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石曼卿、“婉约派”宗师柳永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石曼卿、“婉约派”宗师柳永(1 / 1)

(),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4、石曼卿

石延年,字曼卿,石延年的名字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也许比较陌生,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受中宣部和高教部委托,领衔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编撰的《宋代文学史》,对石曼卿都没有专门介绍。

从文学、书法两方面看,应该是不太出名。我只是读过他的两首诗,在网上也没见过他的书法作品,想是我孤陋寡闻了!但是石曼卿的名字在同时期的其他名人作品中有出现,比如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梅尧臣的《吊石曼卿》,蔡襄的《哭石曼卿》等。可见众多文人都与他交好,石曼卿的才气在当时应该是广为人知的。

诗鬼李贺写了“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名句,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做对子,看谁对得好。石曼卿对的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词性工整,平仄和谐,意境完美,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都认为这是绝对。这个小故事,也说明石曼卿不是等闲之辈。

石曼卿被写进正邪两赋,我认为他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他早年参加科举,考中进士,文凭、工作证、官服都已经发到手里了。这时有人告状,说考试有人作弊,朝廷就下令重新考试。

结果,石曼卿等几个人不及格,当时等候发榜的才子们正聚在一起喝酒,就有官差小吏追要证件和官服等。这对十年寒窗的读书人来说打击太大,有的人呆若木鸡,有的人号啕大哭。石曼卿非常镇静,若无其事地脱下了官靴、官服,上交后穿着内衣,光着脚,重新落座,继续谈笑欢饮。喝高兴了他还把几首唐诗串在一起,写了一首: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后来对于二次考试没过关的,朝廷格外开恩,也给了小官职,但石曼卿感觉耻辱,不愿上任。三十八岁的时候,他在朋友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去上班。

15、柳耆卿

他太出名了,我非常喜欢一首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把两种情感融合为一,有独自漂泊异乡的落魄,有思念意中人的缠绵,读罢回味无穷。

“伫倚危楼风细细”,只一个“危”字,便将楼台之高耸、词人之孤寂倾泻于读者面前,“细细”二字写“风”,静中有动,画面灵动起来,也为“春愁”铺垫。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由危楼之高,才得极目天涯,因词人之怨,方能黯然魂销。黯黯生天际的是春愁,触动了春愁的是春草。

“草色烟光残照里”天地之间萋萋芳草,渺小。落日余晖匆匆过客,孤单。“无言谁会凭栏意”独倚危栏不忍离去,“无言”是不想说,此时心境无需外人懂,只要在远方的你懂。

“拟把疏狂图一醉”,曹孟德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苦中作乐“图一醉”,怎知借酒消愁,愁更愁!不能团聚的快乐都是假的,好一句“强乐还无味”。

为了坚贞不渝的感情,即使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激情回荡,戛然而止,“伊”动情否?

柳永相比石延年来说,名气要大的多,《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等,很多同学都会背诵。他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江湖人称人称柳七郎。他晚年当过屯田员外郎,官场人称“柳屯田”。

我们先叫他柳三变,除了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他被写进正邪两赋,还因为科举考试。

柳三变出身于小乡宦之家,不同于甄士隐独门绝户,柳三变家族人丁兴旺。他爷爷当过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县长,生了六个儿子,而且教子有方。柳三变的父亲当过县长、市长,城乡建设和水利部副部长。柳三变的五个叔叔也都是科举出身。

十八岁的柳三变从老家到杭州求学,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都市夜生活,让他忘了自己来干嘛了。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是针对有消费能力的人来说的。年轻学子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放荡生活之中,很快就花光了盘缠。

这一年的时间,跟老爸发信息要钱的次数太多,张不开嘴了。柳三变很聪明,他在风月场里听说杭州知州孙何也喜欢流行歌曲,就写了《望海潮·东南形胜》,去碰碰运气。孙何大加赞赏,柳三变在杭州名声鹊起,找到了免费食堂。

跟着孙何混了一年,孙何工作调动要到中央作官,柳三变离开杭州,在苏州、扬州,以给青楼歌女写歌词为生。柳三变二十四岁时,来到开封,汴梁城繁华极盛超过苏杭,江南才子来了,当然要看看酒吧、夜场、KTV里有没有人唱自己的歌。

有好心的姑娘劝他考完试再来玩,柳三变不以为然,还夸下海口说定能高中,结果实力打脸,柳三变名落孙山。愤慨之下写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里面有这样两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当官儿的官服是丝绸的,彩色的,老百姓穿粗布衣,不染色,就是白衣。柳三变说像我这样的才子,就算考不上公务员,我也是没穿官服的宰相,“白衣卿相”。考不上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虚名,哪有我平时喝酒唱歌逍遥自在。柳三变就继续混在汴梁城里,继续以给歌女写新词为生,那些想快点出名的歌女卖身卖艺赚钱,争着抢着养活柳七郎,吃软饭吃到这个份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柳三变嘴上说看不起科举当官,但他家族里几乎人人都有功名,于是又考了两次,他大哥柳三复考上了,他自认为比大哥有才,还要继续努力。柳三变第四次科举,考上了。进士发榜的时候,宋仁宗临时取消了柳三变的考试成绩。

原因是早年那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写的桀骜不驯,传到宋仁宗耳朵里了,宋仁宗也喜欢音乐,柳三变新歌他也听,而且知道柳三变好作艳词。宋仁宗即位后要选拔人才,国家栋梁,对柳三变这样花天酒地的娱乐家很不满意。宋仁宗就引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把柳三变的考试成绩取消了。

