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近南一行人回到通化本地的分舵以后,大家都纷纷感慨:虽说苍天无眼,但有时候却也有眼。陈小宝与官府勾结,引诱我们入圈,结果自己却丢掉了性命。本来大伙儿要救的是他和李纯风二人,可是怨陈小宝自己心术不正,反被罗刹人所杀。所以这次只得将李纯风李大人救了出来。
陈近南关心此次劫刑场人员的情况,除了那两位牺牲在罗刹人枪下的兄弟,还有几个在与官兵打斗时受了些浅伤以外,其他人未有大碍。
参与劫刑场的一个本地分舵骨干成员说:“这次我们劫持刑场,对本地方的影响较大。官府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放过我们的。”
“嗯,这位兄弟说的有道理,大家外出办事小心为宜。”
“最担心的是,官府派兵勇前来搅乱,那就麻烦了。”
“怕什么,我们这里通常都有三十多个兄弟据守,就算官兵来了,难不成他们能把这里端了?”
“对了,你们当时有谁把刘子善这个叛变者给清理了?他知道这里,若会带着官兵前来,也很不好说。”本地分舵的骨干成员说道。
参与劫刑场的人互相看看,没有人应答。因为当时场面混乱,谁都没有注意到他。
刘子善现在也在忐忑不安之中,害怕天地会的人报复他。一方面又担心官府这边对他过河拆桥。
好在官府这会儿根本就无暇于他。为首的刘大人死了,上面又派了一个徐大人来通化。新官上任,既要熟悉接管县衙的内部事务,又要操心当地民生。天地会的事就暂且搁在一边。
然而天地会为朝廷所忌讳,况且前任刘大人就死于非命在此。所以徐大人来到这里,不可能对天地会置之不管。
可是怎么管呢?天地会在举国之内已经形成气候,几乎各地都有分舵。若是派兵剿灭本地的分舵,似乎手下的兵勇没有这个实力;何况官府连他们的据点都不知道,谈何剿灭?
天地会的事情成了徐大人上任后,面对的一个难题。若是管吧,有强龙难斗地头蛇之感;若是不管吧,又担心某日天地会的人在管辖地弄出聚众造反的大事。这样的话,徐大人轻则乌纱帽丢掉,重则性命难保。
徐大人将自己对天地会的拿捏不定,告之于府里的师爷。师爷对他说:“天地会其实就是一帮聚众匪徒,对于处理匪帮最好的办法,自古以来就是,招安。”
“招安?”
“对,大人。昔日宋时梁山贼寇较之现今的天地会,尤为让官府头痛。后来朝廷采取招安的方式,将梁山贼寇收为己用,了却心腹之患。现在我们也可以效尤此法,将本地的天地会招安,不失为一良策。”
“嗯,这个办法倒还可以。”徐大人想了想,说道:“若能将本地的天地会招安,既少了一个闹心的死对头,又可以使得他们为我所用。”
“大人的意思是?”
“招安这个办法不错。本地天地会的人若能投诚官府,可以委任他们治安巡逻之职。这样一来,那些市井无赖泼皮定然会收敛一些。”
“大人能够利用天地会的特点,发挥其长处,真是属高招。您要是主意已定,我即刻书写一张招安告示,派人张贴于集市。”
“行,那就写一张告示,规劝当地那些天地会的人弃暗投明,投诚官府。”
“好,只要招安成功,大人可以上奏朝廷,对其他地方的天地会组织也可推行招安。如此一来,若招安能够了却朝廷的心头之患,那朝廷定然会褒奖大人。”
师爷才思敏捷,即刻写好了告示。告示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告天地会的成员革心洗面,重新做人,官府将会委以任用。
徐大人派人把招安告示张贴在集市,立马许多人就围过去看官家的公告。其中也有天地会的人员。
看到官府招安告示的天地会兄弟回到本地分舵以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大家。一位参与劫刑场的本地分舵骨干成员骂道:“我当年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哼,现在搞这个法子了?招他鸟个安。”
大多数天地会的兄弟都不愿意招安,有的甚至很不接受;但有少数兄弟觉得招安以后,能过上平稳正常的生活。由此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大家知道总舵主陈近南也知晓此事,于是打算看看他的态度如何。
陈近南对大家说道:“我受义父郑成功之托,发展天地会,今后为反清复明出一份力量。若现在接受官府招安,那岂不是辜负了义父对我的期望。”
听他这样说,大家都知道了总舵主对官府招安的态度,三个字:不接受。
为了稳定大伙儿的心,李纯风以身说法:“我原来就是投诚满清朝廷,却不想得差点儿会被多尔衮毒死。还有就拿大家所看到的来说,本分舵舵主陈小宝投靠官府,结果又是如何呢?”
