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夏商之际革个命 > 第014章 夏桀即位

第014章 夏桀即位(1 / 1)

夏桀的爸爸是发,因为夏人称“后”不称“王”,所以叫夏后发,简称后发,他还有两个名字叫惠、敬,后世书也称他为发惠或后敬。《史记·夏本纪》里称夏王是“帝”,其实那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后发的都城建立在斟寻,不远的地方就是斟灌,并称“二斟”,就是今天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斟寻村和斟灌村。

实际上,斟寻国自己有城邑,夏王的都城只是建在斟寻的地盘上,当时称为“夏邑”,“邑”的含义本是大城,这时候的意思类似“都城”,“夏邑”就是夏朝的都城。

后发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桀,次子叫耕,两个儿子都身材高大,孔武有力。

尤其是桀,相貌英俊,仪表堂堂,身材高大,雄健强壮,力大无穷,能掰断很粗的牛角,拉直铁钩,能把很粗的铁棍拧成绳索(夏代还没有铁的使用,只是古书里这么说),把很厚的青铜版折叠来折叠去,象叠纸一般,所谓“制觡伸钩,索铁歙金”,说明力大无穷。

他弟弟仲耕也是位能征惯战的猛将,而且受到高人传授,身怀异术,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烧,还会一种“雷刃之术”,会释放雷电劈人,在战场上勇猛无敌。

更特别的是,他不怕掉脑袋,被人砍掉了头,能再安上,丝毫不影响生存,所以砍头大辟之类对他毫无压力,得个外号叫“不死耕”。

据说最早会这种法术的,是黄帝之时的刑天,他觉得自己身怀异术,就造黄帝的反,提着干(盾)戚(斧),在常羊之山和黄帝约架;可惜他练的是传武,光练套路不练格斗,嘴炮牛皮哄哄,说有这奇技那神功,却毫无实战经验,搏击能力实在太差,在比武场上被黄帝一剑ko,砍掉了头。

黄帝也知道这厮有异术,能把头再接上,就用剑在地上划了一下,大地裂开,把刑天的头踢进去,又跺跺脚,裂缝合上,把刑天的头给埋了。

刑天没了头,照旧不死,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因为被上帝ko了反而出了大名,经常上热搜,还被一些公司邀请了去表演“干戚舞”,挣了不少钱。有钱了就娶了一堆老婆,繁衍出个“刑天国”,这一国的人都没头,却都能照常生活。

这种作死的法术却不绝如缕,流传到汉代,汉武帝时期的豫章太守贾雍就会这种法术,可惜没发挥好,他出郡界去讨伐贼寇,被贼寇一刀砍掉了脑袋,身子上马回营。

营中将士都跑出来看望他,贾雍的胸中发出声音说:“战斗失利,被贼寇伤害。诸位看看是有头好呢?还是没头好呢?”

下属的官吏都哭着说:“这不废话嘛,还是有头好埃”

贾雍说:“不是吧?没有头也好。”

说完,就倒地死去了。

再后来唐代的时候,虎力大仙学会了这种法术,在车迟国和孙猴子比赛砍头,可惜也没发挥好,加上孙猴子使诈,变个黄狗叼走了他的头,输了,和贾雍一样,也死了——可见这种法术比较危险,学它人都没有好下场,的确如车迟国王说的,是“寻死之路”。

桀、耕兄弟二人性格不同,桀性情暴戾,好斗好战,还好酒好吃好玩好女人;耕则是修道之人,性格相对温和,处事冷静,人缘不错。

从后发的爷爷孔甲开始,夏王室的统治力已经很弱了,诸夷多不来朝,仅仅控制着今天山东东部的部分地区,也就是东夏的地方,以夏邑为中心四周不太多的一千七百来个方国族氏,也不能完全控制,再往西,力量达不到了,所以国运已经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最明显的就是国力供应不足,连粮食都不够吃,孔甲听信了大臣的建议,要求国人少生孩子或不生孩子,减少人口。

孔甲活得年岁老大,大概接近一百岁,他去世后,儿子皋即位,皋都快八十岁了,干了三年,挂了;之后是皋的儿子发即位,也六十多岁了,而且身体有病,大概就干了七年,也死了。

他死这年,昆仑虚(也就是今天山东的泰山)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山崩地裂、渊泉沸腾,还伴随着电火闪耀、隆隆雷鸣,天空都变成了赤红的颜色——预示着夏朝的最后一位王出现了。

后发重病的时候,就派人把在东昆仑(即今天山东的沂山)当少师的太子桀叫回来,当面传位,安排后事,让大宰(又称冢宰)关龙逢为相国,大尹(又称大宗)皇图为辅,等于是两位顾命大臣。

后发驾崩之后,太子桀即位,就是夏后桀,史称夏桀。

夏桀回来即位的时候是二十九岁,以明年为元年,这一年,据说就是公元前1631年,这年夏桀正好三十岁。

很多人认为,夏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王昏君,一定混蛋糊涂得要命,其实那是理解错了,夏桀非常暴虐是不错,是因为他生性暴躁,而且很凶狠残忍,这点也和他的武士身份有关。

