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抗战之军工元帅 > 第七十一章 产品结构

第七十一章 产品结构(1 / 1)

其实早在占领巩县兵工厂的第一天,李卫华就发现该厂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不说别的,光是月产40000多发山炮、野炮等各式榴弹炮所用的钢炮弹(迫击炮弹的弹壳为铸铁),就需要占用多少人工、消耗多少金属和炸药?而巩县兵工厂却偏偏又不能生产发射这些炮弹的榴弹炮(75mm、105mm和150mm三个口径。),这不是浪费吗?当然,老蒋如此安排,或许是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但一旦对日开战,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兵工厂各自负责一部分产品的生产模式就会暴露出巨大的弊端,哪怕只有一个被日本人占据或是摧毁,都会令武器弹药的供应出现巨大缺口,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者(所以老蒋开战前后将兵工厂都集中到重庆去了,但运输的费用与路上的损失却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比如广西的那个就毁掉了一半。)。而对只有这一个兵工厂的红八军团来说,这种产品结构就更操蛋了,就拿105mm榴弹来说,红八军团现在一门105mm大炮都没有,一月生产14000发炮弹的产能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巩县兵工厂的很多产品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李卫华居然在“新厂”的生产计划里看到了光气等几种毒气的名字。好吧,就当老蒋是未雨绸缪,这些毒气是准备用来对付日军而不是同胞(注1)的,但这些一战时期的毒气对于装备有防毒面具的日军来说,又能有多大作用呢?再说,以国军的装备水平和弹药供给,与其浪费产能来生产毒气,还真不如全力生产常规的枪支弹药......

因此当天李卫华便中止了这些无用项目的生产,让兵工厂集中生产迫击炮弹、手榴弹和枪弹,其中尤以枪弹为重中之重。而令兵工厂上下意外的是,被要求以最快速度生产的,竟然是毛瑟手枪弹的生产线。原来,一方面是在大别山消灭了几千别动队后,红八军团二十响的装备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千支,子弹的需要量自然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吴运铎通过数十天来的反复思考和数以百计的试验,终于成功地将原本9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改为7.63mm,而可以使用在中国更为常见的毛瑟手枪弹,并在不增加造价和工时的前提下,顺便在几处细节上进行了改良,使其无论在精度上还是在可靠性上都有所提高,最难得的是,新枪型可以使用二十响盒子炮的弹匣,这对减轻后勤压力无疑大有裨益,冲锋枪可是子弹大户,“边区造”冲锋枪生产难度又低得令人发指。

说起来也是万幸,巩县兵工厂大概是国内枪弹质量最好的一家了,早在十年前驳壳枪还没出现连发型号的时候,该厂就已经改造出了使用毛瑟手枪弹的冲锋枪“花机关”,由此也可以看出巩县兵工厂生产的毛瑟手枪弹质量之优异,要知道国内虽然稍大一点的兵工厂都能生产毛瑟手枪弹,但用于连发的二十响或者冲锋枪的话,却是很容易卡壳的(用于捷克式机枪的毛瑟步枪弹同样有这个问题,而巩县所产的也同样质地优良。)。若非巩县兵工厂有这个技术基础,李卫华的改造计划只怕就没有现在这样立竿见影了......

而7.92mm毛瑟步机枪弹的生产线却全都暂时停产进行技改,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约铜铅,李卫华打算效仿历史上新中国军工系统的经验,以钢芯弹取代普通枪弹、以覆铜钢取代铜质弹壳。由于李卫华对此技术十分了解,在他的指导下,巩县兵工厂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所有步机枪弹和炮弹(不含迫击炮弹)生产线的技改,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产量也因此大幅增加。

另外,包括像中正式步枪、捷克式机枪这样的抗战名枪在内的几乎所有枪械也都被李卫华下令停产,因为这些枪械工艺繁琐,与历史上后来的那些大量使用冲压技术生产出来的新式枪械相比,成本要高得多,而性能却反而差了一截(二战最好的机枪mg42的成本仅有捷克式机枪的三分之一),还不如等到物美价廉的新式枪械研发成功后再重启枪械的生产.....

在李卫华的亲自领导下,巩县兵工厂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次年该厂全年生产各种子弹2亿多发、手榴弹二十多万颗)、爆破筒5万余支、迫击炮弹2万余发、75mm炮弹5万多发、被取名为二四(民国二十四年)式半自动步枪的56式半自动步枪2万多支、最终定型的二四式冲锋枪(改成7.63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5万多支、地雷10万多颗、枪榴筒1万多具、枪榴弹十万余发......

而身管火炮炮弹的产量却锐减八成以上,这一方面是因为红八军团暂时没那么大的需求,要节约人力和材料优先生产子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卫华对巩县兵工厂所产的炮弹进行了一番改进,因此生产线自然也得跟着调整,前后花掉了大半年的时间,产量自然大受影响。所谓的改进其实十分简单,就是将炮弹尾部做成凹形,即弹药学术语中的“底凹”,这种弹形能在不明显降低火炮精度的前提下明显降低炮弹飞行过程中的涡流阻力,从而增加火炮的射程,尤其是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会以原先的射程来进行防范,红军就很可能占到出其不意的便宜.....

注1:个人觉得倒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历史上连日军的档案里也没提到国军使用毒气,而红军虽然同样没“享受”过毒气,但历史上三种毒气的第一批成品是到36年2月份,要变成可用的毒气弹则只会更晚,没来得及对中央红军使用而已。至于那些一直被国军剿到抗战爆发的红军游击队,以他们的作战方式,毒气弹根本就没有使用的机会。而且从合理性上来说,巩县兵工厂所产的三种毒气对鬼子基本没用,对付红军以及地方军阀倒是可能收到奇效,老蒋不至于这点都想不到吧?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