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各部落之间确实没有明确的边界线,他们的边界一直随着势力的强弱而不断变动,势力强的话就扩张,多占一些草场,势力弱的话就只能被人挤占自己的草场了。乌梁海部的首令长昂是喀喇沁部首领青把都的女婿,两个部落算是一家人了,喀喇沁部的牧民跑到乌梁海部的草场来放一下牧……
似乎也是可能理解的。
龙岩峰深感草原的情况太过复杂,也就懒得去纠结了,直接了当地问:“你们喀喇沁部一直是受朝廷招抚的,为什么要袭击我们?”
俘虏:“朝廷出动数万大军对大宁地区用兵,草原各部为之震动。长昂向我们首领求援,我们首领认为如果乌梁海部被消灭了,下一个就轮到喀喇沁部了,所以下令我们前来阻击朝廷增援建昌的大军。”
龙岩峰问:“你们来了多少人?”
俘虏:“来了一千多人。”
龙岩峰:“一千多人就敢阻击我们几万大军?你们是胆肥还是看不起我们的战斗力?”
俘虏:“我们也没想到朝廷大军行动会这么迅速,建昌那边的大军刚刚被包围,你们的援军就到佛爷洞了。这一千多人只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好几千人,这几天会陆续抵达。”
龙岩峰又审问了很多细节,俘虏一一作答。通过俘虏之口,龙岩峰得知,这次为了支援乌梁海部,喀喇沁部也算是玩命了,青把都一口气动员了上万人马,自己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两千伴当前去建昌支援自己的女婿,还有七八千人则负责在佛爷洞方向阻击明军。
啧啧,真是大手笔。
该问的都问完了,龙岩峰挥挥手,让人把俘虏带下去。他环视众将,问:“你们对此有何看法?这俘虏的口供,你们觉得有几成的可信度?”
骆天生说:“半真半假。”
陈昂说:“他们知道得太多了。他们连个达尔罕头衔都没有,却对青把都的全盘计划知道得一清二楚,这里头有问题,有大问题1
龙岩峰说:“先不管那么多了,命令重甲骑兵营和骠骑营立即向鹞儿岭推进,是真是假,我们一打便知。”
骠骑营和重甲骑兵营立即飞速向鹞儿岭方向推进————据俘虏交代,那一千余前来阻击明军增援部队的鞑靼骑兵就在这一带。
然后,还真让他们找着了。
鹞儿岭连绵二十余里,一条干涸的河谷将群山一分为二,过往的商旅、牧民,都是走这条河谷的。而河谷外,已经搭起了成片的蒙古包,此时已是黄昏,蒙古包里炊烟袅袅,勤劳的鞑靼妇女正在用牛粪作燃料,做着今天的晚饭,那些十三四岁的牧童则骑上着骏马,拿着套马杆将牛羊往回赶……还别说,晚霞之下,这里颇有几分田园牧歌的诗意,如果有诗人来到这里,弄不好是要吟几首诗的。
但很可惜,杜松是个大老粗,他对吟诗没有丝毫兴趣,倒是对粉碎这一田园牧歌的美好画面兴致勃勃。
杨爽仔细观察着鞑靼人的营地,对他说:“俘虏没有说假话,确实是一千人左右。不过随军放牧的牧民有点多,看样子这块地不错,对鞑靼牧民很有吸引力。”
游牧民族向来是走到哪就在哪放牧,哪怕是打仗也不例外。他们打仗的时候通常是大军在前方推进,牧民赶着数量庞大的牧群在后面跟着,找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就停下来,让牧群尽情的吃,吃饱了继续赶路……所以大家想象中的游牧民族闪电般狂飙,短短数日推进数百里,让对手来不及招架就完蛋的场面是极少发生的,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推进的速度都并不快,甚至慢得像乌龟爬。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带着大量牲畜呢,根本就快不起来。
而这次,喀喇沁部显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是老一套,骑兵在前面推进,牧民赶着牲畜在后面跟着,悠哉悠哉。
杜松狞笑:“他们马上就会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到这个鬼地方来生活的。”说的缓缓拔出了马刀。
巴音阻止他:“你们先不要动,让我们来发动第一波冲锋。”
杜松有点不满:“干嘛不一起冲锋啊?你们想抢头功啊?”
