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新军的选拔从来是最难的,几乎不招收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外人,一般来说,现在新军的组成有两种,一种是地方团练几年一次的大比武夺魁的,这就自然充入新军,另外一种就是讲武堂,讲武堂招收的有知识的预备役军官,几年训练学习之后,再通过选拔考试进入新军,不是说讲武堂都可以进入新军的,还要通过十分严苛的考试,达标者才可以进入新军,这个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没有通过的第二年还可以参加一次,如果还是不能达标,那么,对不起,只能是让你另谋高就,当然,这个其他安排的职业也不算差,比如地方的军事官员,比如协领佐领或者是千总把总,这些都是八九品的武官,算起来比新军里面没有品级的士兵要强,但是讲武堂选入新军的都是担任从七品的军官之职,这里就是分别很大了,日后的机遇如果没什么大的变化,几年之后两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当然也不排除特别的例外,一个分到陕南总兵的讲武堂出身把总,把陕南的团练练的极强,在四五年前大比武的时候一举夺魁,以团练大使的身份重新进入新军,一时间轰动全军。其余的嘛,当然是一些另外的门路了,只有三个人可以特批人进新军,一个是兵部尚书,这个毫无疑问,一个是新军十二镇都总管,现在是武云迪当这个职位,都总管同意了,自然可以进,另外一个就是军机领班大臣,这个要看当这个领班大臣的权威如何,之前恭亲王不会去新军插手,所以他这个特批之权没有用过,但是现在的礼亲王也知道自己不懂军事,不能够去碰这个灰,为臣者,只有这三个人可以批,那么当然,为君者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慈禧太后的特权了,不过她也从来没有行使过这个权利,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听说过多少原本十分优秀的军队因为大肆安排私人,而彻底的堕落。但是冯子材如此说,他的儿子的确精通文字,英勇善战,可以开一个口子,“不过我丑话说到前头,入了新军,那就要从小兵做起,里头,你什么面子都顶不上用,明白吗?”
“微臣明白,”冯子材高兴的说道,“能进新军就是他天大的福气了。”
“这个福气还有呢,”慈禧太后爽朗一笑,“不仅仅是你的公子,我听奏报,知道此番大捷,萃军出力亦是很多,功劳甚大,在挖掘工事方面,颇有成效,我意,萃军现有之战士,一概并入新军。你意下如何?”
冯子材喜不自胜,跪下来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多谢太后,多谢太后!”
“怎么?把你的萃军都拉走了,你怎么还这么高兴?”慈禧太后说道,“有没有心里在偷偷骂娘?”
“不敢也决不会,”冯子材喜滋滋的说道,“微臣的权柄算不得什么,只要萃军上下有了好前程我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入了新军,自然比跟着我在广西当团练要强!原本我把他们乡下带出来厮杀为国捐躯,我就已经心有愧疚了,如今有了好前程,我只有欢喜的,见到他们进了新军,这绝对是比自己个的儿子进了要高兴,真是皇太后的天恩,这事儿我是想都不敢想的!”
听到了冯子材的话,慈禧太后不由得微微动容,“这才真是爱兵如子的冯将军啊,快快起来,你这心思寻常人是没有的,不错,入新军,对于萃军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前程,但是我却把你想左了,大公无私,这四个字,可以配得上你冯将军了。”
之后就是介绍新军的几个将领,方弘毅、李云龙、楚云飞皆在此列,新军的规矩,只要是着新军制服,就不行跪拜大礼,故此,几个都统双手垂着裤缝边,肃穆鞠躬行礼,慈禧太后站了起来,走下帅座,“很好,很好,”慈禧太后敬佩的看着这些新军高级将领们,“我虽然对着新军最是信心满满,但是旁边嘀咕的人多了,我心里自然也免不了怀疑,这是人之常情,诸君不要见怪,这个怀疑是什么,就是怀疑新军到底成色如何?离着北海之战已经过去了十年,这个十年里面,多少国家会崛起,多少军队会衰落,而多少士兵会选择离开,多少新军的战士会继续留在这里,这都是我要思考嘀咕的事情,我虽然面上从来不说新军如何,但是你们应该知道,我从来都是最支持新军的。”
这次南巡,其实对于慈禧太后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赌注,胜了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万一失败了,且不说恭亲王必然会卷土重来,而重要的是,相关国内的改革都会受挫。
发动战争不是为了什么民心,这是红果果的假话,从来民心不是做任何一样决策的根本出发点,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胜利,而为何发动战争,就是为了两点,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外。
国外自然不用多说,打压法国,就能增宽中国的发展空间。而国内,八旗的改革,难道真的以为几个人这么压一压,肃顺当一当黑脸做恶人,就可以真的解决吗?
这也实在是太天真了。
只有发动战争,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将改革的怨言用胜利和民族大义冲散,这样改革的阻力才会减少,国家的主要注意力都会引到对外战争上,这样改革的阻力才会变少,如果还不懂,那么就请参见二十世纪的对越之战。
“你们如果败了,那么我也就没什么好果子吃,所以我这心里是七上八下的。”慈禧太后很清楚,如果失败,就要承担后果,这个后果是什么?就是反对的人会变多,而支持你的人,就会变少,抗拒你政策的人会越来越多,失去利益者会不由自主的形成一个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