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行?中央领导有了错误,下面难道不能批评吗?那岂不是会一直错下去,直到彻底葬送党和红军?”,李卫华不服道。
“道理没错,可你这样做是在逼宫,那些人只怕下不来台......”,何胡子担心道。
“是他们的面子重要,还是党和红军的前途重要?中国人一向都是‘不为最先’,我不站出来,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李卫华决然道,心中却是偷笑不止,虽然毛主席还未真正掌权,但现在的党中央需要他来保命,断不敢自毁长城,而自己远在数千里外,又不是党员身份,那些国际派纵有冲天之怒,又能奈他何?
何胡子沉吟片刻,也点了点头毅然道,“那就写我的名字,你的前途远大,不该冒这个险。”
李卫华不禁心中感动,刚见面才一天,何胡子就肯为自己冒这么大的风险,难怪后世盛赞其德。但他自知绝无风险,而且很可能还有不小的好处,自然不会让掉,“还是我来吧,毕竟我现在还不是党员,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组织原则,即使将来追究起来,我也可以推说是年幼无知,如果以何老你的名义,那问题就大了,尤其您与毛主席的关系还不一般。”
“行,那就听你的。”,何胡子并不固执,他点了点头,还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以免电文过于犀利刚硬。
这一天是公历1935年2月24日,红军虽然在遵义会议纠正了此前错误的军事路线,但在国军名将薛岳二十万大军的一路尾追下,还是不得不疲于奔命。虽然中革军委在毛主席的建议下通过二渡赤水再次调动了敌人,却直到现在才刚刚打下遵义会议以来攻取的第一个县城――桐梓县城,疲惫不堪的红军主力也因此得以这里稍作修整,而一直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的电台也难得地再次打开,结果没过多久,负责收发电报的通讯兵就跳了起来......
“是敌人的电报?能不能破译出来?”,虽然一脸菜色、胡子拉碴却仍然显得神采奕奕的周恩来急忙问道。
“好像......是发给我们的......”,那个电讯员结结巴巴地答道。
“是共产国际的新指示吗?”,这些天来一直意气消沉的博古等几个国际派的重要人物顿时激动了起来......
“我看看......是江西来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二局(情报局)局长曾希圣见那个电讯员面有难色,一把就将那张电报抢了过来,一看之后也不禁微微蹙眉,但他的应变能力毕竟要强得多,立刻就取出纸笔将电文内容写了出来......
“目无组织,目无中央!何胡子干什么吃的,居然让他发来这种电文?”,博古咬牙挤出几个字来,而其他的领导人脸色也不太好看,毕竟当初若非有他们的支持,那些国际派也未必能够夺得了大权,而且他们之中有几个其实也是国际派的,只是遵义会议之前的地位没有博古与那个德国人那么高罢了。
这时毛主席却笑了起来,“看来红军又要多一员虎将了,而且电文上说的这些办法(‘即俘即补’、‘诉苦三查’等快速转化战俘的办法。),对咱们也有很大帮助啊。看人要看大节,年轻人轻狂一点,不算什么罪过......至于何胡子嘛,他现在什么职权也没有,说话又有谁听呢?”
毛主席此时虽然只是部分恢复了军事上的决策权(获得军事上的主导权要到3月5日新“三人团”成立,之前军事指挥权的排序是周恩来、朱德、老毛,不过与遵义会议之前相比,这两人与毛主席关系较好,决策出现分歧时沟通比较容易而已。),但在党中央依然没有摆脱追兵的危局下,他的话已经有相当的分量,更何况李卫华现在远在数千里外,不管做什么对于现在的中央红军来说都没多大影响,大家也犯不着为此翻脸......
很快,党中央回电兴国县,对李卫华为苏区群众和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对他追求进步、不畏强权的作为予以了肯定和赞扬,并要何叔衡等李卫华军中的党团员全力支持李卫华。而对于李卫华入党的要求及其附加条件(李卫华及其部队直属毛主席领导),中革军委却没有予以回应,但这种“天真”的做法,却深得毛主席的好感(这招是向许世友学的)......
身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毛主席回电刚刚发出没多久就立刻意识到了李卫华四面受敌的危险,连忙让电讯员马上再发一份电报......
李卫华接到电报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其实此前民兵团虽然发展迅速,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好才缴获多,真正消灭的敌人并不是很多,除了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的别动队,其他的都只是乌合之众而已。可现在兴国县四邻的县份都在国军控制之中,驻军少则几千人、多则数万人,如果大举攻来,民兵团逃都没地方逃......
“连胜则骄啊,还好有主席这份电报,嘿嘿,看来之前故意那么说收到效果了......”,达到目的的李卫华暗自窃喜,但想到现在的危局,还是有些头痛,“主席指示了方法,那就是带领主力跳到外线去,从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夺回战争的主动权,同时在运动中寻觅集中歼敌的机会。可是该向哪个方向突破呢?还是请何老过来谈谈吧,对于这些以前苏区的县份他肯定比我熟得多。”
听完何胡子对邻县的介绍后,李卫华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到了兴国县的上方,“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打永丰县好了,这个县是产粮大县、而且人口也多,如果能够拿下来,我们再扩军两三万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原来驻扎在那里的一个军刚走,在新的大部队赶来之前,守军一定不足。”