据说有人为柳三变说情,向年轻宋仁宗推荐柳三变,宋仁宗回复了四个字“且去填词”,四十岁的柳三变愤而离开汴梁城,与情人告别,写了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他由水路南下,重游江南,填词为生,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五年后,他重返开封,京都繁华依旧,但物是人非,柳三变触目伤怀,前往西北,途经长安,写下《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漫游渭南,写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三变五十岁时,朝廷开恩,对科举考试放宽尺度,他怕宋仁宗看见他的名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改名柳永,字耆卿。这一次,柳永和二哥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暮年及第,喜悦不已。

据说,柳永最后死在了名妓赵香香的家里,柳永死时没有儿女在身边,也没有财产,最终,老牌歌姬谢玉英和陈师师等人凑了一些钱把他安葬,因为柳永与谢玉英曾有过一段夫妻生活,所以谢玉英为他戴上了重孝。柳永出殡的那天,满城妓女都来了,一片哀声,这就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

柳永死后,每逢清明这一天,歌妓都会相约到柳永的墓地祭拜,后来这个风俗蔓延到了国,成为了青楼的“行规”,这个日子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称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元朝的时候,就有妓女供着柳永的画像,称之为祖师爷。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国画大师倪云林(倪瓒)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7、倪云林

他跟上一集讨说的秦观一样,也是江苏无锡人,倪瓒,字泰宇,号云林子,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倪瓒是富N代,倪家祖辈在宋朝就逐步积累财富,倪瓒家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富甲一方。倪瓒有位同父异母的大哥叫倪昭奎,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有很多头衔,类似于现在的省政协常委、省道教协会主席,同时兼任知名道观的住持大法师,还被元朝皇帝封为“真人”。

元朝统治者有借助宗教来巩固统治的目的,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在汉人,尤其是江南汉人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倪瓒的哥哥不用服劳役、不用缴税,也不像正经官员那样有各种公务、要各种应酬,他不用贪污受贿,就有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而来供奉香油钱。

倪瓒父亲死的早,大哥倪昭奎抚养他长大,因此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专门为他请家庭教师,这样优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养成了倪瓒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他清高孤傲,不问政治,不管生产,自称“懒瓒”,只花钱享受,不会挣钱、不想挣钱、也懒得挣钱。倪瓒交朋友只有一个原则,只要你喜欢诗画爱干净就行了,不管你有钱没钱,反正都没他有钱。

虽然家境富裕,但倪瓒未染上纨绔子弟习的不良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藏书众多,经、史、子、集、佛法、道经、名家的书、画都有。倪瓒每日在家精心研读典籍外,还要练习书法、临摹古画。有时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物都随手描绘,一方面精细地观察大自然,另一方面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之长,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倪云林有严重的洁癖。他让仆人去十几里之外的惠山上挑泉水,仆人挑水回来,发现倪云林都在家里等着,而且只用挑在前面那桶水泡茶,身后那桶水用来洗脚。有时候天阴下雨、道路泥泞,上山挑水又走那么远的路实在不容易,为了泡茶可以理解,家里井水就能洗脚,仆人理解不了,难道是老板故意整我?忍不住问原因,倪瓒的解释很简单,怕仆人在路上放屁,身后的那一桶只能用来洗脚。仆人听了心里有气又笑,这么远的路,谁能保证前后两桶水没有调换过位置?再说了那屁能不能熏到水里也有待研究。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吧!

平时生活中,餐具、衣服、家具、地板一尘不染,倪云林的文房四宝也有两个专用仆人负责管理,随时擦洗。连院里的梧桐树,也要专人每天早晚用水冲洗干净。

一天,朋友来访,酒宴之后太晚,就住下了。他怕朋友不讲卫生,别睡到半夜出了门就在院里尿啊!一夜之间,他起来三四次,看这朋友喝醉了还知道进厕所,终于可以放心睡了。

倪瓒刚躺下,忽然听见朋友咳嗽一声,又担心得一宿未眠。天亮后朋友也走了,他急忙让仆人寻找朋友吐的痰在哪里。仆人找遍每个角落也没见痰的痕迹,老板什么脾气仆人知道啊!怕挨骂,只好找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自己吐上一口。跑到老板面前报告,找到啦!倪瓒撇着嘴瞄了一眼,便恶心的捂住鼻子,往一旁躲开,命令仆人送出三里之外再扔掉。

倪云林不是假干净,他有自己的专用厕所。在地上打木桩,在木桩上用香木搭建地板和围屏,再用香草制作屋顶,香木地板上留有排便的小窟窿,地面上挖土坑,坑里填满雪白的鹅毛。他在香厕里方便,排泄物落在坑中,立即被轻盈的鹅毛盖住,闻不到也看不见,比现在熏着线香的水冲式厕所还先进,看来,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因为洁癖,倪瓒很少近女色,跟老婆在一起也特别注意卫生。但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名歌姬,人漂亮,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聊得开心,倪瓒前思后想,把歌姬带回家过夜。歌姬先洗澡,在仆人的帮助下洗了很长时间,洗完了不让上床,倪瓒头摸到脚,边摸边闻,觉得不够干净,要她再洗。又洗了很长时间,还不让上床,倪瓒再摸再闻,不放心,让歌姬好好洗洗。洗来洗去,皮都泡掉一层,天亮了,倪瓒自己睡了。

倪瓒三十岁左右,大哥倪昭奎死了,接着他母亲也死了。倪瓒悲伤不己,而且他原来依靠大哥道教地位享受的特权也没有了,倪家沦为一般的大地主。他仍然不愿放下高雅的身段管理俗事,任凭手下经营,自己广交朋友,一个字“玩”!

