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壁画之所以看起来是独立的,是因为整体没有叙事性,连不成一个故事,而且画风也略有不同。虽然从笔触看是同一人的画作,但有一幅却很像是从哪儿临摹下来的。”
“画的是什么呢?”
“呃……这些壁画集中在神像后面的墙壁上。
最左边的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女子,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不同于其他五幅的那幅。
这幅画没有背景,只是一片浅棕色泽。画中女子只画了侧身,正抬头向上仰望。她头部发丝向后梳,头顶戴圆箍形束发器,五官线条简单却也生动,秀眉凤目气质非凡。身上穿着交领右衽的深衣,像是商朝贵族女子的模样。
这幅画线条很简洁,人物形象穿戴又很像是商周时期的,整体感觉古朴生动,跟之后侧重工笔的其他五幅壁画完全不同。由此秦博士他们怀疑,这是一幅明代画工临摹的画作。不过……其代表什么含义根本看不出来。
从这一幅画之后,剩下的绘画风格完全是明代壁画特征。从工笔线条来看,属于同一人所画,并且画工技艺高超。
明朝壁画一向以构图严谨以及工精细致为特点,其绘画线条粗细有致又浓淡分明,笔力遒劲又婉转自如,用的颜料也很讲究,所以即使是历经百年岁月,壁画却并未完全褪色,依旧惊艳。
不过……这些壁画虽然保存完好,也很有研究价值,但是画作内容却很怪异,看不出想要表达什么。
我说一下第二幅壁画吧。那上面画着九条团缠在一起的蛇。
这些蛇画得相当细致,每个鳞片都清清楚楚,扭曲互缠在一起也没有杂乱无章,显得活灵活现。
比较诡异的是,这些蛇身上都散发着一层红色光芒,头上还长着很小的角,而它们缠在一起的缝隙里,隐约显露着一点痕迹,好像包围着什么东西。
像这种细节上的问题,当时是没有什么条件观察清楚的,那个地方很黑,照明设备都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大致看一下。
秦博士对这幅壁画做了简短的分析。他认为,在一些神话传说里,带着角的蛇一般都为龙,可壁画里的这种蛇又不太像龙,因为一没有龙爪,二还吐着蛇信子,蛇的特点更多一些。
而张教授说,她在《广雅·释鱼》里看到过一段描述,说有鳞为蛟龙,有翼为应龙,有角为虬龙,无角为螭龙。在一些道教古籍中也提到过长着角的蛇,这种东西被叫做‘虬褫(qiuchi)’,说是受天罚的龙所变。如果把这两种资料结合一起的话,或许壁画上的这种蛇就是道教里说的虬褫。
秦教授对此保留看法,毕竟这种资料不是出自正统古籍,是带着神话色彩不可当真的。壁画上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只能等日后慢慢研究。
接着他们去看了第三幅壁画。”
“啪1
第一盘磁带a面播完了。秦丁没犹豫什么,把磁带翻了面,他不想错过任何线索。
“可以了,您继续说。”
“呃……第三幅壁画上,画着一位仙风道骨的男人。
这画中人身材修长,披着头发,以丝织幅带裹发。他的面容很俊朗,额广足圆,眉如一字,鼻如悬胆,唇若含丹,最特别的是,两眉间还有一颗血痣。
他身上穿着一件浅棕偏白的米色大袖道袍,棕色腰带,浅黄色的内衬裙摆,一只手正探入袖中不知是取还是放。
这画中男子目光垂下,视线明显在右前方的地上,而那里有三块棱角分明的石块,两大一小,像是由一块石头开裂而成的。
这幅壁画虽然没有特别之处,但同样也让人难以捉摸,不知想表达什么。
秦博士他们又去看第四幅壁画。这幅画很抽象也很简单。画得是一座被郁郁葱葱的草木包围着的山,在山头矗立着一块独石,但是那石头却处于四分五裂碎石飞溅的样子。而那周围并无他物,这石头像是自己迸裂的。
接着是第六幅壁画,也是最为诡异的一幅。那上面只画着一只摊开掌心的巨手。那巨手形似人手,指尖却留有锋利的指甲,猛地一看又像是某种野兽的手,而那掌心里放着一块形状不太规则的石头。
秦博士说,他们看到这里的时候,第一个便与身后那尊恐怖神像联系到了一起。毕竟那神像后背伸出一只巨手,样子跟这幅壁画上的几乎一样。但即使一样,仅凭几幅壁画也还是无法拼凑出其中的关联。
而张教授则又与道称‘玄石宫’联系到了一起。因为这几幅壁画中都出现了石块,也许在展示玄石的来历。
在他们来回又看了几次之后,并没有太大进展和头绪,他们决定结束对道馆内部的考察,之后会将这些壁画移拓回所里,查阅一些资料,再对其进行研究判断。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白天,秦教授他们已经把道观大致探查了一遍,再没有新的发现了。
然后他们就去李国栋那边汇合,没想到那边有了一些进展。
李国栋在电话里跟我是这样汇报的,我大致说一下。
他们再次清点完那些汉白玉石缸后,就近在一个石缸前展开了研究。
首先他们需要确定这石缸的用途。
光从外形来看,这些石缸就是水缸的造型,但比较起来,要大出很多。
这种石缸有150公分高,加上石底座大概有190公分高了,缸体直径在140公分左右,跟故宫的防火水缸差不多,甚至还要大。
如果是用来盛水的,在这种环境里,蓄水是用来干吗呢?
