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大明公务员 > 第四十四章安南之战的开始

第四十四章安南之战的开始(1 / 1)

(),

第四十四章安南之战的开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时地广人稀,即便打下地方,管理成本也是巨大的,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情况下,要一些纯粹的经济利益才是最划算的。

而缅甸就是这样的。

不否定缅甸的核心地带,已经是相当繁华了。毕竟缅甸说起来也算是古印度文明辐射的一部分,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

但是除却少数地方之外,很多地方都地广人稀,被大自然分割在不同地方,派人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赔本。

这其实为什么之前大明朝廷对这里只要他们自己承认是大明的藩属就行了。

实在是朱元璋刚刚开始说,得之不足以广地。却靡费甚多,得不偿失。至于各地土司上缴的所谓贡品,大明朝廷也看不上。

从经济利益上来说,这些土司最好不给大明朝廷找麻烦。就是最大的好处了。

别的什么的,大明朝廷想都没有想过。

针对这种情况,何夕认为想打下缅甸,最好的办法,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缓战为上,速战为下。

所以,何夕最后决定,就是从南方士卒之中挑选一万多人,派到了云南,这些人都是南方人。他们对缅甸哪里的气候要适应的多。

更重要的并不是打仗,而是说服这些土司转投朝廷。

于是,一万多人,在缅甸长期作战,甚至可以说督战,领着一帮听话的土司,打另外不听话的土司,而后面的百姓,正在日复一日的修建道路。

就这样一点点的向南方蚕食。

看上去不利落,没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但是总体上来说,却也算得上顺利。最重要的是省钱。

反正不死完最后一个土司兵,大明天兵是不会下场的。而大明天兵最好的武器,其实并不是火铳火炮,而是大明生产的工业品。从南京运到前线的东西,一转手就有好几倍的价格。

足以让这些土司兵觉得买命都值了。何必需要自己动手。

须知,死一个大明士卒,那最少有一百元的抚恤金。最少了。而且死一个土司兵,朝廷账册上根本没有变化,都是土司自己去处理的。

不过,这种温吞水的打法。注定让军队很多人不满意,因为不能立功。

除此之外,好几个王爷迟迟不肯离开南京,就是不满意封地,特别是朱允通,也就是朱雄英的亲弟弟。他是看不上海外很多封地。但是对于安南,却是垂涎已久了。毕竟,安南到底曾经是中国之土,各种习俗,都是小中华之称。

在哪里生活,要比在海外白手起家,要好的多。

他岂能不插一手。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何夕对白话文的推广,促进了报业的发展。天下重新一统之后,何夕推广教育,而白话文推广最普遍的,就是报纸了。

原本的报纸仅仅存在于北京与南京,而今已经存在于几乎每一省城之中。

他看过统计数据,大明发行的报刊,已经有一千种以上了,当然了,这其中有很多苟延残喘的,几乎一口气上不来,就不在的了。

大部分都白话文。

这也让新闻界,有些不受控制的感觉,毕竟原本大明朝廷只需管理不超过十几种报纸,而今一下子有了这么多,根本管不过来。

再加上,文字这东西,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弄起来的。

而很多旧文人对何夕的新政最为抵触。而偏偏他们的文采与文学修养,是这个时代瑰宝,这些人在狂飙突进的报界,自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总之,这一件事情,发展如此之快,是各方面情况堆积在一

起的结果,

这让何夕有些苦笑不得。

何夕说道:「姚兄,你觉得我该怎么办?」

姚广孝说道:「而今,你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吗?」

何夕说道:「姚兄说得对。我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此刻的何夕,看似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但是何夕自己知道,他已经是亢龙有悔之态。

自从定国是会之后,朱雄英似乎一下子隐身了。在很多重大事务上,都不发表意见,只是尊重内阁的意见而已。

而内阁之中,自然没有人敢与何夕对抗。

何夕的权势似乎是天下人无人能及。但是实际上,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朱雄英去了面子,要了里子。

毕竟定国是会之后,朱雄英是天下人承认的天子。随着,这些与会人员回到家乡,也就大明重新稳定下来的消息传到了天下。但是一切都是朱雄英为核心的。

而不是何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在天下人的心中,皇帝与国家,这两个概念高度重合,甚至皇帝就是国家,国家就是皇帝的感觉。

忠君与忠于国家,虽然有些分别。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却是一致的。

国家稳定了,朱雄英的根底就结实了。更不要说,在军权上,何夕是对朱雄英有一定的让步的。

而且何夕而今做的事情,是一件事情很好的事情吗?