巴音说:“现在喀喇沁人的很散,你们擅长密集冲锋,效果恐怕不怎么好,很容易打空,还是让我们来。他们反应很快的,我们冲过去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以后集结了,到时候你们再冲,事半功倍。”
杜松觉得有道理,便将马刀入鞘:“好,你们先冲,等他们集结准备反击了我们再冲。”
巴音说:“好1猛的冲后面扬起了拳头。
在他身后,一千名骠骑兵齐齐上马,抽出了马刀,盯着不远处的喀喇沁部落一个个眼冒绿光。现在鞑靼人几乎毫无准备,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这个时候不发动冲锋更待何时?要是让龙岩峰知道他们连这么好的战机都错失了,非抡起大棒子把他们打到哭爹喊娘不可。
巴音说:“跟着我直冲蒙古包,将他们堵在帐篷里砍死1
骠骑兵齐声大吼:“遵命!!1
一千多号人齐齐大吼,声如雷震,数里之外都听得到,有不少正把羊群往这边赶的牧民,往这边看了过来,一脸的茫然。
随后他们脸色就变了。
巴音大吼:“冲1拳头向前一挥,一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小跑着向前冲去。在他后面,一千名骠骑兵齐齐策动战马,一路小跑的跟在后面向前冲。速度并不快,大致保持着二十公里左右的时速,不紧不慢,但一千匹战马同时奔跑,气势还是蛮吓人的,远处那些牧民面色惨白的看着数量众多的黑马骑士像一张黑色地毯一样朝这边快速盖过来,骇得面无人色,马鞭和套马杆脱手掉落。
是明军!
天杀的,青把都都带着上万人大举出动了,明军不是应该火速缩回坚城堡垒之中瑟瑟发抖,大气也不敢喘的吗?怎么反倒出动大股骑兵跑到大草原上要向他们动刀子了!
有人用力揉了揉眼睛,直揉得眼珠子生疼,确定自己没有眼花后发出一声尖叫,连牧群都要不了,尖叫一声掉转马头就跑!也有人面色惨白,拿出牛角使出吃奶的劲拼命地吹!
呜————
苍凉的号声响彻云霄。
巴音对鞑靼人的反应漠不关心,只是控制着马速向前冲去。骑兵冲锋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从一开始就全速冲刺,那是不可能的,马匹的体力有限,跑了几里路冲到敌人面前后恐怕就跑不动了,那不是冲锋,那是送人头。所以一开始先慢跑,控制好速度和队形,同时也充分调动战马的情绪,等到即将与敌军接触了再全力冲刺,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要是隔着几里就开始冲刺,就算战马的体力吃得消,冲两军迎头相撞的时候你的队形也散得一天一地都是了,面对队形相对密集的敌军,会死得很难看的。
但即便是慢跑,声势也是相当吓人的,距离蒙古包还有两里之遥,里面的人就差不多全跑出来往这边张望了。一看到这么多明军骑兵呼啸而来,整个部落顿时乱了套,妇女、小孩的哭喊声,老人的呵斥声,男人的怒吼声,响成一锅粥。很多青壮男子连皮甲都顾不上披了,拿起长矛、弯刀、弓箭,往马圈冲去!
鞑靼是没有兵民之分的,只要拉得开硬弓,抡得动弯刀长矛,都可以是士兵,也可以是牧民。一个只有一千青壮的部落一口气拉出两三千人马都不稀奇,算是全家老少一波流了。现在明军直冲他们的部落而来,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拿起了兵器,准备拼命了!
巴音加快了速度。
零星的羽箭射了过来,有两支正中他的胸口。他全然不当一回事,老子的盔甲防御能力强悍着呢,就你们那软趴趴的骑弓,还有质量欠佳的箭镞,我站着不动让你射,射得穿算我输!
上百名鞑靼人迎面冲了过来,脸上满是疯狂的神色。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射了巴音两箭,见一点用都没有,干脆将弓扔了,抄起长矛对准巴音的胸口直撞过来。巴音理也不理,径直对着他猛撞过去。在他后面是上千名骠骑兵组成的密集队形,速度全开,如同一团被狂风驱动着的、裹挟着暴雨雷电的乌云,这骇人的声势不是一帮空有一腔悍勇却缺少正规训练的牧民能扛得住的,都还没有正式接触,他们的战马就吓得狂嘶着四散逃窜,根本就不肯往前冲了!
骑兵对冲历来讲究一个气势,气势上来了,数十骑兵将千军万马打个对穿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气势泄了,可能一场迎面吹来的风沙就能让数千装备精良的骑兵溃散,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这些鞑靼骑兵以寡击众,又是仓促迎战,胆气本来就不足,现在战马未战先怯,他们哪还有什么胜算?
除了死路,好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