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一派繁忙景象,抬木搭砖,拌浆烧窑,忙而不乱。
“拜见皇上。”
司马宗大手笔,前段时间给卫建宇三万两银,让他扩建工部。.
扩建后的工部,比现在大了一半多。
包括新成立的好几个司、仓库。每个司,还有专门的试验之地。
“招人的事如何了?”
“正在招,现在搞建设,倒不用急。”卫建宇说:
“民间好的匠师不少,特别是墨家弟子,个个都是手艺高绝的匠师。”
司马宗双眼大亮,他知道墨家善于机关暗器之类的。
说白了就是工匠。只是人家的手艺,在历史上都顶顶有名。
“他们在哪里?若能来,朕可封他们为官。”
司马宗以为,他的官很值钱。
司马脩之已来这里上班,对这方面很熟悉:
“墨家在秦时,曾遭到进行朝廷剿杀,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说了个寂寞,司马宗问:
“他们为何会遭人剿杀?”
“墨家精于机关之术,对弓、弩等也十分善长。秦皇认为,会对秦构成威胁。”
司马脩之说完,卫建宇补充:
“听说秦始皇的墓,就是墨家设计。那东西是这行最大的忌讳,谁碰谁倒霉。”
司马宗双眼冒精光:
“听说秦陵中,有许多金银珍宝?华夏九鼎也在其中?”
司马宗对金银珍宝的兴趣,远小于九鼎。
传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令九州牧进贡青铜,铸造九鼎。
将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刻于九鼎上,以一鼎象征一州。
其价值,已超过传国玉玺。
司马脩之的学问更高些:
“里面的金银珍宝不少,听说始皇造的十二金人也在里面。至于九鼎下落?倒不曾听说。”
“传令,天下寻找墨家后人。朕可以发誓,绝不伤害他们。”
不说墨家那些手艺,要是能挖出秦陵之物?司马宗的军资就不用愁了。
牛吹完,司马宗说到正事:
“朕想制一物,就像织机那样的木架。中间有块板,板上刻着许多小字,印于纸上,就能成一篇文章。”
司马宗边说边比划,大家仍不是很明白,谢青青补上:
“就相当于许多章,只要涂上墨,摆好位置,印于纸上,比人抄写更方便。”
几人内行呆住,司马脩之惊喜说:
“这方法好,刻成一个个小的字章,比刻在板上更好,还能重复使用。”
司马宗惊讶了司马脩之一眼,对方在历史上一点没名气,没想到竟有如此天赋?
他出好刑部尚书的考题,史召英的字不怎么样,不敢动手。
三个老婆抄得很辛苦,于是司马宗想到印刷机。
可惜,司马宗对这些没任何天赋,只好来这里取经。
那东西不比织布机难多少,几人大为兴奋。司马脩之说:
“等会我们就着手弄,那东西不难,应该要不了多久。”
……
刑部尚书考试,第二天结果就出来。
有些人以为得泄题的刘万忠,再一次名落孙山。
一个叫李处机的黑马,脱颖而出。
李处机开始的推荐人,只有三个。
结果公布出来,司马宗得到一大堆赞扬。
“皇上提出的考试太好了,臣认为,以后官员竞争职务,都可用考试选拔。”
“如此考试最为公平。以后官员升迁,都可以考试。”
大家的脑袋总算开窍,司马宗确有搞科举之意。
全让薛谦一个人教,太过片面。放开天下,更能找到人才。
“以前朕所提科举一事,大家以为如何?”
“臣附议。”
这次的刑部考试影响并不大,这些人不同意更糟。
现在司马宗任官,几乎全用薛谦所教。
薛廉教的那些,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朝廷还管他们吃住。
再不答应,以后天下全是平民官。
“现朝廷对各州的掌控,已增强不少。就算不能全天下实施,大半州没问题。”
谢瑶问:“只是要考的官职不少,出什么题才好?”
这些事,司马宗比较有经验。为了所谓的民主,他并未回答:
“大家以为,出什么题好?”