老李他们发现,石缸底部有一圈石头围架,中间还留有缺口,很像是一个简易的炉灶。于是他们采集了一些缺口内部的物质,发现有疑似焚烧过的痕迹,这就更加证明了老李的猜测,这石缸从前是用来煮水的。
可煮水是要干吗,还立了这么多个。
为了进一步了解,老李他们把这些疑问先放到了一边,去对石缸外部进行观察,发现那些雕刻的纹饰真的从来没见过。
一般古代石缸的纹样纹饰非常丰富,雕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山川河流、花草鸟木、人物兽禽、民间故事都有可能,但这些石缸上面却一点都没有雕刻常规性的图案,而是刻着一些奇特的符号和纹路。
后来秦恪松博士去查看后,一下激动起来,他认为这不是纹饰,而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字。
具体是什么文字,他也不知道,但多年研究古文字的经验告诉他,这应该是一种没有被发现的文字。
当时条件不允许,想要释读这些新发现不太可能,所以暂且也搁置起来,打算出去后再研究。
老李他们在石缸外壁没有新进展的情况下,开始对石缸上面的青铜盖子进行初步探索。
让老李有些费解的是,如果石缸是用来煮水的,体积还这么大,当时为何不用一些木质竹制的盖子,既轻便又耐腐蚀。
光在制作上,这么大的青铜盖子肯定是耗时费力的,更何况有36个之多。
可当他们把盖子搬下来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那并不是盖子。”
“不是盖子?”
“嗯,不是,那是面青铜镜。”
“嘶~”(吃惊。)
“然后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怪事。
他说,搬盖子本来是让三名实习生搬,后来发现盖子居然不是很重。当时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多想,就由两名实习生去搬。
让个子不高的实习生从石缸旁边的垫脚石阶上去,另外一个实习生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不用站垫脚石,伸手扳住另一边的盖子边缘就行。
石阶上的人掀起盖子往外送,站地上的学生扣住边缘托着往下搬。
一切都挺顺利的,眼看着那个高个子实习生两手托着,马上就要搬下来了,这个时候,站垫脚石上面的那个实习生却突然怪叫一声,从石阶上跌了下来。
这把老李和周围的几个人吓了一大跳,赶快扶起那个实习生,问他怎么了。
那实习生似乎受到了啥刺激,惊魂未定,安抚了半天才敢说话。
他说,他刚才站在上面,盖子往下搬,一边翘起的时候,盖子内的一面正好对着他,突然反了下光。他意识到盖子不寻常,这一面似乎是铜镜之类的镜面,于是想确定一下,就定睛去看,结果上面闪过一个灰不拉几的影子。
他其实没太看清,镜面那边也有腐蚀锈斑,所以不太确定是不是看错了。
当时老李他们认为新手太年轻,肯定是看错了。我那个时候听了也不以为然,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只是个开端。
老李他们把青铜盖子拿下来后发现,盖子的另外一面真的是镜面,虽然锈迹斑驳,但也有部分还能映出轮廓。
这盖子居然是面青铜镜,可是,石缸上盖着这么大一面青铜镜,究竟是用来做什么呢?
大家一时想不明白,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青铜镜的背面,想通过那些纹饰先判断下年代。
这么大的青铜镜在考古界本就罕见,没想到它背面的纹饰更加古怪。
青铜镜背面纹饰随着年代的推进,发展出了各种纹饰,可这次发现的青铜镜纹饰,虽然技艺精湛,但看起来却相当恐怖。
那是密密麻麻的很多小凸起,灯光放大镜下看,居然是很多狰狞的人脸。
人脸很小,但五官却很清晰,嘴巴清一色都大张着,离近乍看下,就像是争先恐后要从黑色地狱挣脱而出的恶鬼,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武所长,除了人脸纹饰,青铜镜背面没有别的发现了吗?比如上面有没有小孔?”
“呃,这个……倒是没有发现。可能是现场太仓促还没来得及细细研究。毕竟那个地方拉电线有些困难,照明设备不是很充足,所以那会儿制定的方案,是先下去大致考察,之后再做打算的。”
“嗯,明白了。您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