和尚、道士、诗人、画家都喜欢跟倪瓒交朋友。吃喝玩乐只要花钱的事,都有倪公子买单。他也是这时候认识了同时期的大画家黄公望,就是画《富春山居图》的那位画画特别慢的大师。黄公望是当时新兴道教真教中的名人,曾花十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是黄公望“浅绛山水”的杰作之一。能让比他年长很多的名画家黄公望花那么长时间给他画画,倪瓒投资不少啊!他本人也跟着黄公望加入真教,入教之后倪瓒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发展到高峰,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肃穆淡泊的特点。对后来的董其昌、八大山人影响很大。

倪瓒长子早死,次子跟他不和,五十二岁的时候,正值元末明初,社会现实跟《红楼梦》里甄士隐遇到的情况差不多,“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倪瓒自身的毛病太多,儿子看不惯他这样的败家老子,跟他分家。

反正自己也不善经营,倪瓒索性把自己的那份房屋田产部卖了,然后带着老仆人和珍贵的典籍、字画以船为家,漫游太湖。地卖了,税没交,也许倪瓒根本不知道还要缴税这回事儿,没多久在太湖边上被官府抓了,关进监狱。

吃饭的时候,狱卒一边往牢房里送饭,一边喊:“开饭了!”倪瓒让狱卒把碗举到眉毛那样高,狱卒问他,我又不是你老婆,凭什么让我“举案齐眉”啊?倪瓒说:“怕你的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大怒,把他锁到牢房里马桶旁边,受了几天罪,在朋友的帮助下,请托官员,又补缴税款,倪瓒才被释放。

他就继续过漫游生活,不料,一天在太湖边,遇到张士信。元末明初有几位江湖大哥,陈友谅、张士诚开始的时候都比朱元璋势力大,张士信是张士诚的弟弟。当年倪瓒在家使用悬空卫生间的时候,张士信给他送了很多钱,派人拿了画绢请他作画,倪瓒看不起盐贩子出身的张家兄弟,撕了花绢退了钱。如今居无定所、飘忽不定,竟然碰到张士信,也该倒霉,张士信不客气,把老头暴打一顿。倪瓒挨打时咬牙闭嘴,一声不吭,事后有人问他,是不是怕喊叫后打的更狠啊?倪瓒答道:“一出声便俗”。

倪瓒清高孤傲,不事俗务,即便挨打都不理俗人。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派多人到太湖寻访,找到倪瓒,想请他出来做官。他多次推辞,朱元璋就一请再请,后来他说:“只傍清水不染尘”,坚决不做官,朱元璋一看你是清水,你干净,我是尘,我脏?而且他在画上题诗落款只用天干地支纪年,不用洪武纪年,得罪了朱元璋。

关于倪瓒的死因,有两种版本,一说他临终前患痢疾,七十多岁的老头,死的时候臭不可闻。另一种说法,说他是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的。

倪瓒跟前几集说过的许由一样,是逃避做官的,讨论过的其它秉正邪两赋而生的名人,都有官场经历,或者为能做官而努力过,但倪瓒根本对仕途经济不屑一顾,在这一点上,贾宝玉跟他很像。

倪瓒留下的诗词也不少,他晚年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又脱离不了现实。想不再孤独,又无法融入社会。他有诗句“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就是他漂泊生活的写照。这一句也被《红楼梦》作者化用在林妹妹的《葬花吟》里,“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最佳损友唐伯虎、祝枝山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8、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写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来被改编成《唐伯虎点秋香》,很多朋友对唐寅印象深刻也是因为周星驰先生,现实中的唐伯虎并不是娶了八位表妹又点到秋香的富家公子。从画像上看,唐伯虎长的绝对没有周星驰好看。郭德纲老师也说他看过唐伯虎的画像,就是个满脸胡子的胖子,长得还不如郭老师自己。总之,唐伯虎一点儿都不帅,更不是富二代!

他最多算是小康家庭出身,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是作生意的,有些积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很强,“士农工商”,商人社会地位还不如手工业者,通过读书学习,商就能变成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士。唐广德心想我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好好读书,辛苦做生意,我是挣钱的,人家是上门收钱的,如今也攒了点钱,得供儿子学习,将来也弄个公务员当当,有钱有势、光宗耀祖。

唐寅还算争气,十六岁考了苏州府试第一名,有了秀才身份,跟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电影里叫“江南四大才子”。唐寅十八岁成亲,作为读书人“修身、齐家”都完成了,就等着“治国、平天下”。

谁知道唐伯虎二十四岁本命年一过,他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突变。这一年他父亲去世,不久他的母亲也走了,死神却没有走,接着唐寅的妹妹病死,真是一天比一天惨。最后妻子难产,把肚里的孩子一起带走了。唐伯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停的办葬礼,办到家里只剩他和弟弟唐申,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说,谁敢比他惨啊!可惨的还在后头。

亲人相继去世,生活孤独、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守孝期间潜心读书,准备科考。守孝期满又续娶了老婆,眼看乡试就要举行,唐伯虎又出事儿了。乡试之前还有一场资格审核考试,合格者才能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唐寅在资格审核考试期间跟朋友喝酒嫖妓,被人告发,提学御史取消了唐寅的乡试资格。

后因苏州知府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唐伯虎朋友文徵明的父亲文林等人为唐寅求情,他才有机会参加乡试。二十八岁的唐寅考了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应天府统辖南直隶,相当于现在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的高考第一。人生大起大落来的太快,真是春风吹又生啊!

