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安排人写,收了稿不急着发出来,等写得差不多了,再交叉上架。”
“比方说,在京城有十个人写了十个相似又不同的故事,到时在京城上架两本,在南怀州上架另两本,在五个地方同时上架两本。”
“之后,再把京城外其他四处地方上架的书也陆续在京城上架,京城的也去其他地方陆续上架。”
“这样,就不会同时能在同一家书局出现十个相似的故事了,购买者就不会十选一去挑眩”
“在京城的购买者同时买到两本相似的书,也不会想太多,相信话本子总有相似的情况。”
“等这两本出到一半,再上一本新的,这本新的其实早在别的地方上架了。”
“就像梯队,分成五队、五地同时上架,再循环交叉补向别处。”
唐简将销售拆散再互递的方式仔细说了一遍。
墨池先生开书局多年,自然就听明白了,饶是如此也在暗叹。
唐妹妹这一张口,他又要大赚一笔了。
“正好我们家这些读书人以后不用拼命读科举书了,他们也可以继续写话本子。”
“有了以前的故事练手,如今他们也可以自己想故事,也可以来找我拿故事。”
“我手里头到是有很多想法,只不过我的精力早就不在写话本子了,以后或许也不会写。”
“正好,我卖故事点子,就像当年在镇上时那样,只不过你不用去找熟悉的人写,人手少效率慢。”
“从这些读书人里挑一批出来,他们赚点稳当工钱,你手下也多了一大批人手,合则两利。”
“你这两天不是要去会会那些读书人吗,可以留意他们的兴趣爱好。”
“有喜欢看各类书的,有喜欢看话本的,有自己也写话本的。”
“我想,他们应该愿意和大儒聊些科举以外的读书人话题。”
“墨池先生就是墨香书局东家的事儿,在读书人里已经都知道了。”
“以后他们去书局接话本订单,也不会觉得失了身份,反而觉得给大儒做事更有体面。”
“这是个心态问题,若从一开始就摆正这态度,对他们、对书局、对广大看书人都有好处。”
“甚至,你还可以从他们当中征集一些命题诗,比如以桃花为题、以梅花为题、咏荷、咏月、春游等等这类的命题。”
“说不定一天就能搞起几千首,再从中挑出一千首就成册《千家诗》。”
“给那些刚开始学诗的孩童、少年们作读物。”
“也可以每个月出一册文集、杂记、闲论,不用只固定由某一个人去写,太慢。”
“可以按篇数投稿,找一批有经验的文人去挑选成册。”
“给那些时间不多、又有才华、又有想法、又可以借机扬名再赚点小零用钱的读书人,一篇也可以出手的机会。”
“可能是个朝廷大官开个小号、可以是太学里正在苦读的学生、可以是哪家私塾有这爱好的小学童。”
“大家都顶着代名,只要书局掌握真实信息而不暴露就行了。”
“这么做是怕以后同一代名下出现不同的身份,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