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两张、三张摞起来,对着太阳看看。”姚舞把芙蓉的拿过来,纸张边缘对齐,对着阳光看了起来。
“哇……”庆庆大张着嘴说不出来话了。她拿着冰儿和俞嫚媛的,三张摞到一块儿。
“我看看。”俞嫚媛拿过纸,在腿上磕了磕,举起对着阳光。
“这是印的,绝对是印的。”俞嫚媛信誓旦旦。
三张纸上的所有笔画,整整齐齐的摞在一处。怎么看都像只有一张纸上写有字。
“冰儿,你来看。”庆庆以俞嫚媛手中拿过三张纸,举起让身边的冰儿看。
冰儿认真地看,然后认真地说,“这就是印的。”
“别扯这些没用的了,各拿各的好好看看,十分钟后,要求你们会背埃”宋琦开始调弦。
“十分钟?太短了吧?”姚舞把纸还给芙蓉一张。“怎么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吧?”
“现在差十分三点,你们拿着看,我先唱一遍。”宋琦抱好吉他,“三点整考试,谁不会背的,我就把谁的烧了。”
说完宋琦便唱了起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唱到这儿,吉他伴音才慢慢响起,渐渐融入低沉的歌声中。
一个身着长衣的纤弱女子,出现在音乐的幻像中,刚毅的眼神里,散发出与柔弱身躯截然相反的光芒。
当宋琦唱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众花已能看着字帖,跟着哼唱了。
一个身披铠甲的俏丽战士,骑着高头骏马,手持长鞭,在众花的脑海驰骋。
直白的歌词,配上舒缓音乐,还有宋琦的领唱,很快大家都唱了起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两只活泼可爱的卡通兔,蹦跳着跑远了。
宋琦唱完,手捂琴弦,吉他声戛然而止。
“下面我弹奏,你们跟着吉他唱,会唱的地方就唱,不会唱的地方就念。主要是记住词。”宋琦说完,吉他声响起。
大家看着词,纷纷开口唱了起来。冰儿也在唱,且唱得很认真。
当众花合唱第二遍的时候,有几朵已经不用看歌词了。
“时间到。有同学不会背的吗?请举个手让老师看看。”宋琦很有老师的风范。
空中摆动的只有姚舞的胖手。
“这位同学,哪句不会背?”宋琦问。
“老师,我知道哪句不会背,我不就会背了。”姚舞说。
“那你从头背背看,我看你背到哪儿打住了。”宋琦说着,弹响了吉他。
姚舞把拿着“答案”的手背后身后,当真背了起来。
在大家拍手打拍子的配合下,姚舞居然连说带唱把《木兰辞》完完整整的背诵了出来。
“呼,我都不知道我会背了。才十分钟。”姚舞有些激动,“宋琦,你太伟大了,你不当老师真屈才了。”
“谢谢。”宋琦说。
“他谢我?”姚舞指着宋琦,看着众花。
宋琦的感谢真心的。因为宋琦终于知道钻进身体里的白烟的尊姓了。
刘。
刚才姚舞背诵的时候,胖胖的身躯前后摇晃。在宋琦的眼中变成了一个胖胖的妇人晃动着身子,在案板上用力地擀面。
1882年8月8日黄昏。
这是方圆十数里唯一的一户人家,一间破败的茅草房里,卧室、厨房和客厅都集中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区域里。
草棚里生活着一对母女。
胖胖的女主人二十岁出头,生活在她的脸上烙下了太多、太深的印痕,一猛看上去,甚至可以用苍老来形容。如果用宋琦下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眼睛去看的话,得有四十出头。
女儿也是胖乎乎的,脸蛋看上去也就八、九岁的样子。但胸前的光景却直逼母亲。下世纪的宋琦知道,这是儿童性早熟病症。
“刘公子,见笑了。”妇人实在找不到能让孩子藏身的地方。
“魏夫人,不妨。此为经早,多喝菊花茶,以草决明切水可预防……”十几岁刘公子愣了一下,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刘公子,多谢了。郎中也曾言及,只是村人恃强,以妖惑欺我母女,以至零落至此。”妇人显然已经习以为常,脸上无任何喜怒,仍在努力地擀着薯面。
刘公子仍在发愣,小女孩走到他的后面,扯扯他的大褂。
“大哥哥,灯暗了。”女孩稚嫩的声音,将刘公子唤醒。
刘公子“氨了一声。看向光亮的来源。
小破桌上,一个破碗里,即将见底的灯油中,一截短短的棉线露出小小的一个燃烧着的火苗,斜依在碗壁上。
往上提一点,火苗会更大,灯油也耗的越多。
“小妹妹,这亮,够了。”刘公子亲昵地拉着小女孩的手。
“娘亲看不见。”在刘公子怀里的女孩说。
“娘能看见。”案板靠着土墙才能借上力,妇人背对着亮光,细细地切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