唐解元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放纵生活,老婆劝,他不听,老婆又怕他将来当了大官,三妻四妾不要自己,毕竟能有好的物质生活也是一辈子,就忍气吞声,不敢再劝。他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也来规劝,祝枝山对唐寅说,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也劝他,他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绝交。

唐解元春风得意马蹄疾,进京参加会试,从苏州往北走,路过无锡,到了江阴。有个乡试考场上认识的人请他吃喝玩乐,那个人叫徐经,他夸唐伯虎文华,乡试中了解元、会试必定中会元,还要跟唐伯虎结伴而行。

唐伯虎当然高兴啊!徐经跟刚说过的倪瓒出身差不多,也是富N代,家里建有“万卷楼”,各种典籍、名家名作都有,徐家不仅在江阴有钱有势,在京城也有很多亲朋故旧,有徐经跟着,吃喝玩乐有徐公子买单,不但省了路费,还能结交不少人脉关系。

如今,读书的学生上名牌学校,除了有利于学本事,还可能接触到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在未来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得到同学的帮助。唐伯虎当然明白这一点,但是,有利就有害,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二场突变。

二人一进京城,除了花天酒地,其余时间,徐经就拉着唐伯虎到名人、大官和监考老师家拜访,徐经财大气粗,坐的宝马,送的厚礼,排场很大。会试结束,整个京城盛传“江阴富豪徐经花钱买了考题”,乃至整个顺天府无人不知。

朝廷下令严查,唐寅跟着徐经进了大牢。查来查去,最后,由大学士李东阳进行复审,证据不足,人从牢里放出来。因为唐寅、徐经乡试中了举人,这一次贬为小吏,当官就别想了,二人终身禁考!

徐经回家闭门读书,明孝宗死后,徐经盼望新天子大赦天下,希望再次参加科举。他说最近读《史记》,发现司马迁太伟大了,也要学司马迁到国各地去走访,然后回家著书立说。就北上顺天府,其实是想打探自己还能不能参加科举。结果又恨又病,死在京城,三十五岁。他的后代徐霞客真是超级驴友,足迹遍及如今的21个省、市、自治区,《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让唐寅当小吏,他深以为耻坚决不干,也回苏州老家,老婆爆发了,唐伯虎一看,不让我上床,还想先下手为强,在被甩之前,他先甩了老婆,休妻。两省一市第一名被终身禁考,老婆也跑了,唐寅受不了邻居们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就到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旅游了一大圈。

两年后托着病体回家,他弟弟唐申请来大夫,为他治疗了半年多,病情才有所好转,他又去吃喝玩乐。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弟弟,身体好点了,自己不知道爱惜,万一再病倒了,弟弟不管不问也难免外人笑话,于是,兄弟分了家,各过各的。

唐寅也放下了可怜的自尊,在苏州卖字画,有了钱就纵情于酒色。他发现正常的画画,来钱太慢,阳春白雪没有那么多高雅人士欣赏。刘备刘皇叔到可以考虑,但识字的人不多,写黄书的不少。想来想去,不如画小黄画,男女裸体一画出来,识字不识字都能看懂。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深入分析目标客户,精准进行市场定位。这一时期,唐伯虎的春宫图迅速占领色情市场,表现抢眼,如果上市的话最少一周涨停。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薛蟠说:“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看也白看,不几个识字!)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说:“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

薛蟠大字不识几个,但很欣赏唐伯虎的春宫图,薛蟠这样的就应该被纳入大客户管理。都说唐寅人物画具有高超的写实功力,形象准确、神韵逼真,尤其是画女人。要知道人家唐伯虎客户多、市场大,画的多!裸体画,添上衣服就是仕女图,什么线条流畅、身形婀娜,真是熟能生巧练出来的。

唐伯虎笔下穿着衣服的女人大多是孤零零的,比较出名的上海博物馆《秋风纨扇图》,太湖石边,有一女子,手持一扇,容貌姣好,但有凄婉之情。当年,班婕妤是汉成帝最宠幸的美女,宫里来了赵飞燕,班婕妤遭到冷落,犹如秋天不再使用的扇子被皇帝遗忘在角落里。

唐寅知道自己的客户大多是看小黄图看惯了的,高雅一点,薛蟠那样的就看不懂了,他在画的左上角题了一首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后来还被纳兰性德化用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唐伯虎,借秋风和扇子的关系,来感叹世态炎凉。而秋风过后被搁置不用的扇子也正是自己的命运,一个被科举体制抛弃的人,一个画小黄图为生的人,本来就被主流文人所唾弃。而自己的那帮客户,除了呆霸王薛蟠那样的大傻子什么都敢说,大多数还是悄悄的购买,毕竟上不了台面,喜欢唐伯虎春宫图这点爱好,一旦公开承认就沦为下流去了。郭德纲老师说他有时候也用批判的眼光看床上功夫片,逗大家一乐而已。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四美图》也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身穿道袍、妆容精致的四位美女,四个人在一起乍一看不孤单了,但是唐寅没用任何草木、山石、楼台、家具做点缀,还在画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薇。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说的是前蜀后主王衍妃嫔众多,每天到哪过夜靠翻牌子决定,而且他认为女人梳妆打扮的再美也还是俗人,要穿上华丽的道袍,这样看起来犹如修道的天仙,妩媚动人,用现在的话说,王衍就是个“制服控”,国家被灭的时候,他还在抱着美女道士喝酒。

