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烛光下,李清河进入了沉思。现在的情况无比的棘手,更是无比的恶劣。
自己现在所处在1938年8月中旬的冀东地区,现在这里正是大起义的高潮阶段,抗战的烽火在整个冀东大地燃烧。整个8月,都是抗联处于攻势,日伪处于守势的状态。
但抗联自身问题重重,再加上四纵和河北省委以及冀热辽特委的错误判断,整个9月抗联不仅没有成功开辟冀东地区的根据地,而且部队损失惨重,近万人伤亡。
再加上随着更多的伪军和日军投入了战场,日军和抗联的形势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10月中旬,经过长时间激战损失惨重疲惫不堪的抗联和四纵部队撤出冀东,但路上损失惨重,只有不到3000人撤回了平西根据地。数万人在这一战中牺牲或者逃跑,无数的将领在这次混乱中牺牲。
接下来,10月开始到39年的6月,日军进行了无数次的扫荡,原本留在冀东的5万抗日战士近乎全军覆没。李将军在西撤中途受挫后,选择回返时带的6000人最后只剩下130人,冀东烽火近乎全面失败。
随后,日军对于冀东的管控达到了一个极致,两个师团一个独立旅团被布置在冀东,再加上大批量的伪军以及北方的伪满洲国军和关东军,冀东地区的日军达到了近7万,伪军近十万。
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整个冀东地区的部队连一万人都没有,无数的将领和战士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抗日名将包将军,也在这里牺牲。
因此,遍观整个抗战,敌后战争最残酷最困难的是东北,其次就是冀东。
虽然头脑中有着系统,但李清河还是有些麻爪。这里不是土地辽阔的东北,而是较为狭窄的冀东地区。东北虽然是日军最精锐的关东军,但其战略回旋比较大,实际上方便辗转腾挪。
但整个冀东地区较为狭长,地形以大平原为主,山地和丘陵较少,对于抗联的战士们很是难受。
对面的日军以其相对于我军占据绝对的火力,在平原的野战,抗联是绝对的劣势,根本无法抗衡。实在是困难,想要成功实在是太困难。
再加上冀东日军对于抗日分子严防死守,执行保甲政策,连座制度,逼迫百姓远离抗联。很多时候抗联就这样得不到任何补给,被活生生憋死。
困难重重,麻烦重重。李清河暂时有些束手无策。至少现在,他可以确定是根本没有破局的策略。日军在这里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强,我军和日军差距非常之大,真的是困难重重。
但李清河却不相信没有任何还手余地,即使是东北抗联,再困难也都坚持到了1945年,他真不信没有破局的方法。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先前说的是自己已知的时代背景,李清河必须尽快思考接下来的步骤。
说实话,他是并不想西进和迁安地区的部队会合的。并非是说他无组织无纪律,不以大局为重。实在是接下来2个月河北省委和抗联部队自己都乱成了一锅粥,应该做的没做成,不该做的瞎做。
可以这么说,整个四纵和河北省委在这一次犯的错太大,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使得冀东原本一片大好的局面被打的全面覆灭,原本对于整个河北的布局差点因此全部崩溃。
李清河不怕死,前世从军多年,参加许多场战斗,早就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但他不想死,不想轻易的死,不想在那条5万人的行军长龙中成为日军枪下的冤魂。要知道原定5万人撤回察南根据地,最后只有不到3000人,剩下的都跑了或者死了。
当然,他也不想做逃兵。毕竟自己是军人,将各种军事条文例令深深的刻在了灵魂深处。他视战场逃跑为耻辱,要是成为了逃兵,他的尊严绝不会容许他活下去。
现在,破局成了他最困难的问题。如何实现在日军重重围困下保住冀东抗联的火种,壮大力量,还能打破日军长达大半年的大规模围剿,让冀东从日本人的手中脱离出来。
没有地图啊!李清河抓了抓头,他不是河北人,是东北人,根本就对河北省,尤其是冀东不熟悉。
这个什么卢龙县在哪他都不知道,整个冀东他就知道个秦皇岛北戴河,还有什么天津唐山,而且仅限于地名,剩下的啥都不知道。没有地图,真的一团糟。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绝对不能向西走。根据前两天的记忆,基本可以推知偷袭自己这边的至少是一个中队以上的日军,并且不排除再有至少一个团的伪军。也就是说,西边很有可能是日军的重兵集结地,撞上去绝对是死。
而且,被消灭的这个日军四人小分队日军也肯定是不会不管不顾,长时间未归队必然会引起日军的注意,寻找这四名日军的下落。自己等人必须要尽快离开,不能被日军察觉分毫。
想到这里,李清河就心中一紧,手也在不断的敲击着桌子。不过敲了两下就停了下来,自己身体还虚着呢,跑啥跑,明天让张牛和王二狗赶紧把子弹壳还有尸体都收拾好了,还能拖两天。
那么接下来,就是关于如何建立根据地,以及新兵训练的问题了。根据地的建立从来都是老大难,没有地方工作人员的帮助,根据地建立很是困难。
但整个大起义中地方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水平真的让人无法恭维,水平过于有问题。诚然,根据地的无法建立确实和上层的决策失误还有慌张有关,但地方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才是更大问题。
想到这里,李清河洒脱一笑,没有地方工作人员又能如何,他就不信他真的没有办法了。随即开始提笔,写下关于自己对于根据地建设的想法,以及对于部队训练以及农业生产工作的想法。
洋洋洒洒近十万字,厚厚一沓纸都是各种思考。上面充满了各种勾抹的痕迹,他的思路也是一变再变。毕竟前世并不是什么学者,更没有上过大学,对于抗战时期的各种历史阶段和根据地建设了解并不怎么多。
写到最后,李清河开始抓狂,差点把纸都给掀了。到现在,他才明白要掌握知识,懂得上学的重要性。上学,不仅仅学的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通过学校的学习,给人缔造一个系统的观念。而现在自己,恰好欠缺这种观念。
“好烦,就没有什么说抗战的历史书让我读一读?”李清河烦躁的抓着头,抓着抓着,忽然,他的头脑中灵光一现,立刻意识到什么,急忙放下笔,熄灯,开始睡觉。
在睡梦中,他开始使用这张卡。既然这个时空没有,那么这张卡里的时空一定会有。那么,自己干脆一边学习,一边补全自己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