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主意确实是林玉出的,但就算是他也没有真的办过报纸埃
没办法。
找别的报纸借鉴吧。
借鉴谁的呢?
坊间小报是肯定不行的了,那就只能是大契朝廷的新朝报了。
林玉捧着新朝报仔仔细细的研究了很长时间。
现如今的新朝报已经很成熟了,有好几个板块是比较固定的。
首先就是头版头条,这里一直都是新朝报的主要功能,刊登的也都是朝廷下发的政策解析。
除此之外能上头版头条的,就是些朝廷任命或是免除大员的通告了。
这个板块虽然大家都是一看而过的,真正仔细研究它的并不多,但这是新朝报最重要的功能,自然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个可以直接拿来借鉴了。
林玉大笔一挥,直言说道:“以后头版头条的位置,直接转载新朝报上对应的内容就是了。”
林玉无耻的发明了“转载”这个词语。
不过,《江南官报》也没有能力自主编写出这些朝廷大新闻,所以老老实实的转载朝廷发布的政策,一定不会是错误的决定。
接下来就是后面的几个版面了。
新朝报的第二版是燕京城本地的新闻大事,从坊间的最新消息再到文人墨客之间的雅谈,都会在这个版面上刊登出来。
燕京城中有某位大人创作出来了一首好诗,就会发表在这个版面上。
这个版面就没办法转载了,林玉只好让学院中的教书先生和学生们好好的编稿子,争取早日把这个版面给支棱起来。
新朝报中的第三版,这也是市井小民们最喜欢的一个版面了。
在这个版面上刊登着各种连载的话本。
如今顾布德的《梦西游》已经终结了,现在在这个版面上刊登的是另一部豪门兴衰的长篇话本《小楼梦》。
这部话本可是当下燕京城热度最高的作品了,不知有多少人对话本中的剧情牵肠挂肚呢。
只不过,这个《小楼梦》写的属实是有些慢,所有新潮版还增加了几个中短篇的话本来进行填充。
在燕京城有不少的百姓,他们都会将第三版给裁剪下来,然后贴在自己的小本子中,这种做法很快就在燕京城流行了起来。
百姓们把它称之为,贴书。
林玉想着,这个版面只能靠学院的人出去坊间约稿了。
江南文风本就盛行,话本也是早就在这里出现过并且一直在流行了。
林玉都想好了,如果约不到好的话本,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花钱来买。
这一版面还是很好搞定的。
再往后,第四版就是招幌了,也就是广告。
在这个版面中,新朝报是介绍了很多燕京城中带有特色的酒楼,还会偶尔介绍一些某个药铺有灵丹妙药之类的。
新朝报毕竟是朝廷的官报,翰林院也是不敢做事很出格的,这上面的招幌都是翰林院找人亲自查证过的,之后才能被选出来登报。
如果是那种江湖骗财的招幌,翰林院是绝对不会刊登在新朝报上的。
林玉看着这个版面,嘴角一下子就勾了起来。
这个版面到成为了《江南官报》最容易做的一版了。
江南的商贸可以说在大契本土都是高度发达的,想要找一些愿意做广告的铺子,那还不是说来就来?
只要考证一下,别出现虚假的宣传,这个版面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林玉也是赶鸭子上架,只能带着教书先生和学生们,匆匆忙忙的赶制出来了第一份《江南官报》。
在搜罗新闻的时候林玉发现,花河口的商人们都每天货物的交易价格很是感兴趣。
经过他的询问才得知,港口上的货物交易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甚至可以说是每天都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化很快。
有些经验老到的商人,在买货之前都会参考一下近几日的成交价格。
有了这一点发现,林玉决定要融入一些新朝报没有的东西!
他要在《江南官报》上增加一个新的板块,刊登每日港口主要货品的交易参考价。
这样一来的话,每一个来往江南的商队,最起码都要购买一份报纸吧?
而作为办报的学院,只需要找一个人每天询问一下各种商品的交易价格就可以了。
于是,第一期《江南官报》就这般问世了。
这份转载、拼凑、赶鸭子上架在加上一点广告的报纸,就这样在江南和百姓们见面了。
发出去第一版的时候林玉躲在家里待了一整天,他生怕自己办出来的报纸会被百姓们狂喷。
然而,这份报纸在江南问世后,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百姓们非但没有狂喷林玉粗制滥造,反而各个都特别的开心。
这并不是因为林玉办报纸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江南真的是太需要属于自己的报纸了。
去过燕京城的人,见到了新朝报之后,大家都很期待自己家乡也能有这样的报纸。
虽然在江南的有钱人很多,但办报纸这种事情是需要朝廷准许的,所以就算是有人私印小报,也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弄一弄,根本就不敢声张。
如果一旦引起了官府的注意,那可是要杀头的。
这次江南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官方报纸,百姓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江南官报》,单日首发两千份,一上午的时间全部抛售一空。
林玉第二天来到学院得知了这样的消息后,更是喜极而泣。
没想到他一个没落的秀才,还真就干成了这件事!
他立刻让人加紧继续印刷。
很快,第二批的一万份也在当天全部卖空了。
书院的教书先生和学生们,一个个脸上也是沾满了油墨,但各个都是展露着幸福的笑容。
卖报纸的钱,可以养活学院了!
更不要说还有铺子掌柜给的招幌钱。
至此,学院上下才知道,原来办报纸可以赚这么多钱的。
有了办报纸赚来的钱,就可以供养起江南地区其他县郡的公学院了。
不过,林玉觉得这些还是不够的。
他继续在江南治下的各个县郡,让所有的公学院都设立起了印报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