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韵紧跑几步,一把就按住野鸡,抓住翅膀,举起野鸡就对着营地那边喊:“云海,这边有野鸡。”
云海早就想去打猎了,看到二姐在打猎,拉着王俊峰就往这边跑:“我来了!”
韩韵又细细找了一圈,在一个草棵底下,发现一个鸡窝,里边还有十多个鸡蛋呢,来的时候她也没带背篓,只得拉了衣角兜着鸡蛋了。
云海他们两个弓弩射的比韩韵准,他们碰面的时候,一个人拎了两只野鸡,一人拿着一兔一鸡了。
六个人,四只野鸡一只兔子还有十几个鸡蛋,吃一顿也够了。
“云海,还答应云涛给他抓兔子呢,这些我拿回去烤了,你们俩再看到兔子尽量捉活的啊,我烤兔子去。”韩韵接过兔子野鸡回他们暂时的营地去了。
云海他们两个正是人嫌狗烦的年纪。
好动,见到兔子野鸡就飞身一扑,玩的那是个尽兴。
待到韩韵喊他们吃饭的时候,他俩玩的满头是汗,用藤条绑了一串野鸡野兔。
再说王秋月两姐妹,运起轻功,一路平安的回到张家,到上房回了老爷子老太太,把猎狼救牛的经过讲了一遍,把老太太惊的直抽冷气。
听到有惊无险,人都没事儿,也放下心来。
“老太爷,现在山里有十几头死狼和一头死牛,还有一头伤的不轻的伤牛,我们带不回来。
我爷爷遣我们回来,让回来问问,能不能去些人帮忙抬回来,我们去的几个人力气小,带不回野牛的。”王秋月道。
“几千斤的东西,就你们几个,怎么可能拿得动。
我这就去村里找人帮忙去。”张老爷子一听两头牛,十多头狼,他急忙下地穿鞋,就要出去找人,这时就听到他的好大儿在院里喊。
“娘!我买菜回来了,没啥事儿我去大棚那边看看。”
“等会儿,别走。”
老爷子鞋也不提了,踢拉着鞋就来到院子里。
张老爷子对大儿子说:“树君,别走,你去找二十个人来,一会儿跟着上趟山,二丫头他们打了两头野牛,还有十多头狼,去人接一下。”
“啥?遇到狼了?孩子们咋样?没事吧?”该说不说的,张树君是真疼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安危,不是猎物多少。
“没事儿,没事儿!
有事儿我还能这么安稳的交代你呀?”老爷子道。
“快去找人去吧,天黑了路就不好走了。”
“这就去。”张树君说完就奔作坊去了,他得把王家兄弟两个带着,有危险也有人能应付。又去新村找了二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说明是上山干点活,大伙也都积极的随着他上山去了。
王秋月姐妹两个又拿了背篓,背了麻袋和一些绳索,到山脚下等着给众人带路。
路上张树君告诉众人说是要到山里抬些东西,等下看到合适的小树,砍几根做扁担用。
王龙王虎两兄弟出来时候都带了刀的,他们看到合适的树就砍了,一路上二十多人,人手一根。
这下人多,等到了那个山谷的时候,王老爷子带着几个孩子已经扎了两个拖板了。
其实说是拖板也勉强,就是几个密实的树枝,用藤条捆绑在一起,前边绑了藤条,等下栓在野牛身上就行。
“我的天啊!
这么多的狼,都是你们打死的?
还有野牛也是你们抓的?”众人看到边上还有一串活蹦乱跳野鸡野兔,都不敢相信,他们看到的是真的了。
“也不都是我们杀的,他们和牛群打群架,我们捡漏了而已。”韩韵道
“好了好了,都别看了,都收拾收拾,等下天黑了路不好走,也危险。”张树君可不想让他们再问来问去的,吩咐了一声,把绳子拿出来给他们用。
挑了几根粗一点点绳子留着等下拴牛用。
二十多人,把狼的四爪绑在一起,用木棍一穿,一个人挑两头狼,五个人就够了。
剩下的人把野牛分解一下,用麻袋装了,那头受伤的牛还不想杀,绑在拖板上,让几头牛拉着走。
等明后天有空了请了兽医,让兽医帮忙看看有没有救,不能救也能多过几天,肉太多一下吃不完。
二三十人的队伍,可以说是浩浩荡荡的了,等到山下的时候已经是夜幕四合,华灯初上了。
这么多肉,老宅院子也放不下,索性明天就要搬到新宅了,就直接去了那边。
进了村子,韩韵就让云海抱着答应云涛的兔子,去老宅告诉爷爷奶奶一声。
把她娘和老婶叫到新宅,等下好给这些上山的人做点饭吃。
韩韵领着王家姐妹用院子里搭好的灶台,煮了一锅牛肉,一锅狼肉。
这锅是明天做席面用的,比他们平时用的锅要大很多,两锅肉足够他们吃了。
待到吃饭的时候,新村的人不敢相信,他们头些天还是吃了这顿没下顿的人,这会儿可以大口吃肉了,在心里有加了几分感激。
有人舍不得吃,想带回去给老人孩子香香嘴儿。
“东家,我能把肉带回去吃吗?”赵大海忍不住,最先问出口。
张树君一看,都没动筷子,都惦记拿回去呢吧?
“可以,想带的就带,不想带的就在这里吃也行。”
韩韵听了他们的话,心知这些人都是有情有义的,吃口肉还惦记着家里人呢。
于是把她们刚切好的肉端了一盆过来,给每人碗里又给满满的压了一勺。
众人千恩万谢的,抱着碗拿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去了。
韩韵还是头一次来新宅呢,就各个房间看了一下。
房间里订的家具也都送来,并给安置好了,还是很满意的,她以后就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了,进出空间也能随意一些。
等韩韵他们收拾完也已经亥时了,王龙主动要求今晚在新宅守着,夜里无事时也能把狼剥皮,把牛肉解成肉块。
次日天亮,张树君和张树立哥俩就赶着马车,去各自的岳家去接人了。
巳时过后,前来恭贺乔迁之喜的人陆续上了门,先来的就是韩韵姥姥家。
一直在院里帮忙的娘几个,看到车上下来的人,纷纷拥到车前,扶着韩韵的外公,韩老八和她的姥姥下了车。
韩玉霞和自己母亲、嫂子们热络的打着招呼,嘘寒问暖的,好不热闹。
韩韵、韩梅两姐妹一左一右扶着姥姥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参观一下她们的新宅子。
韩老爷子、老太太在前边走,舅舅、舅妈在后边跟着。
他们看到张家的玻璃窗时候满脸的笑意,没有一点的贪婪和嫉妒之意,看得出这一家都是真心真意的疼韩玉霞这个外嫁女的。
“姥姥姥爷,舅舅舅妈,这回我家有地方住了,你们可得在这住几天,不能着急走。”韩韵拉着姥姥的胳膊说道。
“好,就听我外孙女的,在这住几天,住到你们烦了我再走!”老太太看见外孙女的样子,禁不住就想逗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