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消息也是张询偶然听来的,他觉得柳家倒是可以一试,毕竟柳家的茶叶曾经就扬名于外。
而后柳如风便对着张询道:“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我柳如风当然愿意一试,可那些朝中的勋贵,不知能不能看得上我柳家的茶。”
此时张询也就道:“不用担心,柳兄可能忘了,当初家父还不是将茶敬献给了当时巡抚湖广的朝中大员,并且得到了那人的称赞。”
张询是在鼓动柳如风,他觉得这个的机会柳如风一定能从中赚取巨大的利益。
而后柳如风对着张询又道:“那好,既然张千总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将最好的茶奉上。”
张询一看柳如风同意了,便举起酒盅道:“好,此事由我替你打听消息,你只要将一些上等茶备好即可。”
而后张询与柳如风又详谈了一会儿后,他们便离开了酒楼。
而后张询回到了县衙中,这次胜利回到江陵县他也不能闲着,只要顾溥在湖广一日,他就要日日练军随时准备出征。
当张询走进了县衙中的正堂时,知县王长源正在等着他。接着王长源对着走过来的张询拱手道:“张千总,属下有件事需要与你商议。”
而后张询便坐下来,也就道:“有何事,就请说吧。”
接着王长源也坐在张询的一旁说道:“张千总,如今你带兵回来,是要练军吧,下官已经在城东选好了一处空地,张千总不妨去看看。”
此时张询听了,不觉十分惊喜,他没想到这个王知县竟然揣测自己的想法,这么快就替自己选好了练军场所。
于是张询便拱手谢道:“那就多谢王知县了。”
当然此时王长源也不是简单地为张询做好事,他其实还想着借张询麾下的兵一用。
这个王长源有个侄子是生意人,眼下其侄从两广地区运一批货正往江陵县而来,可如今谁都知道,湖广各地都会有乱窜的匪民侵扰,王长源其侄遇到什么危险,便想着让张询麾下的将士去迎接一趟。
于是王长源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询,而张询听了,心中暗自嘀咕着,这不是就与之前护送柳如风一样嘛。
而后张询便答应了此事,不过他又另外道:“此事一定要遮掩住,决不能让顾总兵军中的其他将领知道。”
“张千总放心吧,此事绝对不会传扬出去。”
此时王长源对着张询连忙保证道。而后王长源便辞别了张询,去处理县中的相关政务了。
而后张询正在椅子上悠闲地躺着时,便有个士卒走到他的近前轻声道:“千总,顾总兵那边来军报了。”
接着张询便直起身来问道:“是顾总兵又大捷了?”
“顾总兵亲自领军突袭都匀,大破苗民悍匪,斩首五千余级,此时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了。”
之后张询听罢,朝着此军卒说道:“顾总兵一旦北返,就会大宴诸将,到时候我也会到场,真的盼着那一天埃”
当然张询知道,到那日定会封赏诸将,而张询对自己的前途也十分的期待。
而此时柳如风回到店内后,他看到其父也到了店中。于是当柳如风走进去后,其父便问道:“风儿,刚才去哪里了?”
接着柳如风见茶店内顾客纷纭,便将其父招到了茶店的里屋中。而后柳如风略微有些激动地道:“此次如果张询能将消息打探来,我们柳家指不定能攀附上一些朝中显贵,以此获取大利。”
柳如风这么一说,柳淳安却有些不解地问道:“究竟是何事?”
接着柳如风便将张询的意思告知了其父,可柳淳安觉得其中是有一定的问题。即使此事是真的,朝廷有些大员对着顾溥叮嘱了此事,让他在湖广订购些茶回来。
可那些朝廷大员都是享受锦衣玉食的主,柳家茶水虽然享誉一时,可也是之前的事了。而此时如果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接到,那些朝廷大员觉得不好,怪罪下来怎么办?
所以柳淳安想到这里,便道:“风儿,此事为父觉得其中不是那么好办的,如果真要接手此事,还要再细细探问一下其中的情况。”
柳淳安说罢,柳如风也是认可地点了点头。
而后他与其父又走出了里屋,到前店中来招待客人。
此时柳淳安看着满店的客人心中不禁十分的高兴,这开店才不过几日,就达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柳如风此时走到一处茶桌旁,对着几位客人道:“几位客官,本店开张生意如此兴隆,全赖你们多加支持。”
接着一位客官开口道:“柳家茶店当日就声名大噪,只不过虽然后来生意衰落下去,可我们这些人依然未忘。”
此时柳如风便又道:“此次柳家茶店绝不会再重蹈之前的覆辙,请诸位客官务必相信。”
众人听了,都是纷纷点头,他们也相信柳如风的话。而此次柳家茶店开业后的茶水也属实不错,他们觉得柳如风及其父亲柳淳安依旧在此事上依旧用心。
此时柳如玉正在一张茶桌前煨茶,她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将茶壶上的端起走到一个客人的桌案前,将茶壶放到其面前。
而后她对着这位客官道:“这位客官,请用茶吧。”
接着客官对着柳如玉问道:“听说柳家茶店在江陵县中十分知名,如今一见确实不错。”
柳如玉听着此人的话,发现此人的口音不是湖广当地的人。所以她便多说道:“这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接着此人便微微笑道:“不瞒姑娘,我是从京师来的。”
柳如玉一听,又细细地打量了此人一眼,她发现此人看起来十分壮实,并且腰间带着一把短刀,像是军中的人。
于是柳如玉也就准备退下了,可此人却又突然道:“柳姑娘可能不知道,许多年以前,我是来过江陵县的,当时我就听说过柳家茶店的名声。那时我曾偶然品过你们的茶,记忆犹新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