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就我们自己动手吧,生产量小了,也就不怕石榴够不够了。”
“当然,在田庄上也种一些石榴,新宅子里也挑地方种上一些。”
“到时在京城里也多少能收一些石榴回来,只不过……今年怕是赶不上了。”
唐简靠在楚默云怀里,无奈地叹了口气。
“嗯,慢慢来,只要想到了就总能规划起来,咱们做的本来就是长远的事情。”
“一口吃不成胖子,总要给自己铺路实施的时间,明年、后年,火候就差不多了。”
楚默云揽着她,手指轻撩着她垂落的发丝,安慰着。
唐简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俩人到院子里去看梅花。
后天立春,此时梅花最后一批花期依然还很灿烂。
不过枝头的积雪已经渐渐融化不见,淡淡的雪色已掩盖不住红梅的芳华。
正赏着花,张春山也回来了。
俩人看大舅一脸笑眯眯地,就知道此行必然也很顺利。
不是说他们想做什么就肯定会心想事成,而是京城资源转来转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若在一座小镇上,可能一年都难得遇上一座好铺子恰好放卖,这个更看机会。
在县城,一座大宅可能放出半年也没等到人来买。
但小镇上不只那么一两间铺子,县城更不可能只有一两家大户人家。
而这里是京城。
他们买宅子、铺子,都到二街、三街了。
京城得多少户人家?多少户铺子?还有多少座衙门?
一年十二个月,来来往往的旅人很多,客栈和酒楼生意永远是最好的。
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也到处都是,因而那些做富贵生意的铺子也一直生意兴拢
还有杂货铺也是从不缺生意的。
看唐家那家杂货铺,铺面都那么大,盘下来的价钱也很高。
重新开张后,虽不是日进斗金,但也从不缺生意的。
只因京城不论哪个角落,只要有人住着就需要生活,生活必需品当然从不怕没人买。
在这样一座繁华大城里,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涌进来,也会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
宅子和铺子就成了流动快的产业。
而促成它们流动快的两大推手,就是京官和商人。
商人来去无非为利。
官员除了调任,也有降职、升职甚至丢官落罪、家道中落甚至全家获罪。
总会有大量的产业变卖,或是充公再官卖。
今天张春山去看的宅子只有一座,位于春风南二街那一边、监近明风二街的一条巷中。
那也是两宅打通的一处大宅,面积比他们这边两宅还要大得多。
而且不是背靠背的两座宅子,而是肩并肩占据了整个小巷的距离。
与青竹巷很相似,却比青竹巷的面积还要大。
最重要的是,这两座并起的大宅前头,也就是明风二街上还有两家大铺在放卖。
一家是粮行、一家是茶楼,铺头都有两层,后院也很大。
位置上与他们这边宅子和福字号三铺差不多,就在小巷那一头。
只不过巷子不深,不像他们这边是三铺与背靠背两宅,就将宅子拉长了。
那边巷子不长,也就不显偏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