绝大多数兄弟纷纷表态,对于官府的招安,只当这是一个诱饵,不接受。
从表面上看,徐大人的招安计划落空了。
然而天地会里依然有少数意志不坚定者,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心里开始算计自己的小九九。
分舵里有一个兄弟张青山,论能力,也算得上是骨干成员。此人是武举人出身,有些拳脚功夫。几年前因为朋友打抱不平,失手打死了人,遂即逃离家乡。后来辗转来到吉林通化,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了天地会。
可是张青山对满清朝廷仍然抱有期待感,觉得接受招安才是正道。况且他曾经是一位武举人,在官府里当任过职务,亲身体验过为官吏的乐感。从他的角度来说真心话,若不是当年失手打死了人,也不会加入天地会。
得知现在徐大人张贴告示,诚招天地会的人投诚官府。且告示里说,前来投诚者,原来一切过往既往不咎,这让张青山动了心。
张青山在分舵有一些关系要好的兄弟。他私下与他们商量,对他们讲说接受招安以后的种种好处,让这些兄弟们也有了投诚官府的打算。
然而摆在张青山这些人面前的顾忌是,一旦投诚到官府那边,天地会的人大概率上是不会放过他们的。怎么办呢?
要么说服分舵的其他人,大家一起去投诚?实在说服不了,又担心日后遭其报复,那或者就干掉他们?
不行,张青山这一伙的兄弟人数不多。凭他们的实力,想摆平分舵里的其他人,不太可能。何况现在总舵主陈近南在此,人心是向着他的。他不点头,谁会在明面儿上去投诚官府?
张青山这一伙人心里咒骂陈近南,阻碍他们走招安的正道。
然而不久,老天爷给了张青山及其手下的兄弟一个时机。
陈近南得到信使送来的消息,是与义父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有关的消息。郑经接手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的台湾宝岛,本与满清朝廷是井水不犯河水,互无瓜葛。但是如今康熙命令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正准备从漳州出发,进攻台湾。郑经在信里说,希望陈近南能够组织天地会漳州分舵的成员起义,一来可以分散清军的注意力和兵力,二来可以让清军两面受敌。现在清军正准备从福建漳州出发,这样一来,遗余驻守漳州的兵力甚弱,正是组织起义的好机会。
陈近南当日对本地分舵的兄弟们说:“现在朝廷派兵从福建出发,进攻台湾,强扰老帮主之子郑经。我作为老帮主的义子,且又收到郑经的问援信,不可视而不顾。即日打算去往福建漳州,组织当地分舵的兄弟起义。你们分舵里,有愿意与我随行的吗?”
大家知道这次与总舵主同往漳州,是与当地的天地会分舵汇合,发动百姓群众起义,相助台湾的郑家汉人朝廷。但是,要面对的是现今朝廷的2万清军,200多艘战船。且听说康熙皇帝派人根据西洋技术,改良设计了新型大炮。
本地分舵的几个骨干成员没有说话,自然他们手下的兄弟也都没有说话。
似乎没有人愿意和总舵主前往漳州。
这让陈近南感觉有那么点难堪。
谁料这个时候,本打算带着自己手下兄弟去官府接受徐大人招安的张青山,对陈近南应道:“总舵主,我愿意随你去漳州。”
陈近南看了看他,微笑着说:“这次去漳州可要真的与清军打战,可不如平时劫富济贫,拦截官银一类的事情,你要考虑好。”
“总舵主,我决心已定,随你去漳州参加起义。”
“好,我们即日出发。”陈近南拍拍他的肩膀,“这次是真的上战场,你不害怕?”
