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春秋战国历史演义 > 第十三章 郑庄公大败宋卫蔡

第十三章 郑庄公大败宋卫蔡(1 / 1)

戴国人以为宋国和卫国军队来袭击戴国,紧闭城门,士兵列阵守城。孔父嘉看到后大怒,在距离戴城十里处扎营下寨,准备攻城。戴国士兵坚守城池,双方屡次交战,互有斩获,僵持在戴国城下。孔父嘉觉得形势不妙,派遣使者去蔡国请求援助。

颍考叔攻破郜城,公孙阏也已经攻破防城,都派遣士兵给郑庄公报告好消息。正在这个时候,郑庄公收到世子忽的告急文书。

郑庄公看了告急文书,不动声色命令全军班师回国。

夷仲年、公子翚等一群大臣不解,都一起到老营质问郑庄公:“现在军队士气正盛,正要乘胜追击,为什么现在班师回国呢?”

郑庄公老奸巨猾,不说宋国和卫国袭击郑国的事情,只说:“我奉命讨伐宋国,仰仗齐鲁大国的兵威,现在已经夺取了两座城池,足以当做削地之刑。所取郜城和防城,齐国和鲁国各取一个,寡人不敢要。”

夷仲年说:“郑国奉命讨伐宋国,齐国只是少效微劳,不敢接受城池。”再三谦让。

郑庄公说:“既然公子不肯接受,那两座城池就都归鲁候,以谢鲁国首功之劳。”

鲁国公子翚不推辞,拱手称谢。派遣大将分兵守卫郜城和防城两座城池。

郑庄公犒劳三军,临行前与夷仲年,公子翚歃血为盟,郑国,齐国,鲁国三国结盟,以后在军事上相互支持。

夷仲年回到齐国,拜见齐僖公,讲述攻打宋国的事情。

齐僖公说:“石门之盟,有事情互相支持。如今攻占城池,应该给郑国。”

夷仲年回答:“郑庄公不接受,全部给了鲁国。”齐僖公听了对郑庄公赞叹不已。

郑庄公在班师回国的路上又接到一封文书,文书中说宋国和卫国已经向戴国进发。

郑庄公大笑:“我就知道宋卫两国军队无能,孔父嘉又不懂用兵,我将计就计捉拿孔父嘉。”

郑庄公传令军队分为四队,给每队的将领授以计策,向戴国进发。

宋卫合兵攻击戴国,又请戴国领兵助战,三国合兵一处,满心希望一战成功。忽然有士兵报告郑国上将军公子吕带兵救援戴国,在距离五十公里处安营扎寨。

右宰丑对孔父嘉说:“公子吕是石厚的手下败将,何足畏惧?”

过了一会儿,又报戴国国王知道郑国军队来救援,已经开门迎接郑国军队进城。

孔父嘉郁闷地说:“本来这个城池唾手可得,谁知道郑国军队来救援,该怎么办呢?”

右宰丑说:“我们先按兵不动,观察城中动静再做定夺。”

两个将军正在筹划计策,忽然听到连珠炮响,再看城上都挂满了郑国的国旗。

公子吕披挂整齐,在城头大声说:“多谢三位将军相助,郑国已经占领戴国城池,再次表示感谢0

原来郑庄公设计,让公子吕假称领兵救援戴国,等戴国把郑国军队放进城里,就把戴国国王逐出城,得到了戴国军队。城中戴国士兵人困马乏,又素来听说郑国军队勇猛,不敢抵抗,都投降郑国。郑国就这样兵不血刃得到了流传几百年的戴国城池,戴国国王带着家眷投奔秦国而去。

孔父嘉看到郑庄公白占了戴国城池,怒气填胸,把手里的杯子扔在地上说:“今天我与郑国势不两立。“

右宰丑说:”这个老贼老奸巨猾,善于用兵,肯定还藏有后招,如果我们被内外夹击,情势将十分危急。“

孔父嘉说:“右宰这话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我们不用惧怕他们。”

正说话间,有士兵报告城中派人下战书。孔父嘉答应明天城下决战。

孔父嘉和卫国蔡国将军商议把三路人马一起后退二十里,预防军队之间发生踩踏冲突。

孔父嘉带军队居中,蔡国,卫国分别居左右营,各营间隔三里。

孔父嘉刚布置完毕,就听到营寨后一声炮响,火光冲天,车声震耳。士兵报告郑国军队已经到了。

孔父嘉大怒,手持方天画戟,登车准备迎敌,忽然车声全部没有了声息,火光也都熄灭了。

刚想回营,只听到左边炮声又响,火光冲天。孔父嘉出营观看,左边火光又全部熄灭,右边开始炮响连声,一片火光,隐藏在树林之外。

孔父嘉说:“这个老贼用的是疑兵之计。”马上传令三军擅自行动者斩首。

过了一会儿,左边火光又起,喊声震天。有士兵报告左营蔡国军队被劫。

孔父嘉刚出营门准备去救援,只见右边火光又起,孔父嘉带兵去右边救援,忽然一支军队杀到,话不多说,两边士兵开始互相击杀,杀了一阵,觉得不对劲,停下来说明身份,才知道是卫国军队,宋国和卫国军队合兵一处,一起回中营,发现中营已经被高渠弥占领。

宋卫军队正要退兵,左边有郑国大将公孙阏带领的军队,右边有颍考叔带领的军队,一起杀过来。

公孙阏对上右宰丑,颍考叔对上孔父嘉,两边军队一直厮杀到天亮,孔父嘉无心恋战,夺路而逃,又碰到高渠弥的军队,厮杀一阵,放弃了战车,只有二十个随从跟随,一起徒步逃跑。右宰丑阵亡。

宋卫蔡三国被郑国打败,三国的战车和士兵都被郑国军队俘获。三国之前所俘获的郑国的人畜辎重,也被郑国夺龋这都归功于郑庄公的妙计。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