《四美图》里的四个女人,沐浴梳妆,头戴莲花冠,身穿仙道衣,等待君王翻到自己的牌子,君王已经跟别的美人在紫薇宫里玩乐呢,她们还不知道,每天傍晚,照样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争芳斗艳。

唐伯虎认为自己这把秋风过后孤独的扇子还是有机会的,因为夏天还会再来,他也在等待,可夏天来的太慢,“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他为自己这种傻傻的等待感到可悲又可笑。他在苏州郊外建桃花庵,一边等待,一边自我安慰,那首《桃花庵歌》是唐伯虎淡泊名利有渴望成功的独白: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皇帝换了两三个,正经的机会没有,唐伯虎等来了人生的第三场突变。他被皇帝的叔叔宁王看中,聘请为幕僚,这次有贵人相助,一定要抓住翻身的机会。四十四岁的唐伯虎一下子年轻了很多,跟邻居朋友嘚瑟了一番,家里用不着的东西送人,风风光光的到南昌宁王府报道去了。宁王这次招聘的人可真不少,唐伯虎跟几位买过他小黄画的客户一打听,原来宁王要起兵造反。

唐伯虎不傻,必死无疑的事他不干,找宁王请病假,宁王说他没病,不准他离开南昌半步。唐伯虎也明白,自己知道的事太多,宁王不杀他都是万幸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怎么会放他出去乱说呢?他就疯了,胡言乱语,自己打自己,吃屎喝尿,在王府里裸奔,光着身子到大街上追赶妇女,宁王一看唐伯虎真有病,才放他离开。

保住了命,卖小黄画攒的那点钱也没了,而且名声更臭,灰溜溜的回到桃花庵。唐伯虎想了想,老了,得挽回点文人的尊严,玩高雅的。他皈依佛门,自号“六如居士”,在祝枝山帮助下重修桃花坞,并表示饿死也不画春宫图了,还写了《贫士吟》鼓励自己,“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高雅的卖不出去,没钱,穷得三天都没升火做饭,他在这首诗里却微笑着说:“宝宝不饿!”

咬牙坚持了一年,在祝枝山等人的推荐下,唐伯虎竟被家乡的父母官看中了,还跟着前后两任知县混日子,直到病死,这期间画了很多山水画,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都有收藏。

《春山伴侣图》是唐伯虎这一时期的佳作之一,大石块上,两个小人盘腿而坐,一人面朝正面,另一人背对观众。土坡山石,枯木残枝围在小人外圈,人物身边有老树新芽,饱含春暖之意。中部曲栏掩映,山路迂回,最右侧有小瀑布,汇入溪流。远景则为层叠的大山遮住了一块小山峰,前面山势巍峨,后面山势陡峭,再远处还有隐约山峦。笔法干净利落,景观宏大,人物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有太多经过风浪的人,成功失败之后都要窝在小小的角落里回忆。

19、祝枝山

是唐伯虎的同乡,叫祝允明,长像奇特,自己都嘲笑自己丑,右手有六根手指,故自号枝山,是明代著名书法家。

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里,陈百祥先生给观众的印象很深,他扮演的祝枝山还画了“小鸡吃米图”。而真实的祝枝山的确没有画作流传下来,但祝枝山在文学和书法方面多有建树。电影为了突出唐伯虎的风流才子形象,祝枝山成了“最佳损友”。

实际生活当中,“吴中四才子”,祝枝山是老大哥,他比唐伯虎、文徵明都大九岁,比徐祯卿大十九岁。四人中,徐祯卿最小,早年考中进士,迁居顺天府,去世的也早,关系一般。剩下三人,文徵明老实,唐伯虎和祝枝山俩人豁达任性,他俩最好。

唐伯虎12岁,在家乡已有名气,祝枝山主动拜访,以诗相赠,开始建立友谊。他陪伴了唐伯虎一生,种种变故中,他都始终不渝地体谅和推崇唐伯虎,如今苏州唐寅纪念馆内有“海内知音祝允明”一句。

祝允明也是命运不济之人,十九岁就中了秀才,参加五次乡试,考了十五年才中举人,六次参加会试都没考上。他看儿子祝续都考中进士了,于是第七次参加会试,还没考上。他才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的身份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年),当了广东兴宁县知县,第二年,唐伯虎从南昌宁王府回老家,他还出资帮唐伯虎修房子,又给唐伯虎介绍工作。嘉靖元年(1522年),祝枝山升任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枝山科举不顺,纵情放浪,唐伯虎也陪伴左右。曾有记载,二人在雨中扮成乞丐唱戏,得了赏钱便青楼买醉。还有记载,某年夏天,唐伯虎拜访祝枝山,看见祝枝山喝的大醉,赤身裸体挥毫泼墨在写大字,也许是在模仿咱们前几集讲过的刘伶,天地是他家,房屋就是内裤,唐伯虎到他内裤里来了。

祝枝山一生给别人写了无数墓志铭,为死党唐伯虎写得最用心,是学者们研究唐伯虎生平的重要依据。明嘉靖四年(1525年),祝枝山65岁,退休两年多,看病吃药,生活拮据。他天生傲气不愿接受施舍,文徵明的儿子只好在书房设置了上等纸墨,邀请祝枝山留下书法。祝枝山酒足饭饱,乘兴写下行草《古诗十九首》,精彩绝伦,文徵明的儿子顺利的给他数额客观的“润笔费”。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20、李龟年

前面介绍过的十九位秉正邪两赋而生的名人大多是能写会画的,他们抒发情感、引领潮流主要靠笔,也有几位爱唱的,写了新歌自己也唱,但是都不专业。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职业音乐人,后来名气太大,几乎成了唐明皇的私人音乐顾问。

