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这么贵了。”
陆小鲤狠狠地扯了一把路边的野草,“新粮马上就要下来,粮食还这么涨,这是不给穷人留活路啊!”
粮食这么涨,到时候等冬季到来,湖面结冰,不知道要饿冻死多少人。
他们野码头几家因为买了地,又有了存粮,还有暖和的大房子住,这个冬天想必能安稳渡过。
可洪湖四周,不知道有多少像他们曾经打渔人。
等天气一冷,这些打渔人打不到鱼,买不起粮,连个栖身地都没有,不是活活等死?
“幸亏我们早就买了粮,现在又有了地。”
陆全低叹了一声,“不然这个冬日,怕是过不去啊!”
他们不但买了粮,还买了地。等过完中秋,天气稍微凉一些,就要开始秋种。
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明年端午前,麦子就能成熟,到时候手里就又有了粮。
只是,这世道,也不知道允不允许他们过得这么安稳。
“我听说,要好些人都在做鳝笼卖。”
提起这件事陆小鲤心里有些不大舒服,“爹,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前在我们野码头做活的,现在他们开始自己编鳝笼卖,那我们家鳝笼以后岂不是没人买了?”
“不碍的。”
陆全摆摆手,“都是穷苦人,多个手艺总能多条活路。”
陆小鲤忍不住嘀咕:“你就做老好人吧!”
“小鲤。”陆全难得对孩子严肃,“现在我们家有地有房有粮,不怕饿冻。可在洪湖边大多数的渔民都是挣一点吃一点,他们能多挣些银钱就能多买些粮,有粮了就能熬过冬天。这不是做不做老好人的事情,他们不去做鳝笼卖,别人就不做了吗?既然别人也会做,你为什么要苛求这些曾经帮我们挣钱的人放着银钱不去挣呢?试问,换了你,你能做到吗?。”
“我……”
我当然也做不到。
陆小鲤被陆全一顿说,顿时脸上又羞又燥,眼泪含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出声。
邱氏背着小五没有吭声,陆小青轻扯了陆小鲤一把,将她拉到一边,小鱼也无声地站到了陆小鲤的另一边。
只有陆飖歌走到陆全的身边故意问道:“爹,我给你的两本画册子你没忘记带来吧。”
那是她花了好几个白天晚上画出来的,送给李家姐姐们的礼物。
有陆飖歌打岔,一家人的气氛总算缓和了许多。
陆全和邱氏并排,旁边跟着陆飖歌边走边说。
陆家小姐妹三个走在爹娘的后面,慢慢慢下了脚步。
陆小青小声地安慰陆小鲤:“小鲤,你别哭,爹不是和你生气,他就是,就是心情不好。”
陆小鲤偷抹了一把泪,瓮声瓮气地回道:“我没哭,我知道爹不是冲着我的。”
何止陆全一人心情不好,整个野码头的七家今日心情都不太美妙。
李掌柜走了,鳝笼的生意停了,也不知道等李掌柜再来,这鳝笼生意还能不能做起来。
地虽然买了,可房还没有建,买种子,买农具,建房到处都要花钱。
还有红缨军消息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掉了下来。
进了蒋家坝,才发现原本热闹的镇子越发显得冷清。
眼看快要秋收,乡下的村民都在准备着秋收收割,镇上的店铺有好几家都关了门。
陆飖歌从一个铺子前面经过,只扭头看了一眼门前石阶已经积了灰尘的铺子,继续往前走。
反而是陆全,频频扭头,引得邱氏都不由地低声问了一句:“这是你给小四买的那间铺子吗?”
“嗯。”陆全点头。
就在上个月月底,李掌柜给小四介绍了一间前店后屋可以做买卖的铺子,前面店铺三间,中间夹个院子,后面正屋三间,东侧搭了间灶房。
院子不算大,却收拾的很齐整,还打了一口井。
要是在往年,这样的铺子是没人卖的。
这卖房的人还是李掌柜介绍的,是他在扬州的老乡。听说起义军要往京城去,就觉得这蒋家坝也不太安全,想着全家搬回扬州去。
李掌柜就将他介绍给了陆家,在李掌柜的促成下,原本能卖到百多两的铺子,只卖了八十八两。
能在镇上买上铺子,这件事让陆全又喜又忧。
喜得是,总算给小四置了间铺子。
忧的是,眼看起义军就要过来,好多有钱人都搬迁到别的地方,他家现在买铺子会不会出什么事情。
房子不像船,跑的时候只要划船顺水往哪里走都可以,可这房子搬不动带不走,到时候要是被起义军收缴了可如何是好。
当时,陆飖歌看着略微有些萧条的街道还安慰陆全:“没事的,爹,只要房契是我的,房子就是我的,就算是起义军也只会往大城里跑,谁还惦记乡下这点房子和地。”
说是这么说,可陆全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只觉得怀里像揣了一把火,烫得他心跳腿软。
回去的路上走路都开始晃悠,最后还是陆飖歌劝他,反正我们要去乡下住,这镇上暂时也不回来,就算起义军来,总不会跑乡下去吧。
才算把心勉强安了下来。
邱氏忍不住低声抱怨:“也不知道这铺子啥时候能开。”
花那么多钱,就让它在这里落灰,真是让人心疼。
“行了,声音小点。”
陆全看了一眼四周,见无人注意他们一家,扯了一把邱氏的衣袖,匆匆走过。
陆家在镇上买铺子的事情,除了陆全和陆飖歌只有邱氏知道。
别说那些朝夕相处的邻居,就是家里面几个孩子,陆全都没有告诉。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闷声发大财才能保平安,他可不想被人盯上。
财帛动人心,如果诱惑的代价足够大,就连陆全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熟识的人背后朝自己捅刀子呢!
镇上关门的也不止陆飖歌买下的这家铺子,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关了好几家店铺,有大酒楼也有小店铺。
这些铺子有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本地人开的,而是一些外地人来蒋家坝经营的。
红缨军要过来的消息越传越离谱,有很多富户已经等不急秋收,早早开始把一家老小送往了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