“不害怕。”
陈近南微微笑了。
在去漳州的路上,陈近南对张青山说:“这次起义若能成功,定会给以满清朝廷沉重一击,又可以阻止康熙派人占领台湾。所以,这次起义非常重要。你与我去了漳州分舵,切勿将分舵地址告诉外人。这个规矩和通化分舵是一样的。”
张青山点点头,心里却另有打算。
陈近南有所不知,张青山和他同往漳州,就是为了投诚官府而争取表现…
张青山随同陈近南到了福建漳州之后,阴使神差地将漳州天地会分舵的地址处所,报告给了当地官府。他还得到一张漳州官府写给通化官家的文书,内容为天地会成员张某人洗心革面,诚意弃暗投明,云云。
张青山把此文书收叠好,放于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他打算以后回通化后,将此表示自己“弃暗投明”的证据呈给徐大人,以表接受招安的诚意。
更为可恶的是,张青山把这次漳州天地会组织号召百姓群众起义的计划与领导者都告之于官府。于是官府先发制人,根据花名册抓捕了起义领袖。起义正在筹备之中就遭到官府的镇压,漳州起义失败。
清军将领施琅率领大军攻入台湾,郑氏军队溃败如山倒,清兵不久登陆台湾。郑经自杀身亡,从此郑氏家族的领导局面在台湾落下帷幕。这也代表着由汉人统治的最后一块领土也失去了。
不久之后,满清朝廷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和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左营)、诸罗县(今嘉义),隶属于福建剩台湾岛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
漳州官府根据张青云提供的当地天地会所在地址,对本地的分舵进行了几次疯狂的剿灭。漳州分舵损失惨重,不得已与福州的分舵合并。
陈近南在与官兵打斗的时候也受了重伤,之后宿疾又发作,生命危在旦夕。
本来,漳州起义的失败,就已经让陈近南烦心,他隐隐知道内部有奸细,可是又不能断定是谁;后来又听说台湾被清兵攻陷,郑经兄弟自杀,更是让他悲伤不已。
不久,一代英雄陈近南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他遗憾的是,没有完成义父郑成功所托付“反清复明”的任务。
由于陈近南临终走得有些仓促,没有委任谁继任天地会的总舵主。而且随着他离世的消息陆续传到了全国各地的分舵,逐渐人心分散,加之又有如张青山一帮的叛变者,天地会的实力和内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满清朝廷抓住时机,收买瓦解天地会组织成员。抛出一个个诱饵:官职,财富,还有女人。
就以张青山为例,他拿着漳州官府给他开的“证明条子”,回到通化呈现给徐大人,还真的受到赏赐,得到职务。他又拉拢原本与他就是一派的兄弟投靠官府,这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兄弟都接受了招安。
随后全国各地的天地会分舵都接到朝廷的招安之请,许多人明知道这淌水深浅难测,但仍然抱着侥幸心接受了招安。
这些人心里琢磨:投靠官府吧,天地会干的事始终摆不上台面,何必提着脑袋在天地会里混呢。投靠了官府,有银子,有女人。人这一辈子,不就图个快活吗?
就这样,天地会一时之间被朝廷扰得四分五裂。还有点良心的兄弟,干脆就退隐了;有的静观其变,独善其身;也有少数可恶的,把以往与自己在天地会共事的兄弟,出卖给官府,换得银两和女人。
投靠官府的这些人彻底与天地会决裂,叛变者的身份也逐渐暴露。虽说后来这些人大多被各个分舵的兄弟清理了,但是由于他们的叛变和出卖,对天地会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
全国各地许多分舵遭到当地清兵的剿灭,秘密地址被封杀,被朝廷搞得七零八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一省府的分舵合并在一起,秘密结社,各个分舵推举出自己的分舵主。
即便如此,天地会的实力大不如以前。以致于在康熙时期,甚至雍正时期,天地会无论怎么折腾,对朝廷都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