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秋在项目组确实有一定的地位,但还没到不可或缺的程度。
除了经验比较丰富之外,陈平秋并未在项目中,贡献出了什么关键的技术。
当然,这些实验组的老师、学生们,并不清楚陈平秋在项目组中,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在他们的眼里,能够进入到这种神秘的项目组,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了。
“陈教授真是厉害啊!陈教授跟那个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徐佑,也是一个级别的科学家吧?”
“那個徐佑确实很厉害,不过他也不是研究材料的。在材料学领域,他跟陈教授还是没法比的。”
陈平秋闻言笑着摆了摆手道:
“别这么说,徐佑那小子还是有两下子的,不只是研究超导,材料这块他也是个专家。当然了,在经验上,他肯定不能与我们这种资深材料专家相比。当时我们做超导材料的成型实验,只有我一个人精通设备的实际操作。要不是有我在,那种材料根本就无法做成线带结构。”
陈平秋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项目团队中流砥柱的形象,似乎自己真的是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一样。
在众人的吹捧声中。
陈平秋的心情极好,仿佛自己已经登上了世界学术之巅,不停的接受着大家的敬酒。
那些不能被陈平秋直接代谢掉的酒精,作用到陈平秋的中枢系统中。
酒精抑制了陈平秋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让陈平秋逐渐失去了对边缘神经系统的控制。
在这样的状态下,陈平秋变得越来越话多了起来。
“跟你们说一个秘密吧。也不算什么秘密,未来这个是肯定会公布的。”
听到陈平秋的话,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作为学术圈的人,他们自然都对这些学术机密非常的感兴趣。
“在蓟京,马上就要建造一个公里级的高温超导电缆了。项目已经通过审核,进入到了准备阶段。估计过不了多久,这个项目就要开工了。”
陈平秋觉得,既然这是个马上要开工的项目,想瞒也瞒不住。
提前几天跟实验组里的人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感到有些吃惊。
“陈教授,是上次您说的那个202k的高温超导体吗?”一位老师问道。
这个时候,陈平秋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
“都别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有202k的高温超导体了?行了,这些你们就当不知道,你们也都被乱往外传啊。要是让我知道谁往外乱说,我可拿你们试问。”
“放心吧,陈教授,我们心里都有谱呢,肯定不会乱说的。”
本来他们还期待着,陈平秋能够再多透露一些细节。
陈平秋突然的欲言又止,让大家心里都有些失望。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不能说的。
很快,大家又继续热聊了起来。
此时,角落里的一个人,似乎有什么心事,眼神在不断的转动着。
结束了饭局之后,大家醉醺醺的从饭店中出来。
这一场下来,他们都没少喝,有的走起路来,都有些蹒跚了。
“今天大家喝得很尽兴,明天我给大家放半天假,上午都不用去实验室了。”陈平秋说道。
“谢谢陈教授!”
从饭店门口分别后。
老师们或是叫着代驾,或是打车,各自回家。
学生们则是一起拼车,回到了学校。
“陈教授太好了,不仅请我们吃饭,还特意给我们放了半天假。”
“是啊,我们明天早上就不用早起了。”
“想想陈教授能有这么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材料人,也不觉得那么苦逼了。”
回到宿舍之后,学生们都困意十足,很快都躺在床上,进入到了梦乡。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睁开了双眼,神情似乎有些挣扎。
犹豫了一会儿后,他还是做出了什么决定。
打开手机,进入了一个聊天软件,用指尖快速点击着屏幕上的虚拟键盘。
……
这一天,华国的各大主流媒体,发布了这样的一个消息:
“我国第二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于今日在蓟京动工。”
点进标题里面,关于消息的具体描述非常少。
只说明了这条高温超导电缆的长度,具有的一些意义等等。
关于这条高温超导电缆,具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超导临界温度是多少,甚至预计的输电效率等关键信息,新闻里都并没有提及。
因为新闻中所说,这是我国第二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很多人以为,这并不算是什么重磅消息,只是上一条高温超导电缆的推广而已。
但一些了解科技实事的网友们,从这个消息中,得到了一些另外的信息。
“我记得之前,我们已经研究出150k的高温超导材料了。照这样分析,这一次我们的高温超导电缆,很可能使用的是这种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啊。”
“之前魔都的高温超导电缆,导电层主要使用的材料,应该是bi2223带材。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约为110k,需要通过液氮降温,去达到超导临界温度。如果使用150k的高温超导材料,同样也需要液氮去降温,不过因为超导临界温度提高了40k,会减少一定的冷源投入,节省输电成本。”
“不知道这种高温超导电缆,在未来有多大的应用价值,总体算下来,会不会比常规电缆的成本更低。”
“建造价格肯定是要比常规电缆更加昂贵,技术相对也没有常规电缆成熟,但这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即使为了营造超导环境,需要使用冷源进行降温,但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电能损耗这点,实在是太香了。”
“如果能把高温超导电缆的技术做成熟,我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需求都不会那么急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