大家的积极性突飞猛进。
“自然是四书五经上的东西,官员那么多司部,总不能全都出吧?”
“全出又何妨?那些东西,并不比四书五经难。”
说什么的都有,司马宗难得民主一回,待大家过足瘾,他才插进来:
“可每一种出些,县官所要做的东西多出些。才为官之人,多数都要下派到各县。”
科举之事,终于进入朝廷议程。
……
后宫又多了个陌生人,这次是个女人。
长得十分水灵,就是岁数有点小。小巧漂亮,有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味道。
谢青青拉着美少女开考:“陛下,你可认识她?”
司马宗借机多看几眼,虚伪说:
“有些印象,一时想不起了。”
美少女笑着拜下:“谢怜儿拜见陛下。”
“她是臣妾表妹,皇上两年前见过。”
司马宗心中一亮,虽带个表子,这是他看到的第一个小姨子。
“怪不得看着面熟,大家一家人,怜儿以后不用多礼。”
“多谢陛下。”
“臣妾好久没见到表妹,让她来玩。”谢青青介绍:
“她可是个才女,特别是算数,皇上平时算东西也挺快,你们可以切磋一下。”
听到切磋二字,司马宗失神片刻,赶忙将不该有的想法杀退。
“那好,我对算数也很爱好,我们来切磋切磋。”
还好谢怜儿没读心术,只是有点不好意思,低下脑袋:
“我哪能和陛下比?听说陛下以前用酒杯,就能推出小九宫图。”
那事现在都在传唱,司马宗引以为傲,没说真话:
“那次只是运气而已,这样吧,让她们出题,我们来比比。”
司马宗坐在谢怜儿对面,今天刘玉出去忙事了,三个裁判在中间。
王神爱念出一个侮辱智商的题:
“四十八加五十二。”
司马宗准备假装动动笔,谢怜儿回答:
“一百。”
“姐姐出的题太简单,我来出。”谢青青增加难度:
“三十八乘七十九。”
谢怜儿没动笔,拿起算盘唰唰开打。
司马宗连动手也省了,就算是个武夫,毕竟高中生,一般的心算没问题。
史召英替司马宗急:“陛下为何不开始算?”
“我也用算盘。”
司马宗拿起算盘还在算,谢怜儿那边已停手。史召英恨铁不成钢:
“你看看,人家都算完了。”
谢怜儿有点骄傲:
“也不知对不对,我的得数是三千零二,陛下的可相同?”
司马宗打算盘也不在行,几把拨到三千零二,惊讶道:
“怜儿真是利害,竟和我的一模一样。”
史召英有点护短,来一个更狠的。
“陛下你这次可要快点,臣妾念了:一百六十五加三百六十二,再乘一百四十七,”
这数字?对于只有普高的司马宗来说,再无法心算。
拿起笔,略想一会,动笔开写。
没采头就没激情,要是能让司马宗出点采头?他还能更快。
这就样也够快了,司马宗停手,谢怜儿还在算。
三女都以为司马宗放弃了,史召英走过来。
“陛下写的这些是什么?”
成功将另两人引来,谢青青更惊讶:
“看起来也不像是古时期的字,是某个地方的文字吗?”
司马宗以前一直在忙着保命,现在忙的事更多。
加上怕几女怀疑,没写过阿拉伯数字。
如今司马宗已稳如老狗,不怕任何人怀疑。
“现在的数字太复杂,我发明这种数字,更方便计算。”
司马宗一点没脸红,三女只怀疑数字的实用价值。
算盘声停止,谢怜儿问:
“陛下的得数是多少?”
“七万七千四百六十九。”
“啊!”谢怜儿惊呼一声:
“我的也是七万七千四百六十九,难道真是这样,我再算算。”
“我也来算。”
谢青青两女算完,全惊到。史召英不服:
“我们再出些题,陛下算算。”
现在成了四女齐考司马宗,十几道题出完,四女已将司马宗惊为天人。
“陛下,你发明这种数字如何计算,快教教我们。”
“将四妹她们也叫来,我一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