李龟年唱的好,是当时公认的国第一,他还擅长作曲、编曲,筚篥、羯鼓、琵琶等乐器无不精通。遇到李龟年休息,从皇宫里出来,又会被公卿大臣请去表演,在宫里唱累了,嗓子不舒服,也照样去。他可不是怕得罪权贵,只不想冷落了粉丝们的热情,不能唱就演奏乐器。

李龟年在乐器演奏界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几位民乐演奏大师,拉二胡的陈军、弹琵琶的方锦龙、吹唢呐的刘英。说到这儿,我突然想,三四百年后,也许观众还能看到我的这段视频,也许会去找几位大师演奏的录音、录像。但是李龟年只留下了他唱过的歌词,现在叫唐诗。

李龟年极度受宠,他在洛阳奉皇帝之命建造的府邸,规模超过了一般的公侯贵族。只要李龟年在家,他家里就高朋满座热闹非凡,而且李龟年不只跟有钱有势的交朋友,登门拜访的达官显贵确实多,也有写歌词的落魄诗人、民间的歌手、舞蹈演员,只要志趣相投,李龟年不问出身门第、无论贫穷富有都能做朋友。

除了在皇宫大内陪唐明皇、杨贵妃,李龟年最常去的是唐明皇的弟弟岐王家。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王维是大才子,开元十九年,考中状元,在洛阳拜访社会名流,也去岐王府走动。李龟年当时被请到岐王府表演,玩音乐的王维被震撼到了,就把自己写一首歌词送给李龟年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听哭了,这首歌一下火遍国。在B站,听西本智实指挥,玉置浩二演唱的《秋意浓》就有那种感觉,网友们都发弹幕说“先哭为敬”,唱得包涵深情,触动灵魂。王维又专门给李龟年写了几首歌词,流传下来的有《江上赠李龟年》,后来被改名叫《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安史之乱后,两鬓斑白的李龟年流落江南,还唱过这首《相思》,你大爷就是你大爷,唱完,又哭倒一大片。

李龟年最终也客死江南,他死之前,杜甫也流落江南,两人相遇感慨万千,杜甫就写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乱世漂泊,诗一个悲凉的词也没用,只有“落花时节”四个字,举重若轻,回忆不尽、感慨无限。

21、黄幡绰

说完歌唱家,要介绍喜剧演员黄幡绰了,他入宫三十多年,专门为唐明皇表演“参军戏”。“参军”是一个官职,从前有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被告发了,皇帝就让戏子穿上官服,扮演参军,再让另一个的戏子捉弄这个贪官,就叫“参军戏”。是两个人表演的喜剧,类似于现在说相声的,逗哏戏弄捧哏,郭老师爱说,驴老师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驴老师娶的是富贵人家的小姐。

隋唐之前就有“参军戏”,到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喜剧为主,也出现了正剧和悲剧,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元、明杂剧又影响到京剧、越剧、豫剧的形成。

黄幡绰虽然是戏子,却爱开着玩笑劝谏皇帝,野史中有许多记录。有一次,黄幡绰扮演参军,演出完了,唐明皇还没尽兴,就命人将黄幡绰扔到水池里。黄幡绰在水里一沉一浮,逗得唐明皇、杨贵妃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黄幡绰像一落汤鸡一样爬上岸来。唐明皇这时还戏弄他说:“你刚才上了一趟龙王殿,是不是很开心,见到了什么新鲜事?”

黄幡绰认为这正是向皇帝进谏的好机会,一本正经的说:“我在水里的确见到了新鲜事。我见到战国时候的屈原,还跟我聊了几句呢!”唐明皇一听更来劲了,问:“他对你说了什么?”黄幡绰就笑着说:“屈原告诉我,他碰上了楚怀王这样不听忠言的昏君,才跳江自杀。如今你在英明圣主身边,怎么也落到如此下场呢?”黄幡绰这番话讽刺唐明皇这样胡闹,快成为昏君了。说得唐明皇哭笑不得,以后真的收敛了。

唐明皇统治后期嬉游无度,整天沉迷于马球运动上。宫中已经养了很多宝马良驹,还想方设法搜罗千里马。有一次,他问黄幡绰:“我想要千里马,从哪里找精通《马经》的伯乐来帮我选马呢?”黄幡绰又一本正经的说:“当今朝中三位宰相都是精通《马经》的伯乐。”

唐明皇奇怪地说:“我天天和他们讨论国家大事,只知道他们精通政事,其他学问也各有所长,有的文笔好,有的书法好,有的爱画画,却从来没有听说他们之中有会相马的。”黄幡绰笑着说:“和陛下一起打马球的宰相们骑的马,都是宝马,所以他们都是相马专家。”黄幡绰讽刺唐明皇和大臣们应当多考虑国家大事,不该整日沉溺在马球场上。这话说得唐明皇只好不再提马的事。

黄幡绰是个艺人,皇帝高兴时还能劝几句,劝的多了,唐明皇有心里有数,难免对他发脾气。有一次,要在宫中办音乐会,让太监召黄幡绰,黄幡绰有事没及时赶到。皇帝怒气冲冲,几次派人到处找他,黄幡绰进宫中时,听到唐明皇正在殿上击鼓。

从鼓声中,黄幡绰知道皇帝大怒,真是伴君如伴虎啊!他请求太监不要马上报告他进宫的消息。一会,鼓声徐缓多了,但仍含有杀气。鼓声中皇帝板着脸问道:“黄幡绰来了没有?”黄幡绰连连摆手,向殿上的人示意,叫他们不要说。直到一曲奏完,换奏一首新的鼓曲时,鼓声才敲几下,黄幡绰立刻进殿拜见。