但是他一点都不混蛋,甚至可以说是“圣明”。他在东昆仑庠跟着高人学艺十年,没白学。

夏桀上台以后,第一次朝会,在斟寻的夏邑显宫大室。

显宫是夏后的王宫的名称,大室是古代宫中最大的宫室,又称为“宣室”,相当于现在的大礼堂,也是古帝王的朝堂,平时在这里朝会群臣、发布诏令,也可以举行祭祀、宴会、接待来宾等等。

夏桀在大室正席上的玉斗榻上坐着,手里握着金槌。群臣就在两侧坐席上,按照品位等级列坐。

玉斗榻相当于王座,做成北斗形,镶以美玉,斗柄高跷,斗杓部分就是坐榻,上面铺着席,君主就坐在上面临朝。

根据古代传说,北斗为上帝之车,运于中央,临制四向,所以人间的君主的坐榻也设计成北斗的模样,装饰以美玉,称为“璇玑玉衡”,帝王坐在上面发布政令,《尚书·舜典》里说“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就是这个意思,是虞朝传下来的制度。

金槌则相当于西方帝王的权杖,那东西据说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夏后启铸造的,本来君后是持王斧,表示重权在握。夏后启觉得斧子不好拿,掉了容易砍伤脚面子,就铸造了这个金槌,实际上是青铜造的,上面嵌着金花和美玉,也叫“中杖”,象征王权。

夏桀看看下面来朝会的五六百个方国部族,拉着脸,皱着眉。

等所属方国的诸侯朝贺完毕,退出去了,夏桀从坐席上站起来,端着金槌,迈步往外走。

群臣见君上往外走,也都急忙站起来跟着,走出大殿。

夏桀头也不回,出了大殿往东,那里是鼎台,一座高台上建造着宏大的厦屋,里面安放着九鼎,也被称为“九鼎台”。

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夏后启建立王朝之后,就命令大臣飞廉到四方山川去采集铜料,加上诸国进贡的,都运到昆吾国去统一冶炼,然后铸造了九口大鼎,一大八小,分别代表中央和八方,最大的一口龙文赤鼎代表夏后氏,居中,另外八口代表八方,按照方位围着龙文赤鼎排列在四周。

九鼎从夏代被当做权力的象征,夏亡后传到商,商亡后传到周,周亡后传到秦,“九鼎入秦”之后,就没了踪影,估计是让秦人毁掉了。

据说九鼎的很大,东周的颜率说“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那太夸张了,其实夏代的铸造技术根本铸造了不了那么大的鼎,就连殷商时期司母戊鼎(832公斤)那么大的都造不出来。九鼎中最大的龙文赤鼎秦武王与孟说一个人都能举动,说明不过二三百斤左右,根本没颜率说的那么巨大。

夏桀上了鼎台,就绕着九鼎慢慢地转圈,一个一个地抚摸。群臣都大气不敢出,跟在身后。

最后,夏桀在中间那口龙文赤鼎面前站住了,手抓着鼎耳,问相国关龙逢:“相国大人,予一人想问问,我们煌煌有夏,身居中央,以临八方,四海之内,皆我有夏之土,难道就管着这么几个方国?予一人听先考说过,我远祖黄帝之时有万国,我高祖大禹的时候‘置万国’,仅仅记录在案的就有六千多,称臣纳贡的有五千八百多个,现在来的这些,也就十分之一强,这是什么情况?”

关龙逢说:“君上,我有夏管制的四海之内,的确方国众多,说有一万个夸张点儿,可说有六七千个,还是靠谱的。问题是,自从我先王孔甲从西河迁都于斟寻,也就是从西夏迁徙到了东夏,西夏那里的数千方国已经难以节制,能节制的就是东夏的三千来个。可因为有些在山陬海澨,地处偏远,有些国族也不断迁徙,到了深山大泽之中,无法联系,还有些直接就不来称臣纳贡,故到了我先王孔甲之时,还能来的,也就一千七百多个方国。”

“一千七百多个?”夏桀用手里的金椎指指王宫大门:“那些来朝会的,最多六百出头1

“的确越来越少,”大尹皇图插话说:“君上,先王后发即位时,来朝贺的诸夷尚有一千二百三十多个,宾于王门,献其乐舞……”

“那这是怎么回事?”

“君上,其实这种情况,从先王孔甲的时候就开始了。”关龙逢说:“孔甲好田游,不修于德,武备废弛,德威不足,许多方国不肯来朝,国势日衰;至我先王后皋、后发,享国日浅,不及振作。有夏如果照此下去,恐怕就要难以为继了。复兴之希望,全在君上身上,君上勉之哉1

“勉之哉”就是要努力啊!

“哼!原来那些方国都是揍得轻了1夏桀冷笑了一声:“我为世子的时候,一直在东昆仑学艺,回来没多久,不了解情况。我只是想问问,我们的军队都在干什么?”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