不,当家三年,狗都嫌。更何况首辅了。更何况,对天下动刀子的首辅了。

将天下重新洗牌,何夕即便注意手法,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何夕做得越多,反对何夕的人也就越多,支持朱雄英的人也就越多。

朱雄英何必要阻挡何夕?

更何况,何夕要做的事情,也是朱雄英要做的事情。

何夕前面是看不见的敌人,看似没有一个人敢公然与何夕作对,但是但凡有机会,就会有无数人冒出来,与何夕作对。就好像这一件事情来。

何夕不能有一丝弱势。

因为他一旦露出弱势,就会遇见更多的敌人。何夕很明白,他并不是没有反对者,而是大部分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都在观望而已。

一旦有人觉得,能够战胜何夕。那么事情就不好办了。

最少朝野上有一场风波。

何夕希望天下太平,最少维持到何夕完成对整个天下的改制。但是越是希望太平,就越不能退缩。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

毕竟,人都是贱骨头,最容易的就是得寸进尺。

所以,何夕就要准备打两场战事了。一场对内,一场对外了。

对外战争,就一些不安分的人,放出去咬人。毕竟大明而今最不怕的就是打仗。而今大明的武力超出整个世界一个台阶。燕王对帖木儿屡战屡胜,绝对不是帖木儿不行。

而是燕王太厉害。

同样的事情,何夕从来不觉得,大明军队对外征战会打不赢。何夕考虑的都是另外的事情。

何夕下定决心之后,立即先发制人,宣布对安南作战,拨乱反正。

何夕首先召见的就是叶沈,倒不是让叶沈挂帅,而是让他推荐一个将领。

叶沈推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明。

毕竟张明是何夕的嫡系的嫡系,在南北之战中,也有上佳的表现,现在也是一军之长了,算是高层将领,爵位已经到了子爵。

虽然不是高级爵位。但是从一个流民到子爵,仅仅有了数年时间,也算是传奇了。

在叶沈看来,打安南根本不用多少兵力,派一个军南下,足够了。

何夕对此只能是摇摇头。

叶沈还是在政治上并不敏感。

打安南,会只打安南吗?不是,而且打安南,是为了给安南皇室续命吗?也不是,那是内部的排队队,分果果。

总不好做的太过分,让自己将所有果子都摘下来。

不过,叶沈培养嫡系的想法,何夕还是支持的。

于是,以决定以张明为先锋,从陆路进攻,以方关为副,从海上进攻。方关也算是老将了,这也是他最后一战了。

他最好的年华,都在南洋了。错过了南北之战,而今身上也没有什么爵位。而且,南洋总督府而今已经收到朝廷管辖之中。

对南洋本土势力也都要一定程度的清洗,陆家不用说了。陆仲亨不在了,陆家不用怎么对付。而方家,有方乘风在,方关也不能不进行一些安抚。

将他从南洋调过来打上一仗,捞一些功劳,就可以退休了。

也算是对何夕这位当初的伙伴最后的照顾了。

张明首先投入战场,将来立下功劳,之后派出的军队,直接归入张明的指挥,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张明能立下平定安南的功绩,何夕也不介意给张明一个英国公。

不过,想要国公一个安南,有些不够。毕竟,随着大明军队实力的提升。大明武勋也越来越值钱了。灭国之功,或许在之前,值一个国公,但是在这个时代,就未必了。

军事上的时候,何夕不用多操心。对外战事,由枢密院操盘。叶沈会盯着,不大可能打败仗。

何夕操心的不是别的,应该是对内的战事,准确的来说,是对广东的清洗,何夕必须杀一儆百,对广东下狠手。

让下面的人知道,他何夕手下,可是没有少死人。不要以为这几年,安静了,就以为他何夕是吃素的。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