耗国力,凿成之后却无法提供多少实质效益。
没有料到,当时秦国已自西域引进小麦,而小麦是非常须要灌溉的作物。
郑国渠凿成之后,导泾水出北山,向东流经三原等地,引入洛水,再注入渭水。
当真竟如郑国所言,灌溉田亩,调节旱涝,使得关中沃野千里,冬麦收成遽增,数十年间再无歉岁。
秦国粮仓满贮,兵民食用无虞,国势得以富强,甚至进而加速了秦国的东出。
短短六年之后,嬴政伐灭韩国。
再经九年兵燹,大秦统一“天下”。
说到这里,李药师不禁慨叹“《孙子》有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斯之谓也。我等此番能够一举荡平突厥,绝非仅凭弓刀战阵,更是三、四年来怀辑抚结、经略敌后之功啊。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尔等宜当谨记。”
薛孤吴等一同躬身称是。
李药师继续说故事。
郑国原是韩国派往秦国的密间,凿渠尚未完成,嬴政便已察觉郑国的阴谋,大怒,意欲杀之。
郑国为自己辩解“微臣初始确实为间,然而渠若凿成,于秦亦有大利。臣虽为韩国延续数年之命,却为秦国建立万世之功。”
嬴政深以为然,便允许郑国继续督导凿渠工程的进行。
不过秦国长期以来重用客卿,包括秦穆公时期虞国的百里奚、秦孝公时期卫国的商鞅、秦庄襄王至秦王嬴政时期卫国的吕不韦等,早已造成秦国宗室的不满。
郑国事件导致长久以来累积的怨忿爆发于一朝,宗室联名上书,谏请驱逐客卿,于是嬴政颁下《逐客令》。
来自楚国的李斯,也在被逐客卿之列。
他上《谏逐客书》,提出“有容乃大”的概念,以“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为主旨,论述“跨海内”、“制诸侯”的战略,剖析逐客之害以及用客之利,认为“广纳贤才”才是统一六国、成就帝业的根基。
嬴政听取其议,撤消逐客令,正式重用李斯。
并从此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为国策,终究能有大成。
说到这里,李药师再度慨叹“如今陛下不分地域、不分出身、不分族群,真正做到『广纳贤才』,方能开创『天可汗』之大业。只是……”
此时他环视薛孤吴等人,郑重说道“只是你等都是武将,而突厥,乃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各族皆有武将。你等如若放眼将来,希望能够有所成就,必须读书。惟有深入浸淫我华夏之固有文化,你等才能从根本上让外族武将难以逾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