唐明皇问道:“刚才干什么去了?”黄幡绰回答说:“家中有个亲戚来看我,我送他到郊外,望圣上恕罪。”这时皇帝怒气已消,一面打鼓,一面点头。太监才透露了黄幡绰早在殿门外等待的情况,唐明皇追问黄幡绰为什么早就来了不进殿?黄幡绰解释说,他从乐音中听出了喜怒,所以等圣上怒气消时才敢进来。唐明皇严厉的说了一句:“我的心事,岂有让你这个优伶奴婢知晓的道理。”也没再过多责备黄幡绰。

一种说法,安史之乱中黄幡绰被迫为安禄山表演,平叛后有罪被杀,另一种说法,黄幡绰南逃,跟李龟年一样,客死江南。

22、敬新磨

敬新磨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宫廷戏子,也是表演戏剧的。后唐皇帝唐庄宗跟唐明皇一样,是票友,唱歌跳舞,有时候粉墨登场跟优伶一起表演。一次,唐庄宗表演时高声呼喊“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李天下正是他给自己起的艺名,他自己喊自己,有戏剧效果,但这样呼喊,别人都不敢回答。

敬新磨跑到他面前,打他耳光,当然是轻轻的打。皇帝脸色大变,侍卫和其他戏子们一起把敬新磨按住,敬新磨说“治理天下者只有皇帝你啊,还想呼喊谁呢?”当时国家分裂,唐庄宗也想治理天下,艺名李天下,被敬新磨解释成治理天下,皇帝就反怒为笑,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给了他很丰厚的赏赐。

后唐庄宗喜欢打猎,每次都踏坏庄稼,又一次皇帝出城打猎,中牟县令上前劝谏皇帝,说老百姓种地交粮,皇帝大臣才有吃有喝,士兵才有军粮,可以开疆扩土、保卫国家,要善待百姓,不能毁坏庄稼。唐庄宗正在兴头上,立即大怒,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命人将县令拉下去砍头。

这时候敬新磨跳了出来,对着中牟县令唱,进行戏剧表演,歌词大意说:“你是皇帝任命的县令,难道不知道皇帝喜欢打猎吗?为什么还要放纵农民在这种庄稼,给朝廷缴什么税赋啊?应该让县里的农民挨饿,把地空出来,让皇帝纵横驰骋、自由飞翔,你真是罪该万死!”他唱一句,其他戏子也跟着唱一句。唐庄宗大笑,就放了中牟县令。

皇帝回头想想,这敬新磨救了县官和农民,自己昏庸暴虐,敬新磨却落了好名声。不久,就有人告敬新磨收受贿赂,皇帝非常恼怒,从此敬新磨就在历史上神秘的消失了。欧阳修评价说,当时宫廷里的优伶中只有敬新磨是没有恶评的,欧阳修离敬新磨生活的时代很近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成都名妓薛涛、苏轼侍妾王朝云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因为卓文君咱们在第六集里说过,红拂女咱们在第十一集里提过。崔莺是《莺莺传》和《西厢记》里的主要人物,她跟贾宝玉、林黛玉关系密切,等到相关回目里去讨论。本文只介绍剩余的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薛涛和朝云。

25、薛涛

薛涛的父亲在长安当官,他把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他为人正直,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谪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搬到了遥远的成都。没过几年,他就命丧黄泉。

薛涛年仅十四岁,母女二人陷入经济困境。薛涛父亲留下的一点积蓄很快就花光了,不得已,在十六岁时凭借颜值和才艺,薛涛成了一名营妓。

打仗是拼命的事,不能带着老婆上战场,平时军营生活中也难免有压抑的情绪,所以在很早以前就有营妓,营妓被统治者用来笼络高级将领,同时被高级将领用来笼络下属,还能用来奖励立功的士兵。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把设营妓作为一项制度定了下来,之后的南北朝、唐、宋一直沿用。在营妓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官妓,有些时期官妓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唐、宋官场应酬宴会,都有官妓侍候,明代隶属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朝初期把这个制度废除了。

官员和妓女,本来是社会地位悬殊的两种人,但是,历史上,这两种人的关系非常紧密。朝廷设营妓、官妓,有问罪家抄家后女眷入妓的,也有孤儿从小培养入妓的,还有营妓的女儿继续当营妓的。这些女子颜值高、身材好是基础,为了迎合文官们的需要,必须学诗书琴画等。有不少朝代明文规定,朝廷官员不能进民间青楼,只能招官妓,苏东坡等人也经常出入官妓场所。“乌台诗案”发生后,苏东坡被捕,还有一位官妓替他四处奔波。

薛涛不仅美貌,才艺、文辞和见识,都是她的强项,又有在首都生活的经历。如今,身在成都娱乐场里,很快就被中央外放的高官看中了,使得她与当时许多名人都有来往,白居易、张籍、刘禹锡、杜牧等文坛领袖都领略过薛涛的风采。

薛涛才华比肩蔡文姬,个性更像卓文君。《红楼梦》大旨谈情,我也聊聊薛涛的姐弟恋。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文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到四川办公。咱们在第六集里提过元稹,就是为老婆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他还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到了金代,《莺莺传》被改编成戏剧《诸宫调西厢记》,元朝的王实甫又改编成了《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元稹久闻薛涛的大名,离开京城就写信约薛涛见面,刚到四川,薛涛就等在那里了,与元稹一见面,薛涛就被元稹英俊的相貌和出色的文采所吸引。31岁的元稹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41岁的薛涛认定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不惜得罪高官,推掉一切应酬,只争朝夕的投入元稹的怀抱。

从见面,到元稹调离四川,回洛阳任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最多三个月。这次网友见面,改变了薛涛的后半生,迟来爱,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那段日子,两个人流连夕阳下,牵手江水边,是薛涛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去了洛阳,虽有鸿雁传书,元稹再也没回来,薛涛能理解。往后余生,她脱下红裙,换上道袍,躲开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可惜我不会配乐,这一段该配卢冠廷的歌:“情人别后永远再不来,无言独坐放眼尘世外,鲜花总会凋谢但会再开,一生所爱隐约在白云外。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份。”

27、朝云

王朝云因家境贫寒,从小就被收养在歌舞班中,天生丽质,聪明灵巧,能歌善舞。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朋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歌舞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出场,王朝云以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引人注目。

影视剧里演的都不太真实,歌女唱罢、舞女跳完就退下去不出来了,其实她们要更衣,然后入座陪酒。王朝云退下换了装束,洗去浓妆,画上淡彩,“娥眉淡扫粉轻施,朱唇一点惹人痴”,一身素净衣裙,清新高雅,楚楚可怜,十二岁的王朝云,如尖角之小荷、空谷之幽兰陪在苏东坡身边。

阳光明媚,波光粼粼的西湖,天气突变,细雨迷蒙,酒香、菜美、人漂亮,消除了苏东坡官场沉浮的烦恼,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也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写法,明写西湖风光旖旎,暗写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心动的感觉。朝云十分仰慕苏轼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能遇到苏轼,被苏轼赎身后,以丫鬟侍女的身份进了苏家,在16-18岁时作了妾,决意追随苏轼终身。

因为王朝云跟随苏轼的时候还小,常受苏轼的指点教导,在文艺修养方面,苏轼对她影响很深。举手、投足,她都知道先生的用意,东坡所写的诗词,哪怕是轻描淡写提及往事,也会引起朝云的欢乐和悲伤。

最典型是《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被贬惠州时,年近花甲,眼看难得再有升官的机会,身边侍女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

苏轼常常让朝云唱这首《蝶恋花》,排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就哭着唱不下去了。东坡就会搂着她问原因,朝云说:“妾所不能唱,是因为‘天涯何处无芳草’啊!”这一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是劝痴情人面对感情还有机会,也是劝苏东坡面对政治前途还有机会。

不幸的是王朝云在惠州遇瘟疫,身体十分虚弱,死的时候年仅三十四岁,苏轼终生不听这首《蝶恋花》。

《红楼梦》作者通过贾雨村的嘴,把大仁大恶分类之后,又写了秉正邪两赋所生的人。这些人的命运轨迹,受先天正邪两赋秉性的影响,也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又分三类,一是“公侯富贵之家”,二是“诗书清贫之族”,三是“薄祚寒门”。

作者给我们举了27位名人的例子,有一点,我们要明白,“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这些人都是自由人,社会地位最低的也是平民。

这两集说的,“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按照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三个戏子,下九流。他们三个是男人,但身份是优伶,李龟年再出名也是戏子。古代有蓄养男宠的恶习,被蓄养的优伶本来就身份下贱,再有男同性恋下流行径的加持,往往还要背祸国殃民的锅,社会地位可想而知。《红楼梦》文本里,戏子蒋玉菡和王爷关系那么亲密,作者有间接描写,更是直接点破了蒋玉菡和贾宝玉的关系,还有比戏子更下流的秦钟。

卓文君回娘家守寡期间跟司马相如私奔,下流。红拂,小说人物,真假难辨,跟李靖自由恋爱,下流。薛涛,歌姬,下九流。崔莺莺,小说戏剧人物,跟张生自由恋爱,下流。王朝云,歌女转为小妾,下九流。

唐伯虎、柳七郎等人眠花宿柳不算下流,崔莺、红拂、卓文君,女性悄悄约会自由恋爱就受鄙视,归为戏子一类,是作者封建思想局限性的展示。这种封建思想在《红楼梦》文本里多有体现,比如,金陵十二钗正册是主子,秦可卿也在正册里,小妾、丫鬟是进不了正册的。

我们也不能要求作者完超前的反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写的《红楼梦》里已经有巨大的突破了,正如我们自己也不可能完反对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非常进步了,《红楼梦》作者当然也认为他的思想已经有巨大的进步了。还是引用伟人那一句“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步吧!

什么是秉正邪两赋而生的人?作者概括为,即“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则亦不能为大凶大恶。”他们介于大仁与大恶之间,他们又不是世间最大众化的人,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优点和缺憾。

当然了,一个人如果完美的没有缺点,就是圣人,甚至在人们心中就会变成神,是众人膜拜的对象。普通人是不会与圣人交朋友的,因为圣人只做对的事,不讲感情。再者,圣人太完美了,会另普通人自惭形秽,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优点,只做坏事,他一定是魔鬼,谁会愿意跟恶魔做邻居呢?

完美的圣人,或者十足的恶魔是很难见到的,通读《红楼梦》,别说大仁大恶,纯正纯邪的人物都极少,好像就贾环他妈没有半点正气。亦正亦邪是占大多数的,作者打破了非君子即小人的观点,宝玉的顽劣,凤姐的狠毒,宝钗的势力,黛玉的小性子,都能算是邪的一面。当然,他